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9)
- 2023(13334)
- 2022(11698)
- 2021(11125)
- 2020(9150)
- 2019(20815)
- 2018(20603)
- 2017(39657)
- 2016(21133)
- 2015(23319)
- 2014(22794)
- 2013(22215)
- 2012(19943)
- 2011(17771)
- 2010(17406)
- 2009(16021)
- 2008(15054)
- 2007(12767)
- 2006(10951)
- 2005(9054)
- 学科
- 济(77476)
- 经济(77379)
- 管理(60102)
- 业(58792)
- 企(46932)
- 企业(46932)
- 方法(36300)
- 数学(31160)
- 数学方法(30787)
- 农(24062)
- 中国(20753)
- 财(20591)
- 业经(18530)
- 农业(17215)
- 学(16922)
- 地方(16417)
- 贸(14517)
- 贸易(14510)
- 易(14071)
- 理论(13869)
- 制(13160)
- 和(13095)
- 环境(12921)
- 务(12902)
- 技术(12843)
- 财务(12833)
- 财务管理(12812)
- 企业财务(12078)
- 划(11375)
- 银(11124)
- 机构
- 学院(285729)
- 大学(285563)
- 管理(116526)
- 济(109659)
- 经济(107202)
- 理学(102240)
- 理学院(101121)
- 管理学(99377)
- 管理学院(98882)
- 研究(90975)
- 中国(65758)
- 京(59484)
- 科学(57214)
- 财(49823)
- 所(43738)
- 业大(42209)
- 农(41973)
- 中心(41489)
- 财经(40670)
- 研究所(40135)
- 江(39247)
- 范(39227)
- 师范(38912)
- 经(37068)
- 北京(36900)
- 院(33887)
- 农业(32764)
- 州(32605)
- 经济学(32499)
- 师范大学(31571)
- 基金
- 项目(205559)
- 科学(162809)
- 研究(152398)
- 基金(149636)
- 家(129758)
- 国家(128678)
- 科学基金(111720)
- 社会(96233)
- 社会科(91173)
- 社会科学(91154)
- 基金项目(80493)
- 省(80385)
- 自然(72672)
- 自然科(70984)
- 自然科学(70971)
- 教育(69960)
- 自然科学基金(69678)
- 划(67441)
- 编号(63069)
- 资助(59929)
- 成果(49975)
- 重点(45556)
- 部(44799)
- 发(43541)
- 创(43214)
- 课题(42400)
- 创新(40145)
- 国家社会(39300)
- 项目编号(39212)
- 科研(39062)
- 期刊
- 济(115711)
- 经济(115711)
- 研究(81398)
- 中国(49082)
- 学报(43421)
- 管理(40929)
- 科学(40696)
- 农(38365)
- 财(36853)
- 教育(33325)
- 大学(32999)
- 学学(30984)
- 农业(27198)
- 技术(24074)
- 业经(20780)
- 融(20114)
- 金融(20114)
- 经济研究(18616)
- 财经(18542)
- 图书(15948)
- 经(15780)
- 问题(14969)
- 科技(14464)
- 理论(13830)
- 业(13364)
- 技术经济(13020)
- 现代(12999)
- 版(12978)
- 实践(12909)
- 践(12909)
共检索到39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少平 赵晓峰
生计空间是人们生计实践的复合系统,生计实践涉及了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多元要素,传统的移民扶贫更多地关注了贫困者的地理资本与经济资本的改善,没有关注农户生计空间整体的改变与再塑造,导致扶贫出现次生贫困与返迁现象。文章通过对陕南扶贫移民生计空间变化的考察,分析了移民搬迁后移民生计空间的扩展、优化和由于经济空间流失、社会空间断裂、制度空间社会排斥导致的移民生计空间被挤压的状况,认为必须精准识别贫困者生计空间的贫困,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系统的协调改革为移民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计空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移民生计行动能力,使移民彻底摆脱贫困。
关键词:
移民搬迁 生计空间 移民生计 精准扶贫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成举
一般意义上的搬迁扶贫未能重塑贫困人口所处的空间因素,尽管其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贫困人口自然居住空间因素的改善,但是并没有改变贫困人口所处的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搬迁扶贫是空间贫困理论在扶贫工作中的自觉使用,但这种使用局限于较低的水平。现阶段的搬迁扶贫工作仍面临多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搬迁移民安置空间的困境、迁入地社会支持的困境和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困境。充分发挥搬迁移民扶贫工作的价值,需要对搬迁扶贫工作进行优化和升级,重点是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等多元角度对移民迁入地进行重塑,鼓励行政区域间进行扶贫移民的合作,鼓励移民跨区域流动。
关键词:
扶贫攻坚 易地搬迁 “三农”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陈嫣琳 何彪 谢雪莲
易地搬迁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湖北省十堰市龙韵村115户搬迁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其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以及生计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对搬迁农户生计的改善情况,并通过移民农户对扶贫搬迁政策的满意度评价扶贫效果。结果表明:(1)易地扶贫搬迁促进了移民生计资本的增加,改变了农户生计策略,优化了贫困户整体生计结果,精准扶贫效果显著;(2)农户对易地搬迁扶贫政策效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均值为3.71,提升了贫困户的获得感及幸福感;(3)易地搬迁可持续减贫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需要防范返贫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瑞强 王英 涂海华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适应期扶贫移民生计特征、生计贫困多维测度指标,发现适应期扶贫移民生计相对于单一的收入贫困,扶贫移民多维贫困现象更为普遍,仅靠经济增长实现脱贫日益困难,应关注扶贫移民教育、组织化程度、技能培训、发展政策与环境改善、资源承接等非经济贫困影响因素,注重贫困人口能力的开发,在更广区域内建立与完善针对提高增长质量的发展机制,以促进扶贫移民生活的改善和安稳致富。
关键词:
适应期 扶贫移民 多维贫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申利 唐萍萍
[目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路径高质量选择和实施是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到2020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顺利竣工、我国农村人口全面脱贫的关键因素,更是移民农户实现长效发展致富的充分保证。[方法]文章基于对陕南6个移民安置点的248户搬迁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仅处于中等水平。精准识贫机制压力因素、精准扶贫行为主体响应因素严重制约着移民贫困户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移民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路径实施效果。[结论]应全面系统地从强化移民户自主脱贫意识、细化精准扶贫的幅度和层次、优化产业扶贫结构、提升精准扶贫要素耦合度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路径设计和选择,才能整合精准扶贫资源、提高精准扶贫绩效、提升陕南移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春城 王帅
