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3.212.25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07)
2023(17939)
2022(15305)
2021(14137)
2020(11643)
2019(26404)
2018(26069)
2017(49440)
2016(26364)
2015(29569)
2014(29736)
2013(29602)
2012(27509)
2011(25130)
2010(25662)
2009(24139)
2008(23077)
2007(20677)
2006(18583)
2005(16734)
作者
(77361)
(64104)
(63408)
(60566)
(40803)
(30569)
(29043)
(24935)
(24372)
(23073)
(21770)
(21742)
(20374)
(20351)
(19739)
(19633)
(18655)
(18504)
(18221)
(18190)
(16142)
(15779)
(15403)
(14813)
(14584)
(14359)
(14256)
(14094)
(13064)
(12683)
学科
(123990)
经济(123866)
(75019)
管理(72903)
(58736)
企业(58736)
方法(45479)
(38780)
数学(38157)
数学方法(37736)
中国(37681)
地方(32558)
业经(29556)
(28644)
金融(28642)
(27569)
(27554)
银行(27527)
农业(26621)
(26601)
(25131)
(24008)
理论(19679)
(19013)
贸易(18994)
(18309)
(17963)
环境(17615)
(17299)
地方经济(17228)
机构
学院(380833)
大学(380271)
(159003)
经济(155415)
管理(146164)
研究(134078)
理学(124693)
理学院(123269)
管理学(121276)
管理学院(120589)
中国(105349)
(81780)
科学(79965)
(73056)
(67433)
(62113)
中心(61397)
研究所(60789)
(57324)
财经(57294)
业大(53733)
(52846)
北京(52682)
师范(52402)
(51815)
经济学(48373)
(48148)
(47238)
农业(47129)
经济学院(43183)
基金
项目(249513)
科学(195802)
研究(187224)
基金(178802)
(154430)
国家(152971)
科学基金(130958)
社会(119170)
社会科(112736)
社会科学(112707)
(98179)
基金项目(94248)
教育(84930)
自然(81674)
(81494)
自然科(79688)
自然科学(79674)
自然科学基金(78232)
编号(77305)
资助(73197)
成果(64066)
(57375)
重点(55835)
(54553)
课题(53983)
(51301)
国家社会(48764)
创新(47778)
教育部(47088)
项目编号(47010)
期刊
(189052)
经济(189052)
研究(120703)
中国(80713)
(60705)
学报(57343)
管理(55246)
(55013)
科学(54208)
(47529)
金融(47529)
教育(45739)
大学(44459)
学学(41767)
农业(40756)
技术(33430)
业经(31263)
经济研究(29703)
财经(28675)
(24622)
问题(23894)
图书(19961)
(19469)
技术经济(19384)
理论(18572)
(17839)
现代(17537)
科技(17519)
商业(17145)
世界(16978)
共检索到59202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续丹  
经济落后的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帮扶对象,一直被全社会所关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传统村落开发相继出现了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拉动无力的困境,通过深度融合传统村落所蕴含的经济与文化价值,创新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当前困境,确保传统村落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最后胜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菁  叶云  翁雯霞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合理有效的开发是对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晖  
实施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具有其内在必然性,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目前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应该从当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出发,从多个层面探索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而促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玉丁  
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文化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政策文本和产业支撑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法理困境与政策缺失、物质保护与文化缺失、外来关注与内生缺失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改善、参与、赋权和可持续,这4个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载体、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参与机制、厘清传统村落文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持续性,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最终达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乡村系统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共荣。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阳  陈东田  刘丽昀  曹庆义  张永超  
以大汶口镇山西街村为例,以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格局及建筑风貌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实证、资料信息搜集、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其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进行评价,剖析其文化价值。在文化保护视野下明确点、线、面相结合的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实现文化保护与传统建筑建设的共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君  张琦  
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是脱贫攻坚中重要机制,但需要对二者概念和各自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对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系统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强力推动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总体特征是外源巨力推动下内源发展,外源推动占据重要地位,内源发展相对较弱但逐步显现,未来将必然呈现"内外融合"创新趋势。而这种机制完善创新效果和程度,则取决于外源推动的可持续能力、外源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社区的内源发展能力、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的技术手段与实施策略等四个约束条件,由此论文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君  张琦  
