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9)
2023(13975)
2022(11691)
2021(11115)
2020(9347)
2019(21036)
2018(20831)
2017(39421)
2016(20816)
2015(23393)
2014(23353)
2013(22336)
2012(20099)
2011(17683)
2010(17646)
2009(16105)
2008(15675)
2007(13840)
2006(11647)
2005(10356)
作者
(56512)
(47289)
(47069)
(44765)
(29885)
(22358)
(21362)
(18364)
(18046)
(16598)
(16077)
(16025)
(14945)
(14664)
(14617)
(14587)
(13996)
(13697)
(13597)
(13528)
(11495)
(11471)
(11337)
(10892)
(10481)
(10450)
(10440)
(10252)
(9383)
(9269)
学科
(76769)
经济(76632)
管理(65214)
(60016)
(49866)
企业(49866)
方法(35734)
数学(30438)
数学方法(29986)
(25272)
(23015)
(21415)
中国(21060)
业经(18595)
(16065)
(15871)
(15868)
银行(15840)
理论(15708)
(15552)
农业(15498)
财务(15494)
财务管理(15449)
(15089)
(15008)
金融(15001)
企业财务(14649)
(12931)
贸易(12926)
地方(12770)
机构
大学(286134)
学院(285496)
(114876)
经济(112431)
管理(111675)
理学(96431)
理学院(95481)
管理学(93792)
管理学院(93251)
研究(89612)
中国(70049)
(58862)
(58405)
科学(52173)
财经(46102)
中心(43498)
(42449)
(42363)
(42362)
(41921)
业大(40382)
研究所(38141)
经济学(36426)
(36196)
师范(35767)
北京(35713)
财经大学(34559)
(33599)
(33261)
农业(33018)
基金
项目(197426)
科学(157042)
研究(147550)
基金(144593)
(125241)
国家(124182)
科学基金(108177)
社会(95256)
社会科(90292)
社会科学(90274)
(76912)
基金项目(76092)
教育(69412)
自然(68370)
自然科(66829)
自然科学(66807)
自然科学基金(65602)
(64525)
编号(59757)
资助(57718)
成果(48901)
(44654)
重点(44549)
(42033)
(41664)
课题(41351)
(41133)
国家社会(40211)
创新(39296)
教育部(39195)
期刊
(122722)
经济(122722)
研究(81828)
中国(57413)
(48788)
学报(42717)
管理(42443)
科学(38706)
(38483)
大学(34287)
教育(33475)
学学(32427)
(27514)
金融(27514)
技术(26719)
农业(25832)
财经(23335)
业经(20192)
(20040)
经济研究(19341)
问题(15988)
(14186)
理论(13679)
财会(13529)
科技(13047)
(12683)
会计(12466)
技术经济(12360)
实践(12343)
(12343)
共检索到417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付胜南  
党和政府在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属地监督、专项巡视监督、职能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监督力量,构建了与脱贫攻坚责任制相配套的覆盖省市县乡村全层级、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体制内外全方位的扶贫监督体系。但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可知,现有扶贫监督体系存在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信息使用效率相对不高、监督主体激励相对不相容等问题。因此,亟需从有效整合基层监督资源、实现扶贫监督信息共享、优化扶贫监督激励机制等层面完善扶贫监督体系,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制优化路径提供个案探索。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万振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崇高事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雪  殷雪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治贫治愚的根本之策,是我国整个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分别从扶贫对象的识别、资源投入、教育扶贫的产出以及成效4个方面建立一套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以算例的形式说明模型的用法。以期能够为我国现阶段精准教育扶贫的评价和监督工作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玉华  
精准扶贫政策在我国推行了数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基于精准扶贫视域,加强教育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管理工作,是保障专款专用的关键。文章主要围绕"精准扶贫视域下教育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机制优化"这一主题展开探索,旨在寻找到促进教育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出审计监督的职能,让专项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能够顺利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锐  眭睦  吴比  
本文基于新时期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利用动态贫困理论分析了精确瞄准贫困人口、精确帮扶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机制,提出针对不同贫困动态类型的贫困农户进行动态识别,为其提供相适宜的、精细化的帮扶政策;针对当前非贫困但贫困脆弱性较高的群体,应完善风险防范和社会保障机制,阻止其返贫;建立针对贫困人口的动态追踪和退出机制,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在巩固扶贫成果的同时实现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精准扶贫效率,发展和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按期实现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檀学文  
自从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来,中国扶贫体制机制经历了快速创新和转型,2016年以来大范围地进入实践操作。目前,精准扶贫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合力攻坚、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及广泛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机制被概括为六个方面,分别致力于解决精准性问题和(或)攻坚克难问题。对照脱贫攻坚需要,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与现实需要还有诸多脱节、不适和不完善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而从修补现行贫困识别机制、落实和强化县为主体的脱贫责任制、理顺和完善脱贫机制、保障直接扶贫开发人力投入、补偿相对贫困群体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檀学文  
