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8)
- 2023(10941)
- 2022(9412)
- 2021(8796)
- 2020(7185)
- 2019(16070)
- 2018(15917)
- 2017(30657)
- 2016(16537)
- 2015(18058)
- 2014(17447)
- 2013(17013)
- 2012(15483)
- 2011(14022)
- 2010(14401)
- 2009(13477)
- 2008(13218)
- 2007(12198)
- 2006(11182)
- 2005(9812)
- 学科
- 济(62897)
- 经济(62828)
- 业(55613)
- 农(48923)
- 管理(42872)
- 农业(33092)
- 企(32740)
- 企业(32740)
- 方法(20744)
- 业经(19396)
- 数学(17994)
- 中国(17872)
- 数学方法(17721)
- 财(15531)
- 策(14839)
- 制(14678)
- 地方(14310)
- 贸(13209)
- 贸易(13202)
- 易(12896)
- 发(11395)
- 农业经济(10856)
- 及其(10789)
- 银(10763)
- 银行(10745)
- 学(10628)
- 收入(10468)
- 行(10329)
- 体(9968)
- 技术(9928)
- 机构
- 学院(229328)
- 大学(220233)
- 济(96072)
- 经济(94069)
- 管理(89027)
- 研究(77731)
- 理学(76496)
- 理学院(75746)
- 管理学(74548)
- 管理学院(74115)
- 中国(61333)
- 农(56684)
- 科学(45711)
- 京(45089)
- 农业(43213)
- 财(43191)
- 业大(39189)
- 所(38626)
- 中心(37234)
- 江(36585)
- 研究所(34616)
- 财经(33104)
- 范(30679)
- 师范(30441)
- 经(30005)
- 州(28527)
- 北京(27487)
- 院(27173)
- 经济学(26817)
- 农业大学(26794)
- 基金
- 项目(149520)
- 科学(118403)
- 研究(115699)
- 基金(107057)
- 家(92178)
- 国家(91238)
- 科学基金(78410)
- 社会(73531)
- 社会科(69295)
- 社会科学(69278)
- 省(60549)
- 基金项目(56105)
- 教育(52028)
- 编号(50584)
- 划(49268)
- 自然(48066)
- 自然科(46933)
- 自然科学(46924)
- 自然科学基金(46086)
- 资助(42131)
- 成果(41163)
- 发(34476)
- 课题(33814)
- 重点(33229)
- 部(32971)
- 农(32146)
- 创(31284)
- 性(30075)
- 国家社会(29955)
- 制(29361)
- 期刊
- 济(116636)
- 经济(116636)
- 研究(66498)
- 农(61124)
- 中国(49034)
- 农业(41288)
- 学报(32588)
- 科学(32152)
- 财(31172)
- 管理(29083)
- 融(26546)
- 金融(26546)
- 教育(26204)
- 大学(25957)
- 业经(25954)
- 学学(24726)
- 业(19585)
- 技术(19165)
- 经济研究(16458)
- 问题(16012)
- 财经(15160)
- 农村(14883)
- 村(14883)
- 农业经济(14725)
- 经(13022)
- 版(12966)
- 世界(12922)
- 经济问题(11499)
- 现代(11202)
- 技术经济(11040)
共检索到351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均华 刘璨
研究目标: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回归分解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化趋势。家庭储蓄、支农政策、社会保障、通信设施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脱贫有全面性影响;人力资本、耕地和林地、农业经营劳动投入、非农经营劳动投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脱贫有结构性影响。诸因素对农户脱贫贡献率达76.25%。研究创新:从回报率和贡献率视角,分析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路径及贡献。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反贫困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也为农户脱贫决定因素提供量化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关键词:
旅游扶贫 旅游精准扶贫 运作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关键词:
旅游扶贫 旅游精准扶贫 运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媛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之一就是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后期最为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从工作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体系建设等方面战胜当前脱贫攻坚战中的困难,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农村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志雄 王娟 丁士军 张银银
在精准脱贫考核评估过程中,脱贫认同是衡量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已脱贫农户的脱贫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脱贫程序规范性、家庭发展能力、脱贫公平感和脱贫成效满意度均对已脱贫户的脱贫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县、村、户不同层面的脱贫考核评估中,应重视脱贫认同这一主观性指标;在脱贫客观标准上,应重视家庭发展能力考核指标的构建,对发展后劲不足但收入暂时达到脱贫线的农户不应强制脱贫,对"硬伤户"的剔除标准应充分考虑农户自身发展能力问题,还应特别关注"因病致贫"农户的长期发展能力问题;精准脱贫不仅要通过鼓励农户参与以体现互动性公平,更要理顺精准管理的体制机制,以体现脱贫考核的过程公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认同 贫困户 参与式扶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卓仑·木塔力甫 谭刚 刘新平 李钊
[目的]深入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贫困人口的生计状况及其致贫原因,为精准扶贫及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乌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所提供的官方数据,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乌恰县贫困类型、贫困程度及其致贫原因。[结果](1)乌恰县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体现在贫困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2) 2017年乌恰县贫困人口1. 9239万人,其中已脱贫98. 36%人,未脱贫1. 64%人。(3)实现不享受政策脱贫的人口占比仅有11. 9%,高达88. 1%的脱贫人口依旧享受政策。[结论]由于乌恰县贫困人口生计的脆弱性、对政府的依赖性以及贫困线变动的可能性,即便在2020年之前实现了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工作目标,也并不意味着减贫工作的终结。同时,制约乌恰县精准扶贫成果持续性的主要阻碍在于自然环境恶劣、县域产业结构失衡、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水平低、脱贫能力和劳动技能偏低以及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类型多样。最后,文章提出了有助于长期稳固脱贫工作成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人口 持续脱贫 乌恰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俊立 姚宇驰 曹晶
