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
- 2023(2110)
- 2022(1784)
- 2021(1762)
- 2020(1617)
- 2019(3920)
- 2018(3939)
- 2017(7449)
- 2016(4379)
- 2015(5093)
- 2014(5051)
- 2013(5156)
- 2012(4553)
- 2011(3916)
- 2010(3908)
- 2009(3751)
- 2008(4046)
- 2007(3800)
- 2006(3494)
- 2005(3215)
- 学科
- 管理(24620)
- 业(18659)
- 企(18456)
- 企业(18456)
- 济(14090)
- 经济(14065)
- 财(9472)
- 方法(8076)
- 务(7379)
- 财务(7357)
- 财务管理(7339)
- 企业财务(7004)
- 数学(6340)
- 数学方法(6308)
- 制(4606)
- 划(4166)
- 策(3941)
- 经营(3860)
- 银(3685)
- 银行(3685)
- 人事(3645)
- 人事管理(3645)
- 业经(3624)
- 决策(3429)
- 计划(3378)
- 行(3310)
- 理论(3286)
- 中国(3193)
- 和(2895)
- 度(2795)
- 机构
- 大学(55531)
- 学院(55256)
- 管理(26280)
- 济(21314)
- 经济(20648)
- 理学(20361)
- 理学院(20159)
- 管理学(20020)
- 管理学院(19856)
- 中国(15099)
- 研究(14285)
- 财(13716)
- 京(12363)
- 江(10079)
- 财经(9459)
- 经(8574)
- 科学(8097)
- 州(8017)
- 北京(7878)
- 中心(7838)
- 公司(7561)
- 所(7271)
- 省(7113)
- 财经大学(7037)
- 农(7032)
- 业大(6877)
- 商学(6761)
- 商学院(6690)
- 研究所(6137)
- 经济学(5884)
- 基金
- 项目(30956)
- 科学(23837)
- 研究(23127)
- 基金(22290)
- 家(18736)
- 国家(18572)
- 科学基金(16340)
- 社会(14042)
- 社会科(13342)
- 社会科学(13335)
- 基金项目(12019)
- 省(12010)
- 教育(10944)
- 自然(10832)
- 自然科(10570)
- 自然科学(10569)
- 自然科学基金(10406)
- 划(9684)
- 资助(9613)
- 编号(9528)
- 成果(7786)
- 部(7113)
- 重点(6541)
- 创(6366)
- 课题(6362)
- 教育部(6302)
- 人文(6254)
- 项目编号(6229)
- 大学(6144)
- 科研(6118)
共检索到9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庄国良
丰田的精益管理被我国许多企业所采用,精益管理有许多长处,能对管理对象实施现场拉动,能使管理过程留下现场轨迹,能使生产像阅兵方队那样按节拍推进,对提高工效产量、降本增效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寸有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以新预算法和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颁布实施为标志,最近3年来政府债务管理得到了明显强化,但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三大短板:法律框架、资本预算和政府问责制对债务管理的规定并不充分。期待在这三个方向上取得深度突破。尽快颁布实施《政府债务管理法》管理公款的底线是依据法律,但直到今天,我国依然没有一部关于政府债务管理的法律。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对此作了一系列原则性规定,包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谈俊 胡敏一
当前,产业"短板"突出表现为产业融合度低,产业中低端现象仍十分明显,产业竞争力不足,关键技术产品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原因主要有: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路径依赖阻碍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研发投入不足;政府产业政策有失偏颇;我国的高端需求偏好国外产品;创新型人才缺乏。补产业"短板"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发挥需求的拉动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
关键词:
产业“短板” 技术 创新 产业中高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谈俊 胡敏一
当前,产业"短板"突出表现为产业融合度低,产业中低端现象仍十分明显,产业竞争力不足,关键技术产品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原因主要有: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路径依赖阻碍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研发投入不足;政府产业政策有失偏颇;我国的高端需求偏好国外产品;创新型人才缺乏。补产业"短板"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发挥需求的拉动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
关键词:
产业“短板” 技术 创新 产业中高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要结构性发力,力争形成有效供给与新需求,以稳定有效投资并培育新动能,从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18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防风险、去杠杆大背景下,影子银行融资受限,PPP项目清理整治,地方债发行减速,财政和金融呈实质紧缩之势。宏观杠杆率虽得以趋稳,但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实体经济受到明显冲击。7月31日,中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企业的不同层次和环节存在不同的短板,通过识别、解决、再识别、再解决的方式,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提升质量和效益。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机集团)在积极推行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的过程中,把短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即运用短板理论,从多个层面科学识别、有效整改企业科研、物供、生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弘毅
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中国三大攻坚战之首的大环境下,PPP项目的风险格外引人关注,控制不断扩张的PPP项目的风险,已然成为了中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政府承担支出责任的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确保PPP项目正常运作、管控财政风险的重要方法。预算管理缘何重要预算管理制度是控制PPP项目风险的重要工具。通常来说,借助推行PPP模式
关键词:
PPP 政府承诺 预算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清华
"一行三会"分设后,中央银行履职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基层机构普遍在金融协调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投入较多的精力,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弱化。本文就中央银行基层机构如何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这个问题,结合基层央行"两管理、两综合和一保护"的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2018年是财政社保工作继续坚持不懈深化改革、推进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一年。财政社保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和财政部党组深化改革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聚焦问题务求实效,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付勇
与西方发达国家“老字号”的老当益壮相比 ,中华“老字号”普遍处于没落之中。是什么原因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 ?本文认为 ,经营思想观念陈旧、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经营战略缺损、品牌管理不当以及产品引力下降是问题关键所在。
关键词:
老字号 没落 营销 观念 战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德起 林木西
制度总效率具有递减的规律,产权、国家和契约这三个要素对制度效率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基于这一基本假定,我们把产权、国家和契约这三个影响制度效率的要素作为变量构建了包括"短板"与制度效率相关性分析、"短板"判定、"短板"治理等内容在内的"制度效率‘短板’理论",并且对这一理论做了简要的微观与宏观拓展。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的制度,人们可以更精准地找到提高制度效率的切入点,从而避免大量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邵建东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些高职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的教学团队整体实力较强,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教学团队。然而,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学团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兼职教师仍然是高职院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胡敏一
本研究认为,"补短板"就是要补足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滞后领域,推动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其目标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其实质是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补短板"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发挥好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做好土地制度改革,人才与创新,公共产品投融资、金融结构改革,补"产业"短板等工作。
关键词:
“补短板” 有效供给 政府 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按照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要部署,"十三五"时期结束的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关键的量化指标是届时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双双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总体而言,我们对实现这两个指标是有信心的。在"十二五"时期,GDP总量以年平均7.8%的速度增长,截至2015年,翻番任务已经完成了73%,预计在今后5年只要达到不低于6.5%的增长率,即可实现翻番目标。同时,这一预期的增长速度也足以使中国人均GDP在不变价格和现行标准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胡敏一
本研究认为,"补短板"就是要补足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滞后领域,推动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其目标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其实质是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补短板"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发挥好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做好土地制度改革,人才与创新,公共产品投融资、金融结构改革,补"产业"短板等工作。
关键词:
“补短板” 有效供给 政府 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