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1)
- 2023(4084)
- 2022(3438)
- 2021(3357)
- 2020(2896)
- 2019(6875)
- 2018(6210)
- 2017(11073)
- 2016(5770)
- 2015(6066)
- 2014(5671)
- 2013(5619)
- 2012(5392)
- 2011(5035)
- 2010(5213)
- 2009(4828)
- 2008(5004)
- 2007(4480)
- 2006(4182)
- 2005(3942)
- 学科
- 济(24010)
- 经济(23975)
- 业(14338)
- 管理(13291)
- 农(9380)
- 企(8787)
- 企业(8787)
- 中国(7424)
- 农业(7354)
- 学(6736)
- 方法(6703)
- 财(5963)
- 数学(5479)
- 地方(5366)
- 数学方法(5315)
- 收入(5266)
- 关系(4549)
- 分配(4335)
- 业经(4293)
- 融(4208)
- 金融(4208)
- 制(4139)
- 教育(3953)
- 理论(3878)
- 贸(3730)
- 贸易(3724)
- 银(3645)
- 银行(3638)
- 易(3608)
- 行(3510)
- 机构
- 大学(79951)
- 学院(76081)
- 研究(32296)
- 济(32154)
- 经济(31483)
- 管理(25779)
- 中国(24310)
- 理学(21457)
- 理学院(21137)
- 管理学(20626)
- 管理学院(20464)
- 京(18287)
- 科学(18211)
- 所(16663)
- 财(16576)
- 研究所(14676)
- 中心(13998)
- 农(13781)
- 江(12848)
- 范(12563)
- 师范(12453)
- 财经(12189)
- 院(12060)
- 北京(12041)
- 经(11121)
- 业大(11087)
- 师范大学(10360)
- 农业(10283)
- 经济学(10044)
- 州(9923)
- 基金
- 项目(49386)
- 科学(38899)
- 研究(37439)
- 基金(36089)
- 家(32148)
- 国家(31843)
- 科学基金(26286)
- 社会(24123)
- 社会科(22775)
- 社会科学(22769)
- 基金项目(18222)
- 省(17893)
- 教育(17471)
- 自然(15821)
- 划(15748)
- 自然科(15454)
- 自然科学(15451)
- 自然科学基金(15170)
- 编号(14959)
- 资助(14470)
- 成果(13593)
- 重点(11677)
- 部(11204)
- 课题(10927)
- 发(10706)
- 国家社会(10511)
- 性(9890)
- 教育部(9763)
- 创(9535)
- 大学(9432)
共检索到134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映平 贺立龙
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观点,在对贫困成因与脱贫方式的理论解析中,为精准扶贫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学术史的注角。在贫困研究对象探究上,体现了从区域到人的微观化;在贫困本质与成因分析中,体现了从收入到能力的内生性;在脱贫导向选择上,体现了普惠与精准的动态均衡;在贫困陷阱的破解路径上,注重权利与机会的创造。森的贫困观中的精准扶贫观点,为精准扶贫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探究视角与思想素养,也为新时期精准扶贫政策设计提供了理论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敏华
在人们迈入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贫穷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如何扶贫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担任指导并由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等诸多专家参与讨论并提供建议的课题组,研究了如何帮助穷人管理风险的问题。现将其观点以第一人称扼要介绍如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平花
减贫理论的发展、致贫认识的深化和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减贫模式由开发式扶贫模式向参与式治理模式转变。而教育发展不仅是参与式贫困治理实施的前提保障,也是参与式贫困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影响因子。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我国存在农村终身教育、扶贫教育环节薄弱、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尚未建立精准教育扶贫的推进机制等问题。因此,应积极构建参与式贫困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扶贫资源分配制度,转变教育扶贫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和发展教育扶贫机构及平台。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精准扶贫 参与式治理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平花
减贫理论的发展、致贫认识的深化和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减贫模式由开发式扶贫模式向参与式治理模式转变。而教育发展不仅是参与式贫困治理实施的前提保障,也是参与式贫困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影响因子。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我国存在农村终身教育、扶贫教育环节薄弱、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尚未建立精准教育扶贫的推进机制等问题。因此,应积极构建参与式贫困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扶贫资源分配制度,转变教育扶贫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和发展教育扶贫机构及平台。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精准扶贫 参与式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广利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态度是存在矛盾的:既有儒家"富而教之"的反贫困理论,也存在道家及法家思想对于贫困有意无意间的"制造"。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以及长期小农经济下的物质贫困,造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脱贫攻坚中的阻碍因素。精准扶贫,既需要汲取传统反贫困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更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探索完善基层文化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
贫困观 贫困文化 精准扶贫 文化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在对贫困问题的界定方法中,客观主义的收入方法和主观主义的效用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缺陷。阿马蒂亚·森认为,通过功能性活动和可行能力的方法,能够克服收入方法和主观效用方法的不足,认识到贫困中的可行能力缺失与脱贫的能力发展问题。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我国当前消除深度贫困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有助于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瞄准机制与施策成本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命题。精准扶贫不仅是一种战略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学思想,可理解为通过制度供给、政策帮扶与物质支援,推动穷人主动"脱贫",跳出"异质性贫困陷阱"。精准扶贫作为一场扶贫模式革命,不是预算限制下的被动选择,而是为了摆脱僵化低效、政绩导向、救济性质的扶贫模式窠臼,追求发展脱贫、精准脱贫、高效扶贫的主动创新。只有瞄准不同贫困人口的"致贫机理及脱贫需求",进行长效施策与赋能,才能"拔除穷根"。精准扶贫效率,取决于"瞄准精度""政策效力"与"执行成本"。现实中的"瞄而不准"或施策低效,往往是因为"外在扶贫"与"内生脱贫"未能实现功能耦合。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应提升扶贫供给与脱贫需求契合度,做到精准;弱化救济、强化赋能,规避扶贫"福利陷阱";激发贫困人口的市场活力与自生能力,使之融入地区现代化、市场化进程,最终实现内生发展脱贫和生计可持续。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异质性贫困陷阱 瞄准 施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雪 钟金萍 潘明清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本文使用CHNS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饮用水、燃料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仅考虑单一的收入维度贫困和多维贫困时识别贫困户差别,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视角下,仅考虑收入维度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有效覆盖率仅为12.09%,瞄准效率较低;属于多维贫困户而非收入贫困户的漏出率达到87.91%,属于收入贫困户而非多维贫困户的误评率达到43.03%,因此,从单一收入维度向多维贫困识别方式转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就贫困户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对贫困人口的漏出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贫困人口的误评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瞄准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明 石笑贤 严玲玉
探究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分异结构,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综合评价体系,并借助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和Arc GIS地理信息软件,测算出环京津贫困带的三维度系统空间分异地图,分析结果发现:环京津贫困带27个县的空间贫困分异显著;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的贫困叠加会削弱或加重综合贫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精准扶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调控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的贡献度都排在前三位,但健康对于长期贫困人口的贡献度要明显高于暂时贫困;第三,总体看来,农村的多维贫困程度不仅高于城市,而且很多指标的贫困持续时间也要高于城市;第四,从四大区域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长期多维贫困程度要高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结构分解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