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1)
2023(7097)
2022(5885)
2021(5829)
2020(4681)
2019(10393)
2018(10293)
2017(16889)
2016(10447)
2015(11436)
2014(11171)
2013(9836)
2012(8800)
2011(8121)
2010(8531)
2009(7761)
2008(7249)
2007(6559)
2006(6022)
2005(5589)
作者
(24131)
(20093)
(19713)
(19215)
(12561)
(9667)
(9142)
(7868)
(7565)
(7426)
(6732)
(6580)
(6354)
(6307)
(6274)
(6128)
(6009)
(5883)
(5810)
(5718)
(5136)
(5105)
(4934)
(4698)
(4648)
(4606)
(4473)
(4379)
(3969)
(3950)
学科
(23271)
经济(23223)
管理(21761)
(21113)
教育(20554)
中国(15232)
(14202)
企业(14202)
(13692)
农业(9878)
理论(9310)
教学(8340)
(8184)
(7741)
地方(6937)
业经(6825)
方法(6768)
(6601)
(6060)
收入(5724)
数学(5396)
发展(5294)
数学方法(5212)
(5170)
(5136)
银行(5135)
技术(5071)
(4915)
(4875)
贸易(4869)
机构
学院(121175)
大学(120761)
研究(43150)
管理(37160)
(36392)
经济(35116)
教育(31202)
理学(30746)
理学院(30279)
管理学(29464)
管理学院(29202)
(28541)
师范(28407)
中国(27806)
(26491)
科学(25020)
师范大学(22818)
(21601)
(20842)
(20819)
职业(20307)
中心(20259)
技术(19886)
研究所(18541)
(17722)
北京(17676)
(16938)
(15636)
财经(15081)
业大(14692)
基金
项目(74336)
研究(65671)
科学(59642)
基金(48045)
(40142)
国家(39566)
教育(39555)
社会(37716)
社会科(35248)
社会科学(35242)
科学基金(33414)
(33036)
编号(31519)
成果(28566)
(28462)
课题(25855)
基金项目(23933)
(23103)
规划(18872)
资助(18784)
自然(18604)
重点(18588)
项目编号(18501)
自然科(18160)
自然科学(18155)
(17858)
自然科学基金(17788)
(17671)
(17361)
(16716)
期刊
教育(55257)
研究(47674)
(46446)
经济(46446)
中国(38806)
(17237)
(16902)
技术(16039)
职业(15969)
学报(15694)
科学(13791)
大学(13304)
管理(13084)
农业(11818)
(11008)
金融(11008)
学学(10488)
技术教育(10458)
职业技术(10458)
职业技术教育(10458)
业经(9378)
(8412)
论坛(8412)
图书(8393)
(7569)
财经(7038)
经济研究(6848)
书馆(6553)
图书馆(6553)
成人(6271)
共检索到204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燕鸣  
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一种更加注重技能知识培养的专业技术教育,它具有显著的生产性导向。这一导向有效迎合了贫困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同时也为个体学习一技之长,继而为就业创业脱贫提供了可能。赣南老区作为红色革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在贯彻落实《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过程中,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实施扶贫攻坚,实现苏区振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赣南老区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情况分析发现,通过职业教育助力脱贫,需要从加强职业教育扶贫的顶层设计、创新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能力等方面施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邵瑛  邓彬彬  
文章分析了包括职业教育扶贫在内的湖南教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视域,从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责任落实、精准扶助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精准扶助对策主要包括精准扶弱扶基、精准培训培养、精准技术支撑、精准资助招生、精准放权增效、精准宣传发动、精准组合施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相当数量的人口陷于贫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面临的大敌。根据联合国的测算,2015年全世界仍有8.36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从我国情况来看,中国长期顶着贫困人口大国的帽子,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标准测算,1981年我国有贫困人口8.39亿人。30多年来,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大大减少了贫困人口。2011年,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封清云  张金  
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教育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采取特殊措施、精准发力,着力扩大农村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依托职业教育拔除穷根,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贡献率,提升贫困地区教师整体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特殊支持,畅通贫困学子纵向流动渠道,扩大资助帮扶政策覆盖面,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教育精准扶贫须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确保精准,各项支持政策既要有利于贫困家庭子女自强自立,还要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丕洁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契合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贯彻"四个全面"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文章就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小敏  
实施精准扶贫,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在于围绕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重大战略目标任务,立足人力资本精准与深度开发、人的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扶贫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充分、体制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够开放融通,难以应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精准扶贫的时代要求和四大类对象群体的多元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需求。紧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服务与提升弱势地区弱势群体就业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观念、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度,提升广义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深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体系化综合施策,走出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服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力  
职业教育扶贫是教育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途径。梳理信息化、职业教育、教育扶贫、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可知,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加速精准扶贫战略实现的重要杠杆。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指出职业教育面临的多重困境,提出职业教育应从体制机制、评价方式、资金保障、运维管理、平台构建、对象识别、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培训导向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早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晔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大策略和重要路径,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更应该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文章从探讨职业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入手,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转变扶贫理念,从政策主导粗放扶贫向文化主导精准扶贫转变;创新扶贫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多方联动形成扶贫共同体;构建扶贫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光明  
加快精准脱贫步伐,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既定目标。我国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逐渐显露出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扶贫动力机制薄弱、扶贫协同机制不健全、扶贫监督机制滞后等问题。为此,应审视其面临的问题,寻求应对之策,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胜勇  
职业教育是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关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也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落实"诊改"难度不小。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是每个贫困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助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利器。只有厘清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加快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才能使扶贫工作走出困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发脱贫动力关键在于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智彬  刘青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战略选择,需要配套的教育扶贫方案,定向农村职业教育是服务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基于定位培养人群、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以及管理模式,确立发展面向精准扶贫战略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思路。通过加大投入、构建区域政府推进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统筹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多方联动,建立完善区域内职业院校跨区域帮扶合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推进服务"精准扶贫"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进  雷浩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实现其精准脱贫对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脱贫攻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文明视阈入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外驱动力,以激发思想活力为内生动力,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加快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政策的落实、完善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筑牢生态理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扶志、扶智的方式转变其发展理念与思路;实施金融扶持政策、严格法律制度、厉行生态恢复保护制度以及探索建立加速机制,不断加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力度,使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以破解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双重压力,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精准扶贫脱贫路径进行深度探析,以期为2020年实现该地区精准脱贫提供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