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5)
2023(14296)
2022(12021)
2021(11310)
2020(9469)
2019(21521)
2018(20911)
2017(40976)
2016(21519)
2015(23511)
2014(23227)
2013(22661)
2012(20386)
2011(17904)
2010(17665)
2009(15817)
2008(15437)
2007(13231)
2006(11063)
2005(9578)
作者
(56882)
(47603)
(46962)
(45104)
(30352)
(22760)
(21521)
(18418)
(17953)
(16944)
(16035)
(15873)
(14951)
(14673)
(14643)
(14583)
(14072)
(13981)
(13675)
(13538)
(11458)
(11413)
(11388)
(10945)
(10792)
(10621)
(10369)
(10087)
(9372)
(9333)
学科
(83456)
经济(83352)
(63636)
管理(63220)
(49944)
企业(49944)
方法(41593)
数学(37324)
数学方法(36807)
(28440)
(26233)
中国(23044)
(20339)
贸易(20335)
(19957)
农业(18352)
业经(17867)
(15986)
财务(15937)
财务管理(15904)
(15267)
企业财务(15128)
(14993)
地方(14896)
(13619)
技术(13547)
收入(13425)
(13009)
银行(12999)
(12958)
机构
学院(292003)
大学(290968)
(126445)
经济(124137)
管理(117854)
理学(103319)
理学院(102291)
管理学(100525)
管理学院(99962)
研究(93132)
中国(70246)
(60570)
(57935)
科学(53630)
财经(48470)
中心(44434)
(44431)
(44225)
(42796)
(41631)
经济学(40701)
业大(40238)
研究所(40084)
经济学院(37157)
(37132)
师范(36806)
财经大学(36426)
北京(35323)
(34347)
农业(33264)
基金
项目(206020)
科学(165719)
基金(154243)
研究(152164)
(133571)
国家(132450)
科学基金(116072)
社会(100814)
社会科(95813)
社会科学(95794)
基金项目(80800)
(78390)
自然(74182)
自然科(72589)
自然科学(72571)
自然科学基金(71292)
教育(70842)
(66345)
资助(62918)
编号(60114)
成果(47925)
(47319)
重点(45919)
(43738)
(43380)
国家社会(43245)
教育部(41653)
人文(40840)
课题(40735)
创新(40516)
期刊
(126075)
经济(126075)
研究(84509)
中国(50585)
(47237)
管理(41876)
学报(40536)
科学(39591)
(37782)
大学(32433)
学学(30801)
教育(28537)
(26816)
金融(26816)
农业(25941)
技术(25208)
财经(23421)
经济研究(22091)
业经(21301)
(20163)
问题(17153)
(15825)
统计(15031)
技术经济(13907)
(13858)
(13397)
(13159)
理论(12968)
商业(12845)
国际(12743)
共检索到41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曾永明   张利国  
作为人类一次大规模的准自然实验,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其政策效应和历史经验需要深入总结。跳出仅聚焦精准扶贫政策效应“显性价值”的传统视角,从更广阔的视域来审视其可能带来的“隐性价值”,评估其“看不见的效应”。基于对脱贫县非贫困户外出流动人口这一非政策群体可能是外溢对象的观察,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其收入的外溢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对外流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收入溢出效应。群体异质性研究发现,这种外溢存在“马太效应”,高收入流动人口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流入地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获得的外溢效应最小;流出地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家处于村庄或乡镇的人口具有显著的收入溢出效应,而县城及以上区域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外溢效应可以通过同群影响、东西部地区协作、公共服务完善等渠道产生作用。因此,未来乡村振兴过程中应继续优化传承精神扶贫、区域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贫困治理方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全红  周强  
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科学估计该政策对我国贫困人口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两期数据,以贫困线为断点,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在家庭纯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家庭人均消费、生活改善和外出务工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家庭的纯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水平,降低了人均消费支出和外出务工比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更好的贫困人口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表明精准扶贫的政策影响具有异质性。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时要对因病致贫家庭予以特别关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志龙  王陶涛  
社会资本参与精准扶贫有利于构建我国全方位扶贫脱贫合力。利用河南省182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构建有序Probit选择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参与精准扶贫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参与精准扶贫对行政村农业结构、农村治理结构的改善及农民能力、生活合作意识、可持续发展势头等的增强均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采取加大对社会资本在贫困地区投资的支持力度、构建社会资本参与精准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扶贫资源投送的组织模式等措施,以更有效地发挥社会资本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李美佳  王晨  
