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7)
2023(6271)
2022(5018)
2021(5077)
2020(3678)
2019(8535)
2018(8308)
2017(15006)
2016(8086)
2015(8945)
2014(8599)
2013(8260)
2012(7616)
2011(6577)
2010(6447)
2009(5720)
2008(5571)
2007(4811)
2006(4231)
2005(3581)
作者
(20077)
(16940)
(16514)
(15954)
(10718)
(8066)
(7734)
(6551)
(6427)
(5972)
(5804)
(5629)
(5263)
(5163)
(5139)
(4983)
(4977)
(4949)
(4821)
(4791)
(4088)
(4078)
(4045)
(3924)
(3843)
(3781)
(3775)
(3765)
(3385)
(3330)
学科
(25797)
经济(25755)
(20236)
管理(19197)
(14356)
(13014)
企业(13014)
农业(10870)
地方(9378)
中国(8703)
业经(7669)
方法(7071)
(6926)
数学(5854)
数学方法(5720)
理论(5702)
(5657)
收入(5495)
教学(5328)
教育(5106)
环境(4675)
分配(4580)
(4533)
(4204)
(4188)
贸易(4181)
(4134)
银行(4134)
(4028)
(4001)
机构
学院(101016)
大学(97366)
管理(35643)
(35091)
经济(34029)
研究(33022)
理学(30110)
理学院(29706)
管理学(29167)
管理学院(28973)
中国(25898)
(20900)
科学(20010)
(18065)
(16759)
(16759)
师范(16628)
中心(16593)
(15485)
(15197)
(14075)
业大(13980)
研究所(13598)
财经(13546)
师范大学(13277)
北京(13064)
技术(12911)
(12842)
职业(12212)
(12119)
基金
项目(68800)
研究(56970)
科学(53413)
基金(46025)
(39156)
国家(38673)
社会(33960)
科学基金(32965)
社会科(31833)
社会科学(31827)
(29023)
教育(27313)
编号(25768)
基金项目(24587)
(23618)
成果(21571)
自然(19159)
课题(18618)
自然科(18597)
自然科学(18595)
自然科学基金(18217)
资助(17122)
(16578)
(16048)
重点(15657)
项目编号(14781)
(14762)
(14687)
(14556)
规划(14181)
期刊
(43858)
经济(43858)
研究(30756)
中国(25331)
教育(20211)
(15937)
(14936)
科学(12592)
学报(12536)
管理(12376)
技术(11072)
农业(10847)
大学(10245)
(9329)
金融(9329)
学学(9192)
业经(8723)
职业(7367)
图书(6552)
问题(6082)
(6024)
经济研究(5869)
财经(5831)
资源(5688)
(5580)
(5404)
技术教育(5226)
职业技术(5226)
职业技术教育(5226)
(5065)
共检索到157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忆南  汪恭礼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和贫困区域环境,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帮扶和管理的脱贫方式。本文结合安徽扶贫做法与特点,分析了精准扶贫实践和操作中面临的困境,并对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等环节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以西南地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精准扶贫实践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问题,并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对偏离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从精准识别来看,横截面识别、标准化、僵化的指标与村民生活的动态变化、村庄现实的不规则性以及村庄道义相偏离;而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偏离主要表现为扶贫资源投入的内卷化和人力投入的内卷化。研究从基层治理的角度阐释了精准扶贫实践偏离的原因。在村庄层面,精准识别的"去政治化",即未能形成对大多数村民的政治动员,是导致实践偏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县、乡层面,精准扶贫实践中"行政吸纳政治"的逻辑也是实践偏离的影响因素,以专业化、标准化为特征的技术治理、将"树典型"作为目的而非手段、事本主义逻辑,都是构成精准扶贫内卷化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克州  王娟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准扶贫成为"2016年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民银行的征信工作具有社会性、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中有着广阔的作为空间。基于征信的视角,探讨助推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可能产生的效应,以期能更加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的作用,保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见实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钊  
本文在阐述金融扶贫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金融扶贫的理念、支持方向、切入点和路径选择,指出要围绕贫困地区信用供给不足,重点解决好信息对称与信用增进问题。归纳提炼了近年来金融扶贫实践形成的"地方政府+人民银行+主办银行+特色保险+市场主体+贫困农户""六位一体"的金融扶贫运行机制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贫困户创业、贫困家庭助学"等五大金融扶贫支持模式,客观分析了金融扶贫面临的诸如激励约束不到位、风险补偿不足、政策落地难、贷款贴息不切实际等难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尘永魁  
一、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近几年,我国在扶贫工作模式上创新推出项目直贷、资金互助、"银行+企业+贫困户"等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本文选取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推广可行性的三种扶贫模式进行重点分析。(一)"担保公司+贷款对象"模式——甘肃"双联惠农贷"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农村贫困面广,农民收入来源匮乏,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弱势地位十分突出。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百姓脱贫致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在全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即将实现,我国的扶贫脱贫攻坚战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随着新的扶贫策略的调整,精准扶贫成为新战略,如何进一步探索出更好更多更切合的扶贫脱贫道路和模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新课题。在回顾我国治理贫困的历史的同时,探讨了贫困问题的标准界定,并研究了在未来消除贫困的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创新的必要性。结合甘肃陇南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取得的有效成果和摸索出的新路径和模式,为进一步的精准扶贫工作带来启示与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在全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即将实现,我国的扶贫脱贫攻坚战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随着新的扶贫策略的调整,精准扶贫成为新战略,如何进一步探索出更好更多更切合的扶贫脱贫道路和模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新课题。在回顾我国治理贫困的历史的同时,探讨了贫困问题的标准界定,并研究了在未来消除贫困的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创新的必要性。结合甘肃陇南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取得的有效成果和摸索出的新路径和模式,为进一步的精准扶贫工作带来启示与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力  倪修凤  宋俊秀  
文章基于2003-2015年样本数据,结合精准扶贫内涵,构建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四个维度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及12个县域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多维评价,并依据隶属度判断级别,为加快该地区脱贫攻坚步伐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绩效整体呈现出波动中逐渐上升趋势;第二,各县域精准扶贫绩效差异较为明显,空间上大体呈现中部较好、边缘一般的分布格局;第三,各维度绩效差异性较大,经济发展、生产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先存  汪卉卉  
第三方评估是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精准扶贫成效引入第三方评估,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文章在客观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扶贫模式的演进,阐释第三方评估的现实性与必要性、介绍目前我国第三方评估流程和内容的同时,基于安徽省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实践,理性地反思了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实践中的困惑,并探索了完善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的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产扶贫模式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资产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对地区致贫原因的精准瞄准实现了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整体发展。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实施,参与试点的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得以推进,实现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倬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扶贫工作面临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文章对扶贫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扶贫工作聚焦精准发力,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帮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星  
1.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既要从发展全局出发,加强总体谋划,在战略和规划层面对区域扶贫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明确区域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总体方案;又要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发挥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赋予地方和基层的试验空间,允许微观层面的政策创新,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领域和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磊  
文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选取认知、经济、扶贫三大系统,通过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AHP法,建构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认知系统和扶贫系统所占权重较高。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环境和相应扶贫政策开展。(2)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样,生态知识和政府政策影响显著。总之,要发展安徽省的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资源优势和扶贫政策,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完成脱贫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