本文从外部的“国家与乡村关系”和内部的“乡村自治秩序”两方面来理解乡村政治及其变迁,借助政策反馈理论的核心观点“政策塑造政治”搭建“政策-政治”分析框架,从政策过程角度阐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个时期的乡村政治及其变迁过程与机理。本文研究表明,反映不同时期国家与乡村关系的政策安排会引起乡村社会内部政治活动参与方式的改变。受政策的解释效应、资源效应和学习效应影响,国家行动者和乡村行动者的认知、能力与行为发生转变,进而改变国家力量和自治力量对乡村社会的作用方式,二者分别塑造了新的国家与乡村关系和新的乡村自治秩序,最终呈现为国家与乡村关系和乡村自治秩序的更迭,即政策过程重塑了乡村政治:由取消农业税时期的“悬浮给予”变迁为精准扶贫时期的“精准分配”,又由精准扶贫时期的“精准分配”变迁为乡村振兴时期的“融合发展”。“政策-政治”分析框架所揭示的乡村政治变迁机理表明,在开展有关乡村的政策分析和政治分析时,既要关注政治对政策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政策对政治的反作用,既要关注政策安排对乡村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效应,更要关注政策过程对乡村政治所产生的重塑效应,以实现政策与政治的深度良性互动。
关键词:
政策反馈 乡村政治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信科
贫困尤其是极端贫困一直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移民扶贫被视作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因其移民规模大、涉及人口多和情况较为复杂,这一问题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为了确保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需要针对移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借此消除贫困以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
移民精准脱贫 现实困境 基层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育松 李云飞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大创新和战略选择,需要配套的教育扶贫方案,而发挥职教集团内部资源优势是服务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具有自身价值,但在精准识别、扶贫机制和长效保障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职教集团与精准扶贫之间存在互生关系,可以依托职教集团社会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以政府主导、校企参与、政产学研协同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通过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和资金投入、重视精神扶贫和文化引领以及集团内部发力、产教协同的扶贫路径和长效机制,为后续开展职业教育发挥精准扶贫攻坚作用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职教集团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扶贫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刚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支农再贷款的内涵、外延和功能定位不断演变和丰富,扶贫减贫的政策效应愈加明显,是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重要工具之一。选取扶贫开发主阵地之一的青海省作为研究个体,实证检验了支农再贷款与区域经济增长、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和人民群众减贫增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进一步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政策优势精准扶贫,增强金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驱动力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支农再贷款 精准扶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罗明义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两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旅游扶贫 精准识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娜 杨文健
生态移民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扶贫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成为我国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实现小康社会的有力途径之一。推进生态移民扶贫工作的精准化,是当前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然而生态移民精准扶贫面临多方面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移民精准扶贫工作有其内在的悖论。最后提出生态移民精准扶贫的对策,以提高生态移民的扶贫效益和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雪 钟金萍 潘明清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本文使用CHNS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饮用水、燃料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仅考虑单一的收入维度贫困和多维贫困时识别贫困户差别,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视角下,仅考虑收入维度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有效覆盖率仅为12.09%,瞄准效率较低;属于多维贫困户而非收入贫困户的漏出率达到87.91%,属于收入贫困户而非多维贫困户的误评率达到43.03%,因此,从单一收入维度向多维贫困识别方式转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就贫困户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对贫困人口的漏出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贫困人口的误评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瞄准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神脱贫 乡村教育 农村教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小红 杨岩岩
[目的]探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耦合协调有助于全面了解移民的生计问题,对提高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该文以甘肃省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移民家庭的生计状况进行调查,选取测度指标并计算各类移民的生计资本值,根据移民收入来源对生计模式进行分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生计模式下移民5项生计资本间的关系。[结果]生计资本内部耦合水平总体较低,处于低度耦合和失调衰退等级;非农型的生计资本耦合度和协调度最高,分别为0.299和0.230,是最为接近中度耦合和过渡协调阶段的生计模式;两类兼业户的次之,处在(0.15,0.3)的区间内,属于低度耦合和衰退协调的中高级阶段;纯农户的较低,为0.172和0.223,处于低度耦合和协调衰退的中阶段;补贴户的最低,耦合度、协调度均在(0,1)的区间,处在低度弱耦合和恶性失调等级。[结论]古浪县不同生计模式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存量和差距,导致其耦合协调性较差、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