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是近年来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基于2013年和2015年针对江苏省"扶贫到户"政策影响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对精准扶贫的脱贫效应,对贫困户经济活动、收入和消费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可并无证据表明明显促进贫困户收入和消费增长。但分组分析发现,精准扶贫对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的真正贫困人群有一定的收入消费增长效应。精准扶贫脱贫效应明显,但提高贫困户收入消费水平和改善其生活状况的作用需要强化,瞄准性偏差、帮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王晶晶  
在后精准扶贫时期,基层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新样态:贫困户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隐性维度仍存在较深的剥夺,尤其是体现在非建档立卡户群体上;在有限扶贫预算和单一基层政治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扶贫资源的分配过程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贫困剥夺是全方位的,表现在维度上各有侧重,微观差异明显。走出贫困治理的新困境需要调整扶贫策略,将多维贫困的理念深入基层农村,关注多维隐性贫困问题,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分类施策;实现扶贫和社会福利计划的有效衔接;优化基层政治考核机制,建立与村庄微观特征相兼容的多维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乡村的贫困治理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倩  雷洋洋  喻忠磊  唐红林  叶文丽  杨新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提升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是防止返贫和实现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生计可持续性视角下系统评估精准扶贫政策效应,可为此提供重要依据。论文构建涵盖生计资本、生计环境和代际发展能力3个维度的扶贫政策效应评估框架,以武陵山区石柱县为案例区,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量化了精准扶贫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分异性。研究表明:(1)精准扶贫使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水平整体提升了20.5%,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环境和代际发展能力分别提升21.3%、23.9%、15.8%,农户生计环境改善更突出,而代际发展能力具有一定时滞性。(2)精准扶贫对生计要素禀赋较好的兼业型农户带动效应更大且显著,其次是务农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脱贫户,而以“输血式”帮扶为主的补贴依赖型农户则被边缘化,加剧了群体间生计可持续性分化。(3)精准扶贫政策效应空间分异性明显。相比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王场镇和黄水镇,精准扶贫对具有区位优势的龙沙镇、贫困程度较深的中益乡的带动效应更大且显著。(4)围绕强化对山区教育与技术投入、对偏远地区资源倾斜以及引导贫困边缘群体治理等方面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研究可为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的匹配性和精准性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深化中国反贫困理论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君平  宁爱照  曲颂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贵州省纳雍县两个贫困村跨期十数年的农户追踪调查数据,从精准扶贫和收入分配效应视角探析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益贫"或"溢富"的特征化事实及其对不同农户群体生计活动的作用。结果表明,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减贫方式虽有一定"漏出效应"和"溢出效应",但其包容性较强,可惠及绝大多数"轻度贫困户"和"中、小富户"。除"极贫户"(最低收入组)和部分"极富户"(最高收入组)外,其间各收入组农户均能从中受益,且收入水平越高,相对受益愈大。不仅如此,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此种减贫效果可持续性较强,无论即期效应抑或时滞效应均很明显,且后者远大于前者。此外,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对农户参与种植、养殖以及本地务工等主要生计活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群体"和"时期"双重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君平  宁爱照  曲颂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贵州省纳雍县两个贫困村跨期十数年的农户追踪调查数据,从精准扶贫和收入分配效应视角探析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益贫"或"溢富"的特征化事实及其对不同农户群体生计活动的作用。结果表明,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减贫方式虽有一定"漏出效应"和"溢出效应",但其包容性较强,可惠及绝大多数"轻度贫困户"和"中、小富户"。除"极贫户"(最低收入组)和部分"极富户"(最高收入组)外,其间各收入组农户均能从中受益,且收入水平越高,相对受益愈大。不仅如此,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此种减贫效果可持续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饶育蕾   陈地强   费哲恒  
