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1)
- 2023(9382)
- 2022(8001)
- 2021(7380)
- 2020(6057)
- 2019(13843)
- 2018(13135)
- 2017(25700)
- 2016(13713)
- 2015(14506)
- 2014(14299)
- 2013(13999)
- 2012(12996)
- 2011(11510)
- 2010(11477)
- 2009(10527)
- 2008(10384)
- 2007(9186)
- 2006(8253)
- 2005(7146)
- 学科
- 济(54203)
- 经济(54133)
- 业(42890)
- 管理(39738)
- 企(29200)
- 企业(29200)
- 方法(23921)
- 数学(22075)
- 农(22046)
- 数学方法(21859)
- 财(18810)
- 农业(16403)
- 中国(14996)
- 收入(13385)
- 贸(12404)
- 贸易(12399)
- 易(12138)
- 业经(11594)
- 地方(11261)
- 制(10602)
- 学(10046)
- 银(9735)
- 策(9713)
- 银行(9699)
- 行(9201)
- 务(8983)
- 财务(8964)
- 财务管理(8945)
- 税(8663)
- 企业财务(8488)
- 机构
- 学院(191003)
- 大学(189646)
- 济(85892)
- 经济(84437)
- 管理(75861)
- 理学(66231)
- 研究(66134)
- 理学院(65595)
- 管理学(64634)
- 管理学院(64306)
- 中国(50651)
- 财(40116)
- 农(39555)
- 科学(39479)
- 京(38054)
- 所(33163)
- 业大(31761)
- 财经(31241)
- 农业(31131)
- 中心(30859)
- 研究所(30202)
- 经(28608)
- 江(28305)
- 经济学(26774)
- 经济学院(24531)
- 院(23642)
- 北京(23464)
- 财经大学(23155)
- 范(22992)
- 师范(22660)
- 基金
- 项目(132363)
- 科学(104925)
- 基金(98779)
- 研究(93511)
- 家(88148)
- 国家(87394)
- 科学基金(74451)
- 社会(62519)
- 社会科(59421)
- 社会科学(59410)
- 基金项目(51813)
- 省(50465)
- 自然(48334)
- 自然科(47284)
- 自然科学(47269)
- 自然科学基金(46493)
- 划(42954)
- 教育(41749)
- 资助(39847)
- 编号(36507)
- 重点(29652)
- 部(29606)
- 成果(28868)
- 发(28860)
- 创(27567)
- 国家社会(27004)
- 创新(25845)
- 科研(25514)
- 教育部(25277)
- 人文(24760)
共检索到279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宏亮 张佳
基于2018年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剖析精准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户的家庭纯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在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各项收入增长的效果有所差异。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在建档立卡户样本中,房屋政策、产业帮扶政策、转移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收入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且农户享受多元化精准扶贫政策更有利于家庭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房屋政策、产业帮扶政策、转移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对一般户、低保户、五保户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农户收入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志雄 王娟 丁士军 张银银
在精准脱贫考核评估过程中,脱贫认同是衡量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已脱贫农户的脱贫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脱贫程序规范性、家庭发展能力、脱贫公平感和脱贫成效满意度均对已脱贫户的脱贫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县、村、户不同层面的脱贫考核评估中,应重视脱贫认同这一主观性指标;在脱贫客观标准上,应重视家庭发展能力考核指标的构建,对发展后劲不足但收入暂时达到脱贫线的农户不应强制脱贫,对"硬伤户"的剔除标准应充分考虑农户自身发展能力问题,还应特别关注"因病致贫"农户的长期发展能力问题;精准脱贫不仅要通过鼓励农户参与以体现互动性公平,更要理顺精准管理的体制机制,以体现脱贫考核的过程公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认同 贫困户 参与式扶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树卓 高宏伟 彭徽
在贫困的精准治理中,农村反贫困政策创新的合法性值得关注。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归纳,构建了农村政策创新的合法性评价框架。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为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反贫困政策创新的合法性评价维度和结构。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再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最终获得2个二阶因子8个一阶因子的测量量表。本文为新时期的政策治理"重心下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慧 刘爽 郑风田
本文以甘肃、陕西、山西、江西、四川五个中西部省份农户与村级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检验了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档立卡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转移支付性收入,但是对贫困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转移就业收入的增收作用不明显。这一结论说明建档立卡政策虽然有助于国家扶贫资源向贫困户流动,但主要体现为直接的转移支付,并没有提升农户自身的发展能力,因而未能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第一,扶贫资金主要被用于改善外部环境的普惠性项目,对促进贫困户内部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特惠性项目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贫困户对"造血式"扶贫项目参与度及效果评价都不高,且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非贫困户对贫困户的挤出效应,使得"造血式"扶贫项目效果打折;第三,扶贫开发催生了"福利依赖"现象,"等、靠、要"心态使得"输血式"扶贫项目更受贫困户的欢迎。最后,本文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扶贫措施及扶贫激励机制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尹俊 孙博文 刘冲 易红梅
本文基于西部S省G市三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微观追踪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渐进DID方法,系统评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效果,并基于配套精准扶贫项目和帮扶人制度的双重视角,对促进搬迁政策效果的精准扶贫项目渠道作用和帮扶人制度保障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显著降低了家庭贫困发生率,并提升了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脱贫效应和增收效应。三县的本土化集中安置特色模式,比分散安置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搬迁政策除了直接效应外,还通过配套精准扶贫项目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公益岗位项目等渠道发挥作用,但短期内教育扶贫、金融扶贫项目的渠道作用不显著。帮扶人长期帮扶是搬迁政策起效的制度支撑,搬迁政策效果仅在长期帮扶样本中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鹏 张敏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奋斗目标出发,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青海省委政府提出提前1年,于2019年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目标。生态扶贫是把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使生态得保护,贫困户有收入的"双赢"目标,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措施,对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3年来青海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选聘上岗的经验教训,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推进青海省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续聘和上岗规范、有序、有效、健康开展,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早日实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慧莲 王若男 韩旭东 郑风田
