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5)
2023(8340)
2022(7174)
2021(6676)
2020(5820)
2019(13353)
2018(13281)
2017(25808)
2016(14552)
2015(16836)
2014(17441)
2013(17321)
2012(16526)
2011(15072)
2010(15440)
2009(14486)
2008(14839)
2007(13787)
2006(11924)
2005(10746)
作者
(45057)
(38007)
(37891)
(36192)
(23982)
(18442)
(17427)
(15049)
(14177)
(13533)
(12956)
(12810)
(12127)
(12032)
(12030)
(11923)
(11769)
(11323)
(10998)
(10776)
(9559)
(9527)
(9317)
(8621)
(8596)
(8579)
(8447)
(8365)
(7772)
(7759)
学科
(68103)
经济(68035)
管理(41487)
(39422)
方法(31836)
(31623)
企业(31623)
数学(27972)
数学方法(27668)
(18078)
中国(17039)
地方(16941)
(15754)
(15408)
业经(12752)
农业(12050)
(11935)
(11914)
贸易(11910)
(11433)
(10384)
理论(10073)
地方经济(10052)
(9534)
银行(9500)
(9450)
金融(9448)
(9443)
财务(9413)
财务管理(9379)
机构
大学(222757)
学院(220744)
(88161)
经济(86088)
管理(81301)
研究(76314)
理学(69860)
理学院(68904)
管理学(67484)
管理学院(67063)
中国(57368)
科学(49497)
(47834)
(40980)
(40790)
(40170)
研究所(37073)
中心(35031)
(34864)
业大(34460)
农业(32598)
财经(31938)
(31252)
师范(30957)
北京(30117)
(28779)
(27699)
经济学(27061)
(26932)
师范大学(24956)
基金
项目(142065)
科学(110802)
研究(101629)
基金(101568)
(89060)
国家(88279)
科学基金(74214)
社会(63334)
社会科(59792)
社会科学(59770)
(56114)
基金项目(53950)
自然(48366)
教育(47793)
(47736)
自然科(47207)
自然科学(47190)
自然科学基金(46353)
资助(42098)
编号(41723)
成果(34788)
重点(32649)
(31692)
(31076)
课题(29519)
(28546)
科研(27432)
创新(26730)
教育部(26630)
大学(26367)
期刊
(99936)
经济(99936)
研究(62948)
中国(44424)
学报(38571)
(37157)
科学(34352)
(32087)
管理(28722)
大学(28251)
学学(26458)
教育(25731)
农业(24950)
技术(19749)
(18528)
金融(18528)
财经(16176)
业经(15927)
经济研究(15258)
(13941)
(13705)
问题(13524)
(12007)
技术经济(11812)
统计(11517)
(11132)
图书(11040)
资源(10797)
商业(10554)
(10456)
共检索到330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苏东  李隽波  
在领导理论研究中批判地考察西方后现代时代流行的领导模型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尤其是拉康的思想,为领导理论的批判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思想开始,经过客体关系理论的过渡,最后上升到对拉康概念化的比较和分析,在如此既接续又不同的精神分析视野中借鉴国外领导理论的相关成果,批判地探讨当今西方后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领导模型中普遍倡导的某些领导关系特点,挑战正统领导理论中最基础的关于自我的假设,提出了非连贯性自我的概念,揭示了领导和管理理论研究中拓扑形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朝晖  孙建霞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是当今世界职教课程开发的新范式。我们通过后现代视角解读"学习领域"课程,发现其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情境性、对话性、建构性"等基本特征与后现代哲学的"多元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征不谋而合。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透视课程背后的基本思想,体会其教育价值。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芳  
国外毛泽东研究在意识形态热潮退却之后向学术化研究转移,在西方文化后现代整体话语背景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和一些新的研究特点:热衷于毛泽东晚年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抽象"学术化研究,彰显"读者"的作用,大量使用"隐喻"的手法,研究体现出"符号化"、"碎片化"的特点。后现代语境中的国外毛泽东研究的本质是一种非认知性的研究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邢英喜  
后现代在对现代的批判与反思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虽然目前它还未能自成体系,但是,它所具有的丰富意蕴,促使传统的课堂文化不断发生自身的消解与重构。在后现代的意域中,课堂文化的建构将转向对话、反思、游戏与生态的方式上去。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琪   苏涛  
冯北仲的中篇小说《带哨的笛声》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手法,将大学教授展获的思辨与追问、试错与挣扎,呈现在读者眼前。面对精神的苦痛和灵魂的无依,面对妻子与自我定义的情人,展获演绎了一场自欺而觉醒的戏。这是一场精神叩问,是高级知识分子在面对感情和事业时矛盾心理的自我剖析。由此,作家抛出了“人的精神何处归依”这一值得关注并深思的命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峰  熊和平  
精神分析学说自形成之初就对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形成了精神分析路向。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批判科学主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基于自我的精神分析,即自传的研究方法。自传研究主张"从内部入手",关注研究者本人在教育场域中的心路历程与主观感受。在精神分析的策略上,自传研究通过"研究你自己"以及对人生标志性事件的描述与反思来探究个体的存在价值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并试图寻求人的存在意义及其教育智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健生  
