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1)
- 2023(8014)
- 2022(6598)
- 2021(6137)
- 2020(4806)
- 2019(10537)
- 2018(10130)
- 2017(18254)
- 2016(10071)
- 2015(10887)
- 2014(10952)
- 2013(10208)
- 2012(9260)
- 2011(8202)
- 2010(8211)
- 2009(7408)
- 2008(7255)
- 2007(6671)
- 2006(5734)
- 2005(4999)
- 学科
- 济(33830)
- 经济(33777)
- 管理(26406)
- 业(26276)
- 企(18117)
- 企业(18117)
- 农(15865)
- 方法(12936)
- 农业(11286)
- 中国(11080)
- 数学(11019)
- 数学方法(10866)
- 制(9433)
- 财(9412)
- 业经(9268)
- 体(8277)
- 学(8268)
- 地方(7875)
- 理论(6896)
- 教育(6399)
- 银(6375)
- 环境(6350)
- 银行(6345)
- 融(6129)
- 金融(6122)
- 行(6114)
- 收入(5986)
- 划(5659)
- 体制(5409)
- 贸(5355)
- 机构
- 学院(137445)
- 大学(134855)
- 济(50789)
- 经济(49546)
- 管理(49448)
- 研究(48357)
- 理学(42630)
- 理学院(42100)
- 管理学(41295)
- 管理学院(41022)
- 中国(35385)
- 科学(30270)
- 京(28386)
- 农(28151)
- 财(24815)
- 所(24016)
- 业大(23115)
- 中心(22326)
- 农业(22060)
- 研究所(21964)
- 江(21508)
- 范(19465)
- 师范(19210)
- 财经(19170)
- 院(18046)
- 北京(17351)
- 经(17349)
- 技术(17253)
- 州(16766)
- 省(15450)
- 基金
- 项目(96843)
- 科学(75792)
- 研究(72588)
- 基金(68042)
- 家(60495)
- 国家(59904)
- 科学基金(50294)
- 社会(45708)
- 社会科(43159)
- 社会科学(43145)
- 省(39915)
- 基金项目(35834)
- 教育(33991)
- 划(33182)
- 自然(30764)
- 编号(30193)
- 自然科(30013)
- 自然科学(30004)
- 自然科学基金(29465)
- 资助(25968)
- 成果(25230)
- 重点(22478)
- 课题(22048)
- 发(21804)
- 部(20760)
- 创(20540)
- 国家社会(19165)
- 创新(19145)
- 制(18570)
- 项目编号(18232)
共检索到204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顽强 王文彬
举全国之力开展精准扶贫,业已成为当前农村建设发展的重点工作。但从全局看,精准扶贫中仍存在政策消解现象增多、项目制扶贫的负面效应凸显、脱贫主体面临短缺与流失的挑战以及区域协同合作比较匮乏等碎片化难题。破解当前困局,需要尽快聚焦精准扶贫的元要素,既要大力联合脱贫主体,积极构建扶贫产业,同时也要促进扶贫政策耦合,加速区域协同扶贫。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一方面,通过整体培育脱贫主体与人才,并以资源整合促进扶贫产业发展,为精准扶贫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政策合并构建扶贫政策圈,同时统筹扶贫的区域合作治理,为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新时代 精准扶贫 实践困境 反贫困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代蕊华 于璇
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而目前教育精准扶贫在思维理念、制度建设、扶贫方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为此,亟需转变教育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法律制度体系;提升关键环节成效,建构精准化的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核心主体作用,构筑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格局,从而突破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困境,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治理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志胜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村官违纪行为,侵蚀了执政党和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削弱了村"两委"的公信力,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阻碍了国家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村官违纪问题的产生,既有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外界监督不力、村民自治"失灵"以及农村社会人情规则等客观原因。因而,预防和遏制村官违纪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活化教育,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又应立体监督,确保村官权力的正确运用;既要"硬化"制度,规范村官行为,又应严查重惩,增加村官违纪行为的成本,积极预防村官违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村官违纪 生成机理 治理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志胜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村官违纪行为,侵蚀了执政党和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削弱了村"两委"的公信力,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阻碍了国家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村官违纪问题的产生,既有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外界监督不力、村民自治"失灵"以及农村社会人情规则等客观原因。因而,预防和遏制村官违纪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活化教育,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又应立体监督,确保村官权力的正确运用;既要"硬化"制度,规范村官行为,又应严查重惩,增加村官违纪行为的成本,积极预防村官违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村官违纪 生成机理 治理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段从宇 伊继东
教育精准扶贫是一种针对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增值、思想观念塑造、生产技能提升的综合性教育治贫活动,属于教育活动和教育固有功能在扶贫领域的延伸与拓展。教育精准扶贫内含主体、客体、中介三个基本要素,以教育治贫活动的内容构成和活动方式为中介,教育精准扶贫在贫困对象和精准教育治贫主体间形成了有机衔接。教育精准扶贫的系统推进,需要横向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纵向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的统筹和协调互补,构建集"扫盲脱盲识字教育、知识文化素养锻造、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全纳式教育精准扶贫"体系。
