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
2023(18)
2022(12)
2021(7)
2020(10)
2019(14)
2018(19)
2017(26)
2016(17)
2015(19)
2014(22)
2013(19)
2012(16)
2011(21)
2010(22)
2009(19)
2008(25)
2007(16)
2006(17)
2005(12)
作者
(51)
(48)
(46)
(45)
(39)
(30)
(19)
(17)
(16)
(16)
(16)
(16)
(16)
(14)
(14)
(14)
(13)
(13)
(12)
(12)
(12)
(11)
(11)
(11)
(11)
(10)
(10)
(10)
(10)
(10)
学科
(108)
经济(108)
管理(43)
(42)
(37)
政策(35)
(34)
企业(34)
及其(33)
地方(27)
(25)
(25)
金融(25)
业经(24)
中国(24)
方法(24)
方针(24)
(24)
(24)
阐述(24)
方针政策(23)
农业(20)
(20)
关系(18)
(18)
(18)
贸易(18)
(17)
(17)
银行(17)
机构
大学(315)
学院(314)
(176)
经济(176)
研究(140)
中国(123)
管理(109)
理学(94)
理学院(93)
管理学(92)
管理学院(91)
(84)
科学(71)
中心(67)
(65)
(63)
财经(60)
经济学(59)
研究所(55)
(53)
(52)
经济学院(52)
人民(51)
(51)
社会(50)
研究中心(49)
中国人(47)
中国人民(47)
国人(47)
科学院(46)
基金
项目(159)
研究(134)
科学(131)
基金(126)
国家(103)
(103)
社会(88)
科学基金(88)
社会科(84)
社会科学(84)
(64)
教育(61)
基金项目(57)
(54)
编号(51)
自然(50)
自然科(48)
自然科学(48)
自然科学基金(48)
人文(45)
课题(44)
国家社会(43)
(42)
(42)
教育部(41)
(39)
成果(39)
社科(39)
(39)
科学研究(38)
期刊
(194)
经济(194)
研究(139)
(81)
财经(48)
中国(44)
问题(44)
(41)
(40)
大学(38)
学报(38)
科学(38)
管理(38)
(38)
金融(38)
经济研究(37)
学学(36)
经济问题(36)
农业(34)
业经(32)
教育(32)
理论(30)
国际(28)
实践(26)
技术(26)
(26)
(25)
世界(24)
价格(20)
农业经济(19)
共检索到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冷馨  夏欢欢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河北省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深入河北有关部门和企业调研发现,当前河北供需两侧呈现积极变化,发展效益和环境质量有所提升。与此同时,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回落,动能转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钢铁企业产能结构优化中见效益,走出去初见成效;资金压力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亟待加强。下一步,应加大对新经济新动能转换的支持力度,加快编制重点行业国际产能合作布局规划,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慧峰  
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对保障民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但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产业的短板和问题进一步显现,部分地区不当禁养限养等问题,加剧了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大幅下降。2019年12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37.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1.4%,全年累计出栏量同比下降24.6%,猪肉产量同比下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宋海燕  
巴西是拉美第一经济大国,中巴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深入观察和研究巴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对解决我国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裨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宋东霞  
当今统计学发展面临许多应用发展上的挑战。第一是面对金融危机,统计理论方法如何在认识金融市场,化解金融风险,发现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监管手段上做出积极贡献。第二是针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制定与科学有效的调控工具的建立上,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如何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君  张琦  
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是脱贫攻坚中重要机制,但需要对二者概念和各自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对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系统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强力推动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总体特征是外源巨力推动下内源发展,外源推动占据重要地位,内源发展相对较弱但逐步显现,未来将必然呈现"内外融合"创新趋势。而这种机制完善创新效果和程度,则取决于外源推动的可持续能力、外源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社区的内源发展能力、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的技术手段与实施策略等四个约束条件,由此论文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君  张琦  
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是脱贫攻坚中重要机制,但需要对二者概念和各自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对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系统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强力推动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总体特征是外源巨力推动下内源发展,外源推动占据重要地位,内源发展相对较弱但逐步显现,未来将必然呈现"内外融合"创新趋势。而这种机制完善创新效果和程度,则取决于外源推动的可持续能力、外源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社区的内源发展能力、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的技术手段与实施策略等四个约束条件,由此论文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几点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由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需动力结构决定的。然而,评价内外需动力结构需要对内外需对经济的“真实贡献”做出客观的测度。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内需为主体、外需有潜力、内外需双引擎驱动特征。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消除内外需的内耗机制,寻求内外需融合的合力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由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外需动力结构决定。评价内外需动力结构需要对内外需对经济的"真实贡献"做出客观的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内需为主体、外需有潜力、内外需双引擎驱动特征。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消除内外需的内耗机制,寻求内外需融合的合力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红驹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面临复杂局面,面对不断回落的全球经济以及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为实现"六稳"目标,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应多措并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创新发展,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应对价格结构性上涨,把握好风险处置的节奏和力度,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2019年,全球化进程持续受挫,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遭遇生存危机,英国脱欧久拖不决,国际贸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胜强  
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制约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得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秀芸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导思想,是已被反复强调并提上各级政府工作议程的顶层设计。精准扶贫是针对农村贫困居民而言的,其最典型的政策特征是扶贫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现实中,精准扶贫存在着一些认识偏差和技术难点。对此,大学生村官完全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其中,为纠偏、克服技术难点尽一份责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文章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区域经济构成发展要素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素的差别。因此,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在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一珍  郑榕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是开放经济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两个主要政策工具。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问题。文章最后对我国当前为实现内外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斐  
地球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其中大多数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 ,而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却不仅永无止息 ,而且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日趋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出路只有一条 ,即走依靠知识和智能发展经济的道路 ,并以此而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知识和智能资源不仅是无穷尽的、威力巨大的 ,而且是最具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的 ,它无污染、无匮乏、无枯竭 ,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的驱动力 ,这已经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初露端倪。山西作为资源大省 ,要避免短期效应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走知识经济的道路 ,积极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产生实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孝强  傅兆君  
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有全方位、持久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导致江浙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浙企业家成长环境的不同,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