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4)
- 2023(9630)
- 2022(8061)
- 2021(7741)
- 2020(6110)
- 2019(13770)
- 2018(13072)
- 2017(24973)
- 2016(13561)
- 2015(14522)
- 2014(14603)
- 2013(14039)
- 2012(12935)
- 2011(11728)
- 2010(11943)
- 2009(11131)
- 2008(11204)
- 2007(10115)
- 2006(9101)
- 2005(8339)
- 学科
- 济(46032)
- 经济(45938)
- 业(39612)
- 管理(39535)
- 企(29855)
- 企业(29855)
- 农(18998)
- 方法(16759)
- 财(15766)
- 中国(15021)
- 数学(14196)
- 数学方法(13868)
- 制(13412)
- 农业(13103)
- 业经(11673)
- 学(10749)
- 策(10394)
- 银(9976)
- 银行(9968)
- 行(9580)
- 贸(9564)
- 贸易(9560)
- 地方(9515)
- 易(9358)
- 融(9154)
- 金融(9153)
- 务(8881)
- 财务(8843)
- 财务管理(8823)
- 体(8532)
- 机构
- 学院(187866)
- 大学(185844)
- 济(74849)
- 经济(73075)
- 管理(68796)
- 研究(65909)
- 理学(58442)
- 理学院(57736)
- 管理学(56727)
- 管理学院(56331)
- 中国(50507)
- 财(40272)
- 科学(39039)
- 京(38353)
- 所(32953)
- 农(31024)
- 中心(30576)
- 财经(30244)
- 江(29820)
- 研究所(29487)
- 经(27399)
- 范(26132)
- 业大(26040)
- 师范(25901)
- 北京(24383)
- 院(24362)
- 农业(23997)
- 州(23730)
- 经济学(22873)
- 财经大学(22194)
- 基金
- 项目(122500)
- 科学(96703)
- 研究(92846)
- 基金(88087)
- 家(76875)
- 国家(76163)
- 科学基金(64625)
- 社会(58745)
- 社会科(55484)
- 社会科学(55474)
- 省(47612)
- 基金项目(44882)
- 教育(43155)
- 划(40613)
- 自然(40191)
- 自然科(39235)
- 自然科学(39224)
- 自然科学基金(38538)
- 编号(38325)
- 资助(35745)
- 成果(33137)
- 重点(27969)
- 课题(27762)
- 部(27308)
- 发(26936)
- 性(26296)
- 创(25473)
- 制(24643)
- 国家社会(24287)
- 创新(23728)
共检索到29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茜
缺乏价值指导的扶贫或许只能成为输血式的救援工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政策变形风险,难以实现从绝对贫困向稳定脱贫的顺利转变。从介绍正义的原则入手,详细解释正义性在精准扶贫中的四个维度体现:一是正义指代的问题是社会基本结构;二是正义的对象是最少受惠者;三是正义通过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四个主体来实现程序的正义;四是正义为了达到稳定的效果。正义的问题和形式在横向空间域以阶梯的形式体现了正义性,正义的对象和效果在纵向时间链以顺序的形式体现了有效性。精准扶贫中正义的发展路径要以横向的正义性和纵向的有效性展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茜
缺乏价值指导的扶贫或许只能成为输血式的救援工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政策变形风险,难以实现从绝对贫困向稳定脱贫的顺利转变。从介绍正义的原则入手,详细解释正义性在精准扶贫中的四个维度体现:一是正义指代的问题是社会基本结构;二是正义的对象是最少受惠者;三是正义通过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四个主体来实现程序的正义;四是正义为了达到稳定的效果。正义的问题和形式在横向空间域以阶梯的形式体现了正义性,正义的对象和效果在纵向时间链以顺序的形式体现了有效性。精准扶贫中正义的发展路径要以横向的正义性和纵向的有效性展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香智
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是我国系统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同时又有一定张力。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为精准扶贫事业的有序推进提供专业智慧;却又存在诸如理想与现实、决策与执行、短期攻坚与长远发展等方面矛盾。因此,社会工作有效介入农村精准扶贫,必须从服务理念、人才保障、能力建设、社会认同等方面着手,探讨嵌入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精准扶贫 契合 嵌入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军全 方建斌
精准扶贫不仅是国家特定政策的执行过程,也是国家通过扶贫资源再分配有效地融入基层社会,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的过程。嵌入性机制设计是提升国家自主性和防止扶贫政策瞄准性偏离的必要手段。我国在精准扶贫中推出了3种嵌入机制:组织动员、干部驻村和项目下乡。嵌入性机制与乡村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冲突、嵌入性机制之间关系失调是扶贫资源分配中国家自主性流失的主要原因。国家嵌入式自主视域下的农村社会公共性建构和嵌入机制间协同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出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嵌入机制 国家自主性 扶贫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顽强 李敏
在攻坚脱贫战略中,社会扶贫是政府、市场、社会联合行动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实践和学术研究来看,社会扶贫仍然是"大扶贫"格局的短板。公益扶贫是社会扶贫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使命追求与政府精准脱贫目标内在价值的契合性、扶贫公共产品供给功能的发挥和政策供给的支持、政府主导扶贫模式的"碎片化"和多元协同扶贫模式的正面效应并存、"互联网+公益"模式与网络扶贫行动的联合驱动成为公益组织嵌入精准扶贫行动的内在逻辑理路。因此,要发挥公益组织的扶贫合力,提高公益扶贫的效果,补齐"社会扶贫"的短板,就需要从核心支点、基础条件、制度嵌入、技术支撑4个关键要素着手,构建公益组织嵌入精准扶贫行动的生态网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启臻
柔性扶贫是针对刚性扶贫而言的,为迎合自上而下的扶贫项目而不顾实际地削足适履扶贫行为,其结果往往导致扶贫项目失败或低效。柔性扶贫认为乡村是一个有机的价值体系,有自身的价值和发展规律,通过制度创新、要素重新组合可以使乡村价值得以放大。外来要素只有融入乡村体系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柔性扶贫不仅表现为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有效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 向德平
