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
- 2023(919)
- 2022(851)
- 2021(833)
- 2020(633)
- 2019(1515)
- 2018(1447)
- 2017(2942)
- 2016(1531)
- 2015(1727)
- 2014(1756)
- 2013(1826)
- 2012(1697)
- 2011(1523)
- 2010(1548)
- 2009(1500)
- 2008(1590)
- 2007(1369)
- 2006(1338)
- 2005(1184)
- 学科
- 济(6393)
- 经济(6390)
- 业(5486)
- 管理(4680)
- 企(4615)
- 企业(4615)
- 方法(2546)
- 中国(2170)
- 数学(2103)
- 数学方法(2085)
- 农(1893)
- 财(1785)
- 制(1749)
- 策(1571)
- 地方(1471)
- 业经(1307)
- 农业(1270)
- 贸(1267)
- 贸易(1264)
- 学(1253)
- 银(1249)
- 银行(1249)
- 易(1245)
- 行(1189)
- 理论(1187)
- 教育(1172)
- 体(1161)
- 务(1148)
- 财务(1145)
- 财务管理(1145)
- 机构
- 大学(23619)
- 学院(23328)
- 济(10478)
- 经济(10282)
- 管理(9238)
- 理学(7947)
- 理学院(7876)
- 管理学(7752)
- 研究(7735)
- 管理学院(7714)
- 中国(6095)
- 财(5374)
- 京(4816)
- 科学(4205)
- 财经(4192)
- 所(3815)
- 经(3795)
- 江(3536)
- 中心(3413)
- 研究所(3379)
- 经济学(3217)
- 财经大学(3152)
- 农(3144)
- 范(3012)
- 师范(2993)
- 北京(2978)
- 州(2917)
- 业大(2848)
- 经济学院(2819)
- 院(2758)
共检索到36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9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作为抗战老兵的后代,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我是替我父亲这位1938年12岁时参军、现在重病在床的老兵去参加阅兵的。所以,在阅兵前后的那些日子里,我心情格外激动,很为父亲这一辈人感到骄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经济危机带来的寒冷让这个冬天似乎显得格外漫长。或许是我们早已习惯于大踏步向前,所以当前行的脚步放缓,隐忧自然地弥漫在很多人的心头。然而,几千年前先贤就以矛与盾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这样一段有些难熬的蛰伏期,留给每个会计人静心思考的时间却注定比以往多很多。它让我们有机会稍稍冷却过热的头脑,以沉静的心态,审视来路的收获与不足,重新探寻催振我们前行的信心与动力之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光焘
2007年6月9日—11日,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召开了‘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本刊以特稿形式刊出两位部长和一位外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本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刘灿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内蕴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传承好、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梦涵
丝绸之路作为各国交流互鉴的新窗口,自开通伊始,便承载着多国度、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融合碰撞。在这条绵亘万里的商业通道上,悠扬流转的不止有驼铃阵阵,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丝路精神。以中国为中心向外发散的外交圈不但促进了利益共赢,也赢得了不远万里而来的外交伙伴的信任。从那时起,这条道路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使其更加深刻。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当时指引了国家间的外交突破,经千年发展,在新时期下把握与传承丝路精神仍然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孔祥东
今天能来到上图和大家用语言、用音乐来交流,我感到万分荣幸,感谢上图给了我这个机会。短短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我通过学习钢琴,经历了从一个普通的音乐专业学生,然后去美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栋
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课承与师承是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路径。学校教育通过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和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确保职业精神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通过教师培养学生而实现。除学校教育外,劳动生活过程和企业生产培训过程是职业精神传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学校教育 职业精神 课程 教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时光转瞬即逝,转眼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每年的新春佳节都是阖家团圆的时刻,窗外爆竹声声、屋内笑脸盈盈,多少人不惜奔波千里,就为了体会家人团聚时刻的幸福与圆满。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乡情,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与民族情感的传承。不亚于过年的热闹,2015年12月28日的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也迎来了一次盛会。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49名会计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迎接他们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刻——在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表彰会上,从财政部领导手中接过"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证书。此刻的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要坚持学深悟透历史内涵,深挖光大时代价值;永葆弘扬爱国精神,深入彰显时代主题;坚守坚定政治方向,擦亮办学治校鲜亮底色;精准把握青年特点,创新新时代工作方式。
关键词:
五四精神 传承弘扬 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福君
1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演进中国科学家精神一直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其内涵也随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1919年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与“赛先生”为口号,让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无数仁人志士分别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踏上救国之路,前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终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者将科学救国作为信念,远赴海外学习科学技术,回国传播科学思想,使其扎根于中华大地。赵忠尧带着50毫克镭辗转长征,西南联大师生流离漂泊,在日军轰炸下坚持学习研究,高士其忍受残疾千里奔赴延安开展科普工作。在黑暗的旧社会和战乱的环境中艰苦求索,用科学寻求报国之路,是这一时期爱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精神风貌。
关键词:
传承与演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杨菲 王亚男
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嬗变的过程中,由于西方制度霸权,遂将中国拘囿于"被现代化"的轨道之中,终使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传统范式遭致遮蔽、断裂甚至丧失。在另一维度,职业教育长期执守"能力本位"理念则将本已疏略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悬隔"。鉴于"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背景,在厘清框架、审视困境基础上,提出回归"匠道"、融合"三维"、嵌入"课程"的中国"工匠精神"重建与传承的核心路径,并在对主体层面"共同体"、方法层面"张力空间"、成果层面"转译平台"三个层面的思考中凸现该项工程的技术要旨。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断代工程 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