关键词:
教育精准扶贫 内涵 要素 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上海分局余新华2019年9月2日来稿指出,农业银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应进一步聚焦以下"九个更加精准"。一是认识上更加精准。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政治意义,克服金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发挥农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深度贫困地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倬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扶贫工作面临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文章对扶贫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扶贫工作聚焦精准发力,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帮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星
1.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既要从发展全局出发,加强总体谋划,在战略和规划层面对区域扶贫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明确区域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总体方案;又要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发挥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赋予地方和基层的试验空间,允许微观层面的政策创新,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领域和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相结合 适度竞争 内源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杰
主持人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问题非常重视。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他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谈到扶贫,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于指导我国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引和要求。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贫困地区大部分已经改变面貌,群众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但同时,我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军
随着后脱贫时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战略进一步的优化升级,职教集团在巩固深化扶贫成果、构建减贫防贫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作用优势日益凸显。反思当下职教集团接续扶贫工作在研究深度、顶层设计及实践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把握职教公益性内涵,明确巩固深化扶贫成果的方向要义;做好扶贫整体性规划,聚合多元巩固深化扶贫成果;回归教育扶贫语境,深化内涵式接续帮扶"等行动路径,实现集团发展与减贫防贫的有机融合,促进提升减贫防贫效能,为后脱贫时代教育减贫防贫持续发力贡献职教力量。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职教集团 扶贫成果 产教融合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唐常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等六大特征。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发展的动态性和贫困成因的多源性,决定了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大了贫困治理难度,产生了新的贫困治理诉求。贫困治理需要围绕"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的治理重心,以"攻心"为上,克服贫困治理碎片化、重塑整体性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摒弃运动式治理、建立制度性治理体系,实施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轮驱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出台"贫困治理法",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克服"穷人心态",扩展相对贫困者"带宽",矫正个体失灵,消除代际贫困,实现贫困的最优化治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彦飞 陈雅
文章分析了文化服务贫困地区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服务方式、公民文化权利意识以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资源建设与布局要素、服务要素、文化治理主体与政策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协同扶贫途径,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网络全覆盖与分层推进、重点突破与分类扶持。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 精准扶贫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事关国家"四个全面"战略落实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却面临着农民缺位、政府越位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究其根源,在于农村扶贫中没有树立协同治理理念。一方面,农村人才过度外流,脱贫主体不足;另一方面,在扶贫中,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协商合作,导致现行脱贫机制难以满足农村精准扶贫要求。因此,应该通过培育农村脱贫主体,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重塑农村脱贫治理机制,来优化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娉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做出了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辽宁省辽阳市聚焦精准扶贫,做出明确的部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困难,应该迎难而上,助力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扶贫 小康 辽宁辽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