基于全国中西部5省419份建档立卡贫困户微观调查数据,测算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摆脱贫困的信心,同时运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资本和对扶贫政策的认知、评价两个方面选取变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对脱贫致富比较有信心,仅有8.96%的受访者比较没信心,10.17%的受访者非常没信心,对脱贫致富没信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等、靠、要"的主体。户主的健康状况良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更大;合理的人情往来支出有助于增加脱贫致富的信心,但是超出合理限度之后的人情往来支出越多,贫困户对脱贫致富越没有信心;对国家扶贫政策了解程度高的贫困户脱贫信心更大;认为扶贫资源分配公平的贫困户脱贫信心更大;对政策实施效果满意度高的贫困户脱贫信心更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李美佳 王晨
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是近年来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基于2013年和2015年针对江苏省"扶贫到户"政策影响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对精准扶贫的脱贫效应,对贫困户经济活动、收入和消费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可并无证据表明明显促进贫困户收入和消费增长。但分组分析发现,精准扶贫对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的真正贫困人群有一定的收入消费增长效应。精准扶贫脱贫效应明显,但提高贫困户收入消费水平和改善其生活状况的作用需要强化,瞄准性偏差、帮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苏青松
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是过渡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底线要求。基于返贫风险发生的内在逻辑,从收入水平和收入波动两大维度来考察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建档立卡户微观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2014—2020年样本县脱贫人口总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主要有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加;不同收入组间的差距在拉大,内部流动性很强,增加了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受生命历程、市场因素、外部冲击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脱贫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返贫风险;从"水平-波动"双维度估算,样本县稳定脱贫人群约占36.49%,暂时性困难人群约占23.51%,边缘人群约占24.58%,易返贫人群约占15.42%。过渡期预防返贫应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预警机制和大数据平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实施针对四类脱贫人群的精准防贫策略,从提升收入水平和减小下行波动两方面拓展防贫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苏青松
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是过渡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底线要求。基于返贫风险发生的内在逻辑,从收入水平和收入波动两大维度来考察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建档立卡户微观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2014—2020年样本县脱贫人口总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主要有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加;不同收入组间的差距在拉大,内部流动性很强,增加了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受生命历程、市场因素、外部冲击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脱贫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返贫风险;从"水平-波动"双维度估算,样本县稳定脱贫人群约占36.49%,暂时性困难人群约占23.51%,边缘人群约占24.58%,易返贫人群约占15.42%。过渡期预防返贫应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预警机制和大数据平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实施针对四类脱贫人群的精准防贫策略,从提升收入水平和减小下行波动两方面拓展防贫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尚华
文章采用华东地区重点扶贫市临沂市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县区内扶贫插花村、省定扶贫村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对贫困户的脱贫稳固程度、内生脱贫能力进行量化,建立二元离散Logistic选择模型,评估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的收入可持续增加效果。结果显示,国家的低保投入对于提高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以劳动收入主动脱贫虽然显著,但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太小,对脱贫稳固程度贡献需要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时良彦
现有研究关注了单渠道救助资金的受益归宿,但是忽视了转移支付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本文构造了转移支付亲贫性数量测度方法,并基于2000—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家户数据,从政府-企业-居民间的多层次系统检验了中国转移性体系的受益群体,并探讨了其在缩小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来自政府、企业以及居民间的转移性救助资金都更多被低收入家户所获得,即综合而言,中国现行转移支付体系具有较好的"精准扶贫"效果;(2)分类别而言,政府性救助"精准扶贫"效果相对最好,居民间救助次之,而企业救助弱亲贫;(3)分年度以及分转移支付类别的分析发现,救助资金的边际再分配效应在时间和类别上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表明,走向居民收入平衡增长,提高资金的贫困瞄准效率尤为重要;同时政策引导第三部门的再分配参与也需要重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扶贫 金融扶贫 就业扶贫 增收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宝国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也快速发展起来。多数西方国家作为拥有强盛国力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排名位居世界前列。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方面都处于发展状态,尤其中国的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中国的人口众多,虽然总体收入还算乐观,但人均收入就令人担忧了,究其原因,中国的贫富差距远超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对改善贫富差距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贫富差距的问题。农民作为国家最低生活水平的群体经济收入自然是最低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生活水平,农户成为了主要辅助对象。本文将通过国家对农户的扶贫进行分析,以便提高农户收入。
关键词:
劳务扶贫 农户收入 内生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宝国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也快速发展起来。多数西方国家作为拥有强盛国力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排名位居世界前列。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方面都处于发展状态,尤其中国的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中国的人口众多,虽然总体收入还算乐观,但人均收入就令人担忧了,究其原因,中国的贫富差距远超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对改善贫富差距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贫富差距的问题。农民作为国家最低生活水平的群体经济收入自然是最低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生活水平,农户成为了主要辅助对象。本文将通过国家对农户的扶贫进行分析,以便提高农户收入。
关键词:
劳务扶贫 农户收入 内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