自从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来,中国扶贫体制机制经历了快速创新和转型,2016年以来大范围地进入实践操作。目前,精准扶贫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合力攻坚、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及广泛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机制被概括为六个方面,分别致力于解决精准性问题和(或)攻坚克难问题。对照脱贫攻坚需要,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与现实需要还有诸多脱节、不适和不完善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而从修补现行贫困识别机制、落实和强化县为主体的脱贫责任制、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眭海霞  陈俊江  董亮  
农村公共服务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助推器,是衡量精准扶贫成效的重要标准。本文以成都为例,系统研究了村级公共服务改革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教卫事业、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治理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应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以投入机制、供给决策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管理和监督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机制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宫留记  
在扶贫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效率,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在各地扶贫实践中也出现了市场力量被滥用、误用的现象。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新思路:通过制订《扶贫法》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市场化扶贫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区分和考察新旧两种市场化扶贫模式"精准性"差异,首次对近年来的一些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发现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2020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道分水岭。从现在到2020年之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20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之后,减贫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相对贫困、散点贫困、偶发贫困、能力贫困、代际贫困和精神贫困成为新时期治理贫困的重点,新时期扶贫工作应从精准扶贫向综合减贫转型。为此,我们建议以实现"一同两融三感受"为目标,通过建立贫困标准动态调整、城乡减贫联动、扶贫社保融合、减贫良性互动"四项机制",提升贫困对象稳定增收、市场竞争、融入社会、抵御风险、自我觉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2020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道分水岭。从现在到2020年之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20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之后,减贫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相对贫困、散点贫困、偶发贫困、能力贫困、代际贫困和精神贫困成为新时期治理贫困的重点,新时期扶贫工作应从精准扶贫向综合减贫转型。为此,我们建议以实现"一同两融三感受"为目标,通过建立贫困标准动态调整、城乡减贫联动、扶贫社保融合、减贫良性互动"四项机制",提升贫困对象稳定增收、市场竞争、融入社会、抵御风险、自我觉醒"五项能力",采取"三步走"战略,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前,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综合减贫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史慧敏  石买红  
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目前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扶贫项目立项事前审核机制,扶贫项目实施事中监督机制执行不力,事后审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利用新兴的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做到事前参与立项咨询审计,事中实时联网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审计,推进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更加有效地监督扶贫资金去向的真实性,切实将扶贫项目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史慧敏  石买红  
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目前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扶贫项目立项事前审核机制,扶贫项目实施事中监督机制执行不力,事后审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利用新兴的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做到事前参与立项咨询审计,事中实时联网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审计,推进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更加有效地监督扶贫资金去向的真实性,切实将扶贫项目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史慧敏  石买红  
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目前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扶贫项目立项事前审核机制,扶贫项目实施事中监督机制执行不力,事后审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利用新兴的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做到事前参与立项咨询审计,事中实时联网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审计,推进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更加有效地监督扶贫资金去向的真实性,切实将扶贫项目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俊瑞   曹泽勇   宋沛欣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精准扶贫体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然而,企业并购情境下的业绩承诺可能诱发甚至加剧管理层追求短期业绩达标。本文以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并购业绩承诺对企业精准扶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签订并购业绩承诺会通过增加业绩压力和代理成本显著抑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机构投资者、媒体和分析师等外部监督主体对两者关系具有非对称的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报道会缓解业绩承诺的负面影响,而分析师关注则会加剧这一负向关系。此外,“虚高”与“非虚高”业绩承诺均会抑制企业精准扶贫,企业产权性质、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对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本文对完善业绩承诺监管、改善企业精准扶贫以及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