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度,同时,分别以维度和省份为基础,对多维贫困进行子群分解,考察不同维度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贡献率和各省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从维度上看,贫困人口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问题相比非贫困人口更为普遍,这两个维度上的剥夺是造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从整体贫困状况上看,2010-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被剥夺程度和贫困强度下降不明显;从区域上看,我国各省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差异并不太大。
关键词:
中国农村 贫困人口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俊立 姚宇驰 曹晶
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度,同时,分别以维度和省份为基础,对多维贫困进行子群分解,考察不同维度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贡献率和各省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从维度上看,贫困人口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问题相比非贫困人口更为普遍,这两个维度上的剥夺是造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从整体贫困状况上看,2010-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被剥夺程度和贫困强度下降不明显;从区域上看,我国各省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差异并不太大。
关键词:
中国农村 贫困人口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咏梅
精准扶贫策略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物质贫困的单一视角,而应突破以劳动报酬和消费为贫困衡量标准的传统方法,引入多维贫困研究理念,构建多指标的贫困衡量体系。福利贫困作为多维贫困中的一种潜在的贫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复杂性,在实践中需要纳入扶贫减贫的视野并加以重视。通过运用AF方法对农民工的福利贫困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福利贫困所反映的问题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中度的福利贫困而言,我国新农合和新农保的福利保障程度仍然较低,而在重度贫困下,社会保险和看病问题成为农民工福利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实践中我国应当以消除福利贫困为重点,积极推进精准扶贫。
关键词:
农民工 多维贫困 福利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琦
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即"六个精准"。这一思想是在总结我国前期扶贫的"四个精准"基础上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向了新阶段,即扶贫对象更加精准,扶贫脱贫措施更加精细化,资金管理和使用更加高效,扶贫脱贫措施和项目更加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扶贫脱贫的结对帮扶更加紧密化,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内涵。本文在总结精准扶贫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基础,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解决精准扶贫推进中的区域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问题;(2)研究和解决贫困户脆弱性和外部突发性因素影响变大所导致的扶贫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琼 戴月舟
着力实施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推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推进精准扶贫的整个过程中,党中央指出要突出产业脱贫,提升组织化水准,扶持那些带动穷苦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相关经济实体。文章以西部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困境及其深刻原因,在多层次目标的科学指引下,积极探索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形式,同时从地方相关机构的重点引领和有限干预相融合、行产业项目要先示范再进行推广、实事求是科学的发展形式、要重视做好配套服务工作、重视改造优化传统种植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西部贫困地区 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惠
在众多的扶贫举措中,产业扶贫被认为是一种治本之策。然而,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乡村产业扶贫就开始出现“援助疲倦”问题,尤其是产业推进与贫困农户发展之间的抽象对立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此一来,容易引致贫困农户陷入“福利陷阱”,导致内生性脱贫能力的匮乏,不利于从被动的结果扶持向主动的起点预防转变。因此,应逐步将产业扶贫对贫困农户的最大效用从增收转化为赋能,从能力提高维度来解析产业扶贫的减贫效应。
关键词:
产业扶贫 贫困农户 能力 测度 赋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李海月
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必须深入分析并结合深度贫困县在金融扶贫顶层设计和金融扶贫发展经济性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切实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扶贫攻坚制度保障,激发乡村脱贫内生动力等措施,构建农村脱贫长效机制,才能切实将扶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
关键词:
深度贫困 金融 特殊性 脱贫 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