驻村帮扶是通过帮扶单位选派扶贫干部进驻贫困村,动员与整合各方扶贫资源,投入帮扶贫困村,帮助贫困对象解决贫困问题,并协助贫困村实现脱贫发展的重要方式。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在贫困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对L县驻村帮扶工作的实地调研,以嵌入性理论为视角,分析驻村帮扶工作机制的实践状况与挑战,提出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的策略与路径。研究发现,驻村帮扶工作机制的实践状况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度性嵌入构建制度体系,为驻村帮扶工作提供制度支撑;联结与协调各方力量,撬动扶贫资源,通过资源性嵌入增加贫困村扶贫资源总量;通过关系性嵌入,协调驻村工作队、当地政府、村干部以及村民间的互动关系,形成新的关系网络。在扶贫实践中,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着治理目标与实践效果的落差、资源投入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职能定位与角色扮演的差距等一系列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文章从"融入"的角度,提出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增强驻村帮扶工作效果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实践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政策安排;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搭建良好的互动协作网络,促使驻村工作队真正地融入当地乡村共同体。
关键词:
嵌入 融入 驻村帮扶 精准扶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雁冰 林明
共享发展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富共享、共建共享四个方面的内涵。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精准扶贫,有利于保障分配正义、丰富扶贫资源以及提升扶贫效益。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精准扶贫两者之间的契合。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精准扶贫,需要我们实现两者的耦合共进。基于此,文章认为要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共享发展的可行能力,强化贫困地区的"共享"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共享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
共享发展 精准扶贫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朋 田凌溪
教育扶贫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脱贫视野下缩小地区差距的战略举措,是通过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思想指引。目前,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已进入关键时期,已成为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核心要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解读高校精准扶贫的责任维度,可有效提升高校在我国社会发展及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精准扶贫 责任维度 实施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颜盛男 孙芳城 王成敬 蒋水全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作为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规范与政府扶贫行为之间的"连接器",是政府精准扶贫制度从文本走向行动、将思想付诸现实的关键一步,对政府扶贫治理的成效至关重要。在界定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内涵的基础上,就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目标、内容及实施路径等进行理论探讨,旨在为国家扶贫战略实施和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媛婷 王帆
通过分析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之后的问责方式以及问责路径,针对现阶段问责路径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辅以Q市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问责案例进行具体阐述,以期通过恰当的问责方式提升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效果。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跟踪审计 问责方式 问责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中波
复杂性现实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多政策目标的组合治理正在成为基层政府激发执行创新、平衡效率与风险的真实施政状态。以西南N省S县的精准扶贫经验为例,考察了该县"环保嵌入扶贫"的双元治理实践。研究发现,"环保嵌入扶贫"塑造了实体嵌入和形式嵌入两种形态。县级政府通过重塑县级指挥部机制和第一书记驻村的组织基础、环保导向下扶贫资金统筹与分配的政策基础和创新产业转型模式的产业基础,奠定了实体嵌入的制度结构;通过政策目标组合中的注意力分配、组合模糊的责任清晰化运作以及任务迎检中软硬指标的灵活管理,形塑了形式嵌入的科层逻辑。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精准扶贫 科层制 基层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超海
扶贫车间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而设置在乡镇或村落的加工车间。与维持劳动力的稳定以获得持续利润的资本生产逻辑不同,扶贫车间的劳动过程管理逻辑转变为维持工人稳定参与生产以确保劳动者持续增加收入。这一转向也逐步构建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化"生产空间。国家的在场与积极干预,客观上构成了对企业资方的有效制衡,塑造了亲劳动者的生产政治底色。企业的劳动管理通过嵌入政策、社区和村民实际,劳动合同的非正式执行,管理话语的去"规训化"和本地化等策略,不仅赢得了车间工人的一致同意和推动他们稳定参与生产,而且达成了精准扶贫政策要求的贫困劳动力减贫不返贫目标。
关键词:
扶贫车间 嵌入政策 劳动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超海
扶贫车间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而设置在乡镇或村落的加工车间。与维持劳动力的稳定以获得持续利润的资本生产逻辑不同,扶贫车间的劳动过程管理逻辑转变为维持工人稳定参与生产以确保劳动者持续增加收入。这一转向也逐步构建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化"生产空间。国家的在场与积极干预,客观上构成了对企业资方的有效制衡,塑造了亲劳动者的生产政治底色。企业的劳动管理通过嵌入政策、社区和村民实际,劳动合同的非正式执行,管理话语的去"规训化"和本地化等策略,不仅赢得了车间工人的一致同意和推动他们稳定参与生产,而且达成了精准扶贫政策要求的贫困劳动力减贫不返贫目标。
关键词:
扶贫车间 嵌入政策 劳动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于一
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取决于其能否兼顾社会目标和财务目标。论文在对扶贫再贷款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运行的理论机理,探讨了"双限"政策对法人金融机构实现社会目标与财务目标"双重目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灵活扶贫再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创新政策竞价使用机制、扩大政策传导覆盖面以及完善再贷款资金投向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