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0)
2023(11027)
2022(9399)
2021(8437)
2020(6887)
2019(15168)
2018(14829)
2017(28342)
2016(15247)
2015(16618)
2014(15887)
2013(15326)
2012(13748)
2011(12282)
2010(12530)
2009(11995)
2008(11317)
2007(10016)
2006(8888)
2005(8152)
作者
(41016)
(34497)
(34438)
(32792)
(21972)
(16514)
(15545)
(13099)
(13064)
(12028)
(11856)
(11702)
(11029)
(10946)
(10746)
(10650)
(10186)
(10136)
(10036)
(9842)
(8515)
(8368)
(8167)
(7977)
(7746)
(7694)
(7658)
(7502)
(6798)
(6698)
学科
(60574)
经济(60482)
管理(44840)
(38547)
(31220)
企业(31220)
方法(21969)
中国(19468)
数学(19162)
数学方法(18955)
(17450)
(15721)
地方(15414)
(15374)
业经(13577)
(12337)
环境(11049)
(10603)
农业(10519)
(10413)
贸易(10404)
(10011)
(9944)
(9905)
金融(9901)
(9889)
(9881)
银行(9874)
财务(9860)
财务管理(9838)
机构
学院(207701)
大学(206139)
(86142)
经济(84130)
管理(76327)
研究(72627)
理学(65370)
理学院(64514)
管理学(63387)
管理学院(63001)
中国(53946)
科学(43346)
(42950)
(42889)
(35377)
财经(33453)
中心(33018)
研究所(31800)
(31652)
(30307)
(29331)
(28798)
师范(28544)
经济学(27555)
业大(27467)
(27426)
北京(26134)
(24899)
经济学院(24798)
财经大学(24766)
基金
项目(142089)
科学(114168)
基金(105348)
研究(104024)
(91774)
国家(91118)
科学基金(79275)
社会(69255)
社会科(65809)
社会科学(65797)
基金项目(56288)
(54598)
自然(50407)
自然科(49261)
自然科学(49251)
自然科学基金(48322)
教育(47416)
(46460)
编号(41202)
资助(40945)
成果(32914)
重点(32853)
(31222)
(31198)
(31125)
(29885)
国家社会(29500)
课题(29194)
创新(28157)
教育部(27064)
期刊
(98802)
经济(98802)
研究(65790)
中国(40698)
(33871)
科学(29346)
学报(29136)
管理(28829)
(27017)
大学(22624)
学学(21539)
教育(20606)
(18579)
金融(18579)
农业(18056)
经济研究(16818)
财经(16474)
技术(15975)
业经(15885)
(14264)
问题(14045)
(10197)
现代(10181)
资源(9932)
(9924)
科技(9286)
(9242)
(9177)
商业(9147)
技术经济(8703)
共检索到31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绍博  罗小龙  顾宗倪  唐蜜  张培刚  
对于我国超大城市而言,正处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粗放发展向精明增长转型的时期,识别新发展背景下超大城市空间扩展出现的新特征、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剧烈的地区,上海在空间扩展方面已经经历巨大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空间扩展的历程。基于此,文章以上海超大城市为例,基于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标准差椭圆及驱动力分析模型,对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的历程、阶段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①上海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呈现明显的"S"型结构,扩展强度在经历缓慢下降、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后转变为精明增长背景下的中低速增长。同时,上海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明显的计划属性。②上海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呈现由蔓延式—跳跃式向填充式扩展模式演变的特征。微更新、微改造、替换将成为城市空间发展新常态。③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型,市场力逐渐取代行政力成为影响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国际环境的不景气及依靠投资带动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使得扩大内需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关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有关城市扩展度量指标和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论文对上海地区城市扩展规模、强度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区各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相对集中于宝山-闵行、嘉定-浦东等方向,并分别构成城市扩展的南北轴向和东西轴向,不同时期各轴向城市用地扩展性质和强度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各时期城市扩展表现为以城镇用地为主(1987~1990)到城镇用地与工业开发区并存(1990~1995)以及以工业开发区扩展为主(1995~2000)的形式;②整个上海地区城市化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较简单的以中心市区及周边区域为主的“单核扩展”为主的模式,逐渐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曙华  沈玉芳  
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峰  焦华富  韩玉刚  杨成凤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借助RS、GIS等手段,对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市跨江发展经历了萌芽、发育、加速发展和稳定发展4个阶段;各阶段在空间形态、产业发展与布局、空间拓展强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由于社会背景、经济水平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推动跨江发展的主导驱动力各不相同。而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需求是上海跨江发展的原动力,全球化、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政策和市场机制等因素是其跨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志玲  李江风  龚健  
阐述了美国城市蔓延及“精明增长”对策,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精明增长”中国化的观点,指出我国城市空间扩展借鉴“精明增长”理念应注意三个问题,并据此提出“精明增长”中国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耿甜伟  毛雅倩  李九全  陈海  
基于西安市2004—2016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利用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数、重心坐标转移指数、扇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西安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并提出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西安城市扩展总体特征呈倒"U"型,峰值出现在2007—2010年,研究时段内扩展面积始终处于高位,扩展强度与速度处于低位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②城市扩展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城市形态愈发离散,布局不紧凑;圈层型与沿交通型扩展是主要的扩展模式,在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飞地型与内部填充型作用不同。③西安市扩展驱动机制主要包括推力、支持力、弹力及阻力,各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在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造成城市扩展的时空分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文娜  沈果毅  