自从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神经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创立精神分析学以来,它不仅成为一种有效的精神治疗学,同时也担负着文化工作的使命,弗洛伊德因之自许引发了自哥白尼、达尔文之后的第三次人类革命。虽然这次革命是心理学方面的,但其影响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精神分析成为无所不包的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当然,这个体系包含了许多精神分学家的贡献,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学派,存在新旧精神分析之别,理论观点甚至相互矛盾以至争吵不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汉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杨汉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这一学说问世后,不仅在心理学界激起强烈反响,而且对其它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亦不例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葛园园  
精神分析学说博大精深 ,且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本文应用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核心理论 ,从用户信息需求的本能分析、人格三重结构与用户个性分析、潜在信息需求分析、唯乐原则与用户信息行为倾向等四个方面 ,揭示其内在本质关联性 ,期望为用户心理研究开辟一块崭新的天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斌  吴欣欣  
后现代主义是当前最具影响力和震撼性的学术思潮,它的出现几乎席卷和影响了人类理性的每一处思维领域。作为现代科学理性主义的产物,现代经济学在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学研究范式两方面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有助于促进对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反思和完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志春  
在专业标准的视域中,校长需引领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公众认同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价值取向,接受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特色,使他们成为办学条件的知情者与关注者,办学特色的参与者与建设者,办学过程的评价者与监督者,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者与欣赏者,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的享用者与受惠者,以获取学校公共关系建设的成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建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先锋派极大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文章在阐释后现代主义基本观点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具有方法论的后现代主义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话语框架和分析模式之优势。作为一种全新的反思研究范式,后现代将公共管理活动定性为一种话语体系和发展模式,通过真实、坦白和真诚的对话和沟通,以消解传统公共管理的思维禁锢和理解障碍,达到反抗等级制度、反对权威话语、释放民主价值和超越僵化理性之目标,从而为公共管理的多元发展提供新的范畴、理论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后现代分析框架与我国公共管理改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回春萍  
文学童话自出现之日起,就处于与内部的文类传统和外部的客观现实持续、动态的互动之中。后现代童话也不例外,除了持续地与经典童话、民间传说、神话等进行互文对话之外,也始终处于与后现代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既共谋又批判的辩证关系之中。一方面,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为后现代童话的兴盛提供了灵感来源与读者保证,市场化的原则体现在童话从创作到发行的各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后现代童话因其作为上层建筑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又可以游离于现实之外,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的反思,呈现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固有矛盾,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以及个体生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王晓丹  
成人教育是教育的顶点与归宿,是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成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有问题凸显,其中理性价值的迷失、发展模式的僵化、终身教育理念的旁落等成为重要原因。后现代主义哲学主张去中心、去权威、尊重差异性、追求开放性与多元性,其中的哲学精髓,为中国成人教育的回归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海燕  
后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到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高等教育课程也必然受到波及。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进行思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试图建构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观,以期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