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8)
2023(13295)
2022(11405)
2021(10703)
2020(8973)
2019(20039)
2018(19581)
2017(37448)
2016(19817)
2015(21578)
2014(20779)
2013(20059)
2012(17856)
2011(15769)
2010(15466)
2009(14138)
2008(13194)
2007(11236)
2006(9385)
2005(8073)
作者
(51551)
(43013)
(42964)
(40745)
(27220)
(20766)
(19397)
(16860)
(16440)
(14951)
(14644)
(14486)
(13484)
(13412)
(13167)
(13067)
(12896)
(12717)
(12417)
(12382)
(10470)
(10408)
(10243)
(9951)
(9800)
(9538)
(9495)
(9407)
(8454)
(8391)
学科
(79903)
经济(79801)
管理(57463)
(54405)
(43009)
企业(43009)
方法(35973)
数学(32319)
数学方法(31864)
(24179)
(21495)
中国(19862)
地方(18895)
农业(17005)
业经(16961)
(14569)
(13908)
(13712)
财务(13661)
财务管理(13628)
(13615)
贸易(13606)
(13179)
环境(12984)
企业财务(12943)
(12049)
银行(12031)
技术(11661)
(11508)
金融(11506)
机构
学院(259492)
大学(255149)
(107001)
经济(104847)
管理(104477)
理学(90737)
理学院(89850)
管理学(88279)
管理学院(87791)
研究(80414)
中国(62429)
(50448)
(50084)
科学(48231)
财经(40301)
中心(40109)
(39959)
(38698)
(37729)
(36663)
业大(36635)
研究所(34321)
经济学(33152)
(33143)
师范(32765)
(31030)
农业(30863)
(30416)
经济学院(30187)
财经大学(30145)
基金
项目(185665)
科学(148782)
研究(137250)
基金(136790)
(118680)
国家(117719)
科学基金(103337)
社会(89558)
社会科(85089)
社会科学(85068)
(73964)
基金项目(72503)
自然(66415)
自然科(64891)
自然科学(64874)
教育(63878)
自然科学基金(63681)
(61040)
编号(55622)
资助(54847)
成果(42796)
重点(42051)
(41138)
(40454)
(39526)
国家社会(37926)
课题(37620)
创新(36995)
科研(36145)
教育部(35897)
期刊
(111894)
经济(111894)
研究(70926)
中国(47248)
(40327)
管理(36904)
学报(36475)
(35771)
科学(34739)
大学(28548)
学学(27004)
教育(26934)
(25018)
金融(25018)
农业(24379)
技术(24253)
业经(20402)
财经(19059)
经济研究(17739)
(16321)
问题(14920)
(12371)
技术经济(12225)
(12216)
统计(12121)
财会(12024)
理论(11976)
图书(11781)
商业(11698)
科技(11545)
共检索到372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岑家峰  李东升  
资产收益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大机制创新,对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构建资产收益扶贫的减贫分析框架,结合对广西南部LN合作社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资产收益扶贫对减贫具有如下效应:一是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二是促进了贫困地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三是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能力;五是提高了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同时也存在农户与市场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资产收益扶贫政策,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充分保障持股贫困户的知情权、参与权,确保贫困户真正从资产收益扶贫中受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建良  
在全面摸底调研扶贫的基础上,山西省长治市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部分贫困人员摆脱贫困,打破以往招投标的工程管理机制,变招标制为议标制度,搭建起群众参与生态治理,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建良  
在全面摸底调研扶贫的基础上,山西省长治市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部分贫困人员摆脱贫困,打破以往招投标的工程管理机制,变招标制为议标制度,搭建起群众参与生态治理,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檀学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2017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尤其是要严格选好项目实施主体,注重形成物化资产,实施贫困户优先的分配政策。资产收益扶贫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生动实践方式。一方面,资产收益扶贫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旭东  郑风田  
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的706个合作社样本,采用OLS和Tobit方法分析了合作社经营绩效对其精准扶贫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合作社经营绩效与精准扶贫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在对模型进行改进和选择代理变量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经营绩效与获取政府补贴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同样存在"U"型关系,后者正是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所在。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精准扶贫参与主体的核查,同时须支持合作社发展,以壮大其帮扶带动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青贵  
资产收益扶贫形成于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实践,是股份制理论与当代中国扶贫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助推精准扶贫的优势功能。但目前以股份制为核心的资产收益扶贫理论研究缺乏,与资产收益扶贫实践之间并未形成较好的融合,面临理论支撑不够、扶贫资源边界不清且持续性不足、运行模式缺乏多样化、实施有效性弱和动力不强、相关规定缺乏协同等问题。这就需要从理论建构、准入制度建设、权利设计与运行、收益公平分享、有效监管、风险防治等方面予以制度回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海波  李芸  张姝  吕开宇  
管好、用好、用活产业扶贫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对于提高扶贫质量和可持续性意义重大,其中厘清资金来源是前提,明晰资产产权是关键,提升管理质量是重点,优化收益分配是核心。通过对安徽、四川两省的光伏、特色农业和旅游扶贫的实地调研发现,产业扶贫资金来源和投入方式差异明显,使用过程缺乏精准管理;形成资产性质有所区别,管理监督存在失位;产权界定依据相对缺乏,不同产业产权界定方式迥异;资产收益分配模式多样,收益分配机制设计失范。未来需要更好地完善顶层政策体系框架,精准使用产业扶贫资金,明晰资产产权权属关系,规范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产扶贫模式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资产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对地区致贫原因的精准瞄准实现了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整体发展。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实施,参与试点的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得以推进,实现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哈秀珍  陈小昆  陈海龙  
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设计精准扶贫政策评价方法,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轮调查数据,从收入分项、所属区域和家庭规模等角度展开精准扶贫政策效应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战略显著提升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政策作用下贫困农户的各收入分项呈现非均衡增长;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增收效果显著,但贫困农户自主创收能力不足,增收依赖转移支付;增收效应受家庭规模影响,三口之家收入增幅最大,家庭规模较大不利于发挥精准扶贫的政策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张新文  
新农合制度实现了农村医疗保险"从无到有"的根本性转变,在减轻农民医疗支出负担、降低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力度和逐年增加基金支出比例,但参保农民的受益程度和获得感却逐年递减,呈现出"投入—收益负相关"现象。基于桂南B镇调研发现:新农合在征缴过程中出现府际间纵向博弈、部门间横向博弈与政府与民众间混合博弈的特征,征缴难度逐年加大。在精准扶贫的考核压力之下,各利益相关主体呈现出由博弈走向共谋的趋势:基层政府以默许异地参保与就近医疗提升缴费率,基层干部以通过联镇包村与服务下沉将政策宣传到位,职能部门以财政兜底与帮扶资助的方式缓解贫困户压力,进而化解因政策执行内卷化、选择性回应和政府动员失灵而造成的征缴困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小云  武晋  王海民  
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尼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已经建立了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今后,在扶贫领域进行合作应是中尼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尼日利亚的基本国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