【目的】精准扶贫政策总体提升了贫困家庭的绝对福利水平,但其在改善家庭相对福利,如消费相对剥夺的作用尚待讨论,上述问题的解答对现阶段政府帮扶政策如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13—2019中国家庭金融追踪调查(CHFS)数据,首先使用Kakwani指数法计算城市(省份)层面的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其次,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效果;最后,通过消费分类、引入扶贫方式交互项模型以及致贫成因异质性分析检验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靶向影响。【结果】(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降低了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但其经济效果较弱,在经过一系列安慰剂检验与匹配样本回归后结果仍然成立;(2)对消费类型、扶贫方式与致贫成因的进一步分类检验发现,贫困家庭在医疗保障与文教方面的消费相对剥夺因扶贫政策得到明显的减轻。因为保障型的扶贫政策如医疗保障、住房生活帮扶、子女教育帮扶能显著改善贫困家庭的消费福利,而其他发展型帮扶方式未能发现统计效力。【结论】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总体影响较弱,且集中于保障型扶贫政策如医疗帮扶与教育帮扶,未来政府帮扶需要在发展型帮扶上进行增效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哈秀珍  陈小昆  陈海龙  
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设计精准扶贫政策评价方法,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轮调查数据,从收入分项、所属区域和家庭规模等角度展开精准扶贫政策效应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战略显著提升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政策作用下贫困农户的各收入分项呈现非均衡增长;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增收效果显著,但贫困农户自主创收能力不足,增收依赖转移支付;增收效应受家庭规模影响,三口之家收入增幅最大,家庭规模较大不利于发挥精准扶贫的政策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薇  祝伟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成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重点工作,而重中之重则是通过对帮扶政策效果的多维评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本文基于G省B市2015~2017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收集11131户贫困家庭微观追踪数据,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对帮扶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研究发现,现有帮扶政策对贫困户收入和劳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在生活质量、健康等非收入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随着帮扶政策实施的深入,减贫效应在不同维度贫困上均显著体现,其中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减贫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现有帮扶政策在非收入维度的减贫效果表现出一定的普惠性,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金融帮扶政策等具体帮扶措施对贫困户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减贫效果明显且具有针对性,但在改变健康状况的作用较弱。上述多维评估研究为"后脱贫攻坚时代"进一步优化完善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晓冬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监督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一种政策纠偏和反馈机制,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我国扶贫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针对实践中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未能做到全覆盖这一事实,借鉴公共管理学中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形式、事实和价值"三个维度,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三维逻辑框架,提出一种全流程跟踪覆盖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观,以期为我国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中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基洋  张越  
高学历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创新隐性主体,是城市发展不可忽略的一股新生力量。选取201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具有普通高等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等相关数据,运用相关数理和空间模型探究高学历流动人口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高学历流动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能力呈现以上海为核心向周边城市等级扩散的"核心-边缘"格局;高学历流动人口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且区域创新格局复杂,两者在局部空间的集聚模式存在差异;高学历流动人口对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且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薇  
本文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并以家庭为考察对象,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对现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居保)的扶贫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大病冲击下城居保对不同阶层的收入影响及其滞后效应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城居保政策对低收入城镇家庭具有明显的扶贫效果,尤其是对受到大病风险冲击的困难家庭,在避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能够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延续并通过影响家庭教育培训支出和劳动力健康状况还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但其扶贫效果在不同收入家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中高收入参保家庭的影响尤甚,出现了"目标上移"现象,扶贫的精准性与预期存有差距,这为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