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共检索到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洪飞  
何俊仕,1957年12月生人,无党派人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沈阳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水利学院院长、水资源研究所所长和水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15年获国务院政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大学应以"治学为基,育人为本",学生要有好的学习之风,教师应有好的治学之"风"与"育人"之"风",管理人员应有好的管理之"风"。为此,应大兴"四风":高度负责,实事求是,和而不同,与时俱进。为了正"风",大学必须深化改革,体制上应实行"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机制上应实行"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大兴好风,规范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占仁  李洪河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郑德荣先生的治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刻研究,而且体现在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为学术研究的突破口、将一些重要的党史人物、事件和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的远见卓识。其在研究路径上也非常注重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注重从实证到理论的思考、注重从视角到方法的创新等,从而为后辈学人的学术研究、培育后学、服务社会留下了诸多启迪和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明霞  白迪  王启烁  
介绍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执教60年来的学人风采和育人心得。围绕育人理念、为人原则、师生关系、人才战略、科研创新以及育人感悟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徐光宪院士作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为人治学、培养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塑造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等问题上的心得感悟,以期为广大研究生导师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绍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既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之道。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元芳  
今年是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大连理工大学第二任校长钱令希先生诞辰100周年。钱令希作为一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不仅学术成果丰硕,对我国科技事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贡献卓著,而且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准确把握教育规律,锐意改革创新,形成了全面系统、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为学校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主要治学育人理念是"三重奏"和"三结合",即重视人才、重视基础、重视创新;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理学与工学结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茂泽  孙学功  
张岂之教授在长期治学和研究生培养中,总结出研究生的培养要兼和、守正和日新。兼和指应努力做到融会中西,贯通古今,虚心吸收其他学科、其他学人的长处,形成自得之见;守正主要指做正派的人,有正义感,追求实现社会公正,在学术上走正道,讲学术道德,自觉地树立优良学风;日新即要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