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是脱贫攻坚中重要机制,但需要对二者概念和各自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对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系统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强力推动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总体特征是外源巨力推动下内源发展,外源推动占据重要地位,内源发展相对较弱但逐步显现,未来将必然呈现"内外融合"创新趋势。而这种机制完善创新效果和程度,则取决于外源推动的可持续能力、外源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社区的内源发展能力、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的技术手段与实施策略等四个约束条件,由此论文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几点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文  钟昌标  
[目的]土地利用区划研究不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作用,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文章试图探索如何将扶贫因素纳入土地利用区划标准,实现扶贫开发与土地利用区划的创新融合,并选取云南省芒市这一典型贫困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二者融合的内在机制;综合分析法和分区单元归并法进行综合分区;演绎法划分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土地利用保障区;空间迭置法构建芒市土地资源利用与扶贫开发统筹协调发展的措施体系。[结果]最后将芒市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即:Ⅰ东北部低山盆地区,Ⅱ东南部中低山河谷区,Ⅲ西南部低山盆地区和Ⅳ西北部中低山地区4个土地利用区域。[结论]理论探讨精准扶贫与土地利用区划的创新融合,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尝试提出各综合区精准扶贫与土地资源利用统筹协调发展的措施体系,对芒市乃至类似地区土地扶贫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晶晶  朱力  
基于基层扶贫治理的实践情况,不难发现,在当前我国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还存在着基层政府"强势"扶贫、贫困群体在扶贫中主体地位缺失以及扶贫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结构化治理困境。这些结构化治理困境不仅蚕食着多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宝贵成果,而且也使我国扶贫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变得更加困难,无法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贫困群体享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实惠。要想推动国家精准扶贫朝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必须从优化当前基层扶贫治理结构入手,加快基层政权的角色转换,重塑贫困群体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积极构建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扶贫治理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红梅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事业,能够充分助力"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面落实,有效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加快实现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而受制于发展理念滞后、运营模式单一以及管理体制陈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战略并未形成深度对接、交互协同的双赢格局。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全方位融合,稳步构建起开放、高效、创新的运作体系,释放乡村经济的巨大潜力与活力,从而驱动农村社会的协调、长效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欧国立  王睿哲  
金融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然而贫困地区金融体系建设落后、金融产品供给与贫困农户需求不相适应、配套政策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引导力不强等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对象解决贷款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使扶贫工作更有实效。为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开发性金融机构应积极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提供智力支撑、推动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结合开发性金融特点创新扶贫产品、强化监督审查并加强风险防控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红  党志琴  党志文  
金融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带动农村各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但是,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性受到制约。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发展演化,并分析了金融体系服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供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晓鸽  
精准扶贫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同时也需要广大农村基层扶贫工作者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和自身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科学合理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序运行。然而在实际推进精准的扶贫工作中个别工作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具体工作协调能力不够,科技扶贫工作力度不够,脱离群众意愿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应该加强干部思想意识教育,培养精准扶贫工作能力,转变工作方法,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精准扶贫工作的探路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祖锐  仝凤先  周维楠  
从"文化线路"宏观视野探索传统村落的历史演进,可改变以往"就村论村"的"点"状研究方式,有利于深入挖掘村落的多维文化价值。本文在对山西省阳泉市岩崖古道进行文化线路辨识的基础上,从军防、商贸、移民三种文化属性对古道上6个传统村落的社会文化、产业经济、空间形态等进行系统挖掘梳理,剖析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发展演进规律,丰富了"文化线路"的理论内涵,同时为线路上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与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秀芸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导思想,是已被反复强调并提上各级政府工作议程的顶层设计。精准扶贫是针对农村贫困居民而言的,其最典型的政策特征是扶贫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现实中,精准扶贫存在着一些认识偏差和技术难点。对此,大学生村官完全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其中,为纠偏、克服技术难点尽一份责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