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6)
2023(3112)
2022(2530)
2021(2328)
2020(1735)
2019(4126)
2018(3952)
2017(7628)
2016(4078)
2015(4461)
2014(4481)
2013(4443)
2012(4031)
2011(3823)
2010(3915)
2009(3678)
2008(3883)
2007(3302)
2006(3012)
2005(2875)
作者
(11595)
(9907)
(9880)
(9293)
(6227)
(4822)
(4384)
(3785)
(3674)
(3457)
(3331)
(3185)
(3119)
(3075)
(3075)
(3054)
(2969)
(2839)
(2753)
(2751)
(2572)
(2378)
(2310)
(2257)
(2256)
(2183)
(2091)
(2075)
(2021)
(1928)
学科
(19706)
经济(19688)
(14241)
管理(12718)
(10058)
(10007)
企业(10007)
方法(9291)
数学(7300)
数学方法(7220)
(6317)
贸易(6317)
(6072)
业经(5057)
(5041)
理论(5016)
产品(5013)
中国(4463)
农业(4447)
市场(4317)
农产(3681)
农产品(3681)
(3647)
价格(3468)
生产(3383)
产品价格(3364)
(3349)
(3000)
(2911)
出口(2881)
机构
大学(64945)
学院(64877)
(30599)
经济(30095)
管理(25585)
理学(22455)
理学院(22234)
管理学(21913)
管理学院(21799)
研究(21252)
中国(16070)
(13522)
(12784)
科学(11983)
(11829)
(10537)
财经(10313)
经济学(9904)
业大(9874)
研究所(9528)
农业(9474)
(9349)
中心(9318)
(9248)
经济学院(8791)
(8528)
师范(8472)
北京(8375)
经济管理(8035)
财经大学(7672)
基金
项目(41177)
科学(33120)
研究(31108)
基金(30698)
(26816)
国家(26571)
科学基金(22854)
社会(20868)
社会科(19748)
社会科学(19744)
(15576)
基金项目(15463)
教育(14280)
自然(14074)
自然科(13758)
自然科学(13756)
自然科学基金(13544)
(12911)
资助(12767)
编号(12548)
成果(9763)
(9608)
重点(9222)
(9012)
国家社会(8845)
(8685)
教育部(8402)
课题(8362)
人文(8224)
创新(8093)
期刊
(33672)
经济(33672)
研究(19754)
中国(11415)
(11388)
管理(9577)
(9554)
学报(9042)
科学(8751)
农业(8287)
教育(7473)
大学(7340)
学学(6887)
技术(6020)
业经(5980)
经济研究(5613)
财经(5579)
(4918)
(4856)
问题(4737)
世界(4152)
(4140)
金融(4140)
(4021)
技术经济(3834)
商业(3326)
(3106)
经济问题(2939)
国际(2935)
现代(2910)
共检索到9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青林  
精神产品是一次生产出来的,或两次生产出来的,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作者、编者在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传统的理论观点是把编辑排除在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之外的。精神产品“两次生产”原理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它试图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精神生产的全过程及编辑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直接生产过程(即生产全过程中四个环节的第一个环节)中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建成  赵哲  汪婧宇  李民桓  
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步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系列论述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代发展的根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系列论述可以说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两山理论"的实践行动也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鉴于不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禀赋、发展范式、社会经济异质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问题,"两山理论"的本质与现实意义仍需深入探寻。文章在系统梳理"两山理论"发展的主要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山理论"的本质,阐述了"两山理论"的重要体现:发展合一、天人合一和三图合一,探讨了"两山理论"的价值与推动指导我国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意义,并从增加绿色空间、绿色行动、绿色财富三个维度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富强中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的内涵,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要理念和进一步深刻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指导我国新时代发展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庆,李增生  
学习吴登云,就要像吴登云那样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吴登云身上有许多值得人们学习的东西;他牢记党的宗旨、忠诚党的事业、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值得学习;他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一切听从党安排,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崇高思想境界值得学习;他坚持党的原则、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值得学习;他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勤奋工作的优良作风值得学习;他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满腔热忱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他自觉与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定立场值得学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生产力理论的深化认识:一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使用价值理论;二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使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揭示资源有效配置的原理,为如何发展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持。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解释资本有偿占有超额剩余价值的问题,有利于激发资本所有者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力理论的辩证认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光远  刘东明  
本文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和特点作出定义 ,对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对高校教师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进行详尽的阐述 ,对当前高校教师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生产力理论的深化认识:一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使用价值理论;二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使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揭示资源有效配置的原理,为如何发展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持。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解释资本有偿占有超额剩余价值的问题,有利于激发资本所有者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力理论的辩证认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峰  
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社会价值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平均利润归根到底只是来源于剩余价值,生产价格是社会规模上的价值。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社会商品总生产价格同总价值是一致的。社会需要不仅制约着市场价值的确定,而且也制约着生产价格的形成,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新民  江庆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概念定义了产品的两极,布坎南等人的后续研究补充了产品类型的中间段;公共产品概念的现实意义受到了质疑;公共产品本质观和对排他成本的重新认识,为政府提供某些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产品公共性纯度的认识有利于政府确认公共产品的受益对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云  
本文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折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的概括、评析,总结出福利理论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我们只有运用这些规律,将福利的目标、效果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相结合,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理论与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建立并完善起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真善  宋德勇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包括交易成本和科斯定理。交易成本的本质是与交易有关的制度的运行成本,科斯定理最根本的是明确产权对减少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体制的创新、企业的改革、外部效应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及政府的职能转变等充分诠释了交易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总结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所建立起来的划时代的理论。文章认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需要回到其出现的历史条件中去,同样,面对发展的历史条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认定它,从而使其有当今经济发展更为现实的指导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希魁  
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问题时,不只是研究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再生产问题,而且还把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加以研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保持生产关系的根本属性不变质,但决不是原版复制,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必须废弃掉,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它的本质特征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所有方面和环节都凝固不变了。它在自身基础上的再生产运动,仍然是一个自我扬弃的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永华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奢侈品和必要消费资料是相对的、互相转化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就变成必要消费资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奢侈品消费者是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扩大奢侈品消费群体的过程就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奢侈品成为必要生活资料,应当成为劳动力价值的构成部分。要提高工资水平以适应部分奢侈品消费的需要。当必要消费资料基本满足后,生产奢侈品是发展生产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逄锦聚  
从2010年开始,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为标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分析,有两种主要的经济学方法。一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即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方法。一种是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方法。按照马克思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原因,虽然结构性需求不足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在生产领域,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不足,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畅,要素生产率较低等,这实际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表现的阶段性特征。所以,认识引领新常态,保持国民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