在当前上海城市转型过程中,部分地区也在寻找新的发展抓手。对于上海首先转型的区域-中心城来说,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展成为转型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选取了上海比较典型的区域长宁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文化规划编制,既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又保证规划的实施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峰  高凌宇  焦华富  
借助于RS和GIS,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上海市跨黄浦江扩展空间组织过程及特征,探讨了上海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模式,揭示出影响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空间组织的主导因素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上海城市跨江扩展开始于上海开埠,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以后。2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空间组织经历离散型、带状集中型、弱扩散型、强扩散型、均衡型和重构型等6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扩展方式、空间形态、城市功能均呈现出较大差异。3空间组织模式上,从整个上海市的角度,采取东西互动、两岸一体化构架的空间组织模式,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组织、城市发展轴线的布局以及两岸交通的构架等方面。从浦东视角,呈多心组团开敞式空间组织模式,主要围绕四大国家级开发区和主要城镇进行扩展和组织。4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为一个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过程。跨江扩展的前期,为自组织结果,路径依赖性强;在强扩散型空间组织阶段,制度创新、全球化是影响城市空间组织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均衡型空间组织阶段,市场机制影响巨大。本研究可为其他滨江城市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洪恩  郝赤彪  聂彤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的内因导致城市空间结构重构,而滨海城市特有的海洋资源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影响不可忽视,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出发,以青岛为例研究滨海城市在港口经济、产业结构、土地政策、居民生活因素等方面之于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嘉毅  陈玉萍  
基于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空间扩展呈非线性增长与稀疏式扩张演变的态势,其省际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在2006年以前表现出了大幅度波动的特征,在2006年以后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收敛;城市空间的重心先后经历了向南与向西南迁移的轨迹,七大区域在空间扩展规模、贡献率与扩展强度上皆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扩展强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高速扩展区、快速扩展区、中速扩展区、低速扩展区、缓慢扩展区错位分布,且扩展强度从东往西梯度递减;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规模、政府干预度、气候舒适度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显性驱动因素,创新能力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的显著性则因时空而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琳  田光进  
首先引入定量识别城市扩展模式的城市扩展面积指数,结合象限方位法和缓冲带法分析空间扩展特征;其次在栅格尺度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时间序列城市增长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90-1995年天津城市扩展以主城区填充式、环城四区外延式为主,填充式和外延式主要分布在Ⅲ、Ⅶ、Ⅷ象限与16、56、104km缓冲带,距公路较近易发生扩展,道路沿线的城市扩展空间辐射范围广;②1995-2000年天津环城四区、塘沽、大港少量填充式扩展,集中在Ⅶ、Ⅷ象限与96~112km缓冲带,城市扩展与到城市用地距离显著负相关,主城区高密度建设用地抑制环城四区城市扩展;③2000-2005年天津城市扩展活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仙德  白光润  
转型期间,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主要表现在郊区化、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新城市空间浮现、公共空间失落、历史文化街区消亡等方面。影响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主体是政府、企业、个人。政府通过制度和政策经营城市空间,企业通过市场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组织,个人主要通过对居住空间选择等来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居民活动共同驱动着上海城市空间重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毅  彭震伟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有机构成,具备城市空间的一般特点,其发展演化的空间过程受到城市发展动力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至2010年间,上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上海城市生态空间的快速演化,重点论述了此期间上海城市生态空间演进的空间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城市生态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象资料,对上海地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形成过程和相关空间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用地是全区近10年来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来源;②灌草丛与弃耕地作为一类独特的“中间过渡”土地利用类型,其数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新开发区形成、扩展的强度和方位;③具有较大面积、较少转变次数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其空间格局强度最为显著,空间凝集度和亲和性也最强,构成区域城市化扩展的主体骨架。在此基础上,以具有较大规模的多个扩展核(常构成城市的CBD)为核心的“多核扩展”和以卫星城、交通干线周围为主的“点—轴扩展”模式,成为本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形态组建和扩展的主要形式;④上海中...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徐爱萍  
本文基于对城市休闲功能概念的界定,分析了城市休闲功能的构成要素及内容,并以上海城市休闲功能发展为例,依据休闲服务设施配置重点和满足对象的变化,分析城市休闲功能的发展阶段与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城市休闲功能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