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6)
2023(15380)
2022(12741)
2021(11890)
2020(10014)
2019(22599)
2018(22136)
2017(41980)
2016(22233)
2015(24221)
2014(23477)
2013(23779)
2012(21942)
2011(19738)
2010(19716)
2009(18772)
2008(18964)
2007(17084)
2006(15078)
2005(13425)
作者
(63234)
(53214)
(52762)
(49789)
(33392)
(25486)
(23616)
(20704)
(20073)
(18716)
(18211)
(17627)
(16864)
(16599)
(16315)
(16038)
(15579)
(15444)
(15291)
(15113)
(13202)
(12881)
(12858)
(12080)
(11939)
(11893)
(11699)
(11650)
(10554)
(10496)
学科
(101367)
经济(101243)
(98452)
(78636)
企业(78636)
管理(75595)
(48929)
方法(46048)
数学(37826)
数学方法(37655)
农业(33006)
业经(32230)
(30699)
中国(28274)
(21338)
(21166)
财务(21154)
财务管理(21129)
(21058)
贸易(21044)
技术(21031)
(20574)
企业财务(20095)
(17452)
(16231)
地方(15921)
(15912)
(15784)
银行(15752)
(15183)
机构
学院(324860)
大学(319530)
(148977)
经济(146764)
管理(133162)
理学(115559)
理学院(114506)
管理学(113287)
管理学院(112689)
研究(105785)
中国(86822)
(67677)
(66327)
(64990)
科学(60573)
财经(53300)
农业(52199)
(52129)
业大(50997)
中心(49262)
(48810)
(47721)
研究所(47075)
经济学(46183)
经济学院(41989)
北京(40479)
财经大学(39341)
经济管理(38373)
商学(37590)
(37282)
基金
项目(216069)
科学(173410)
基金(161965)
研究(158135)
(141252)
国家(139923)
科学基金(121462)
社会(107636)
社会科(102073)
社会科学(102048)
基金项目(85895)
(83366)
自然(76191)
自然科(74578)
自然科学(74557)
自然科学基金(73381)
教育(69429)
(68873)
资助(64113)
编号(61131)
(50620)
(49367)
成果(47773)
重点(47733)
(47259)
(46699)
创新(46512)
国家社会(46175)
教育部(42713)
(42303)
期刊
(165690)
经济(165690)
研究(93529)
(68293)
中国(62573)
(52266)
管理(50677)
学报(48402)
科学(47865)
农业(45899)
大学(37990)
学学(36569)
(34796)
金融(34796)
业经(32768)
财经(27229)
技术(26450)
经济研究(26393)
(24952)
(23470)
问题(22698)
教育(22560)
技术经济(19002)
世界(18563)
(18184)
(16264)
商业(16117)
科技(15968)
国际(15395)
农村(15121)
共检索到482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祖顺  耿凤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精准扶贫帮扶对农户创业决策和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精准扶贫帮扶对农户的创业决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精准扶贫帮扶对象比非帮扶对象的创业概率高2.72个百分点。同时,精准扶贫帮扶还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创业绩效。分组回归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帮扶对中西部地区、三线及以下城市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户的创业倾向和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精准扶贫帮扶便利了农户的资金获取和社会交往。这表明,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帮扶,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缩小城乡鸿沟,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秦升泽  李谷成  
[目的]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四期追踪数据,运用VEP法测算了我国农户的贫困脆弱性,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果及中介效应机制。[结果]近年来我国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显著降低,中西部地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比东部地区高;精准扶贫政策显著降低了农户贫困脆弱性,政策效应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愈发显著;实证估计结果通过了连续型DID法与PSM-DID法的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脆弱性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对贫困户脆弱性的影响大于对非贫困户脆弱性的影响;中介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社会资本的方式降低其贫困脆弱性。[结论]在贫困状况较为严重的地区,应保持帮扶政策持续稳定,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在识别贫困户和制定扶贫政策时,需关注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农户,提升其应对外界风险冲击的能力,同时应注重发挥各种社会组织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形成多方面减贫合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阳  谢昌凡  杨思宇  
农业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农户发展能力约束和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基于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四省(市)990个农户样本数据,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中农户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参加项目比例和获得补贴比例均在40%左右,贫困户参加项目比例、获得补贴比例和获得补贴平均水平均低于非贫困户。影响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是否参加项目、是否获得项目补贴和获得补贴水平的因素差异明显。家庭劳动力数量多的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项目,而家庭土地耕种面积多的非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项目;户主受教育年限对非贫困户是否获得补贴正向影响显著,而区位特征是影响贫困户是否获得的主要因素;户主受教育年限对贫困户获得补贴额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外出务工或经商年限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对非贫困户获得补贴额度正向影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本文基于2011年陕西安康市的微观农户抽样调查数据,以近年来当地实施的农村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开发式和补贴式扶贫项目的农户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开发式项目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而补贴式项目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及各分项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人均政府补贴收入除外)。具体来说,两者对农户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其他收入以及单位耕地农作物产量、家庭现金收入比例、收入多样(依赖)性和家庭资产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补贴式扶贫项目,开发式扶贫项目对农户的增收效应整体上比较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勇  许明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6年个体水平数据为样本,从家庭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两个角度,借助DID方法研究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且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稳健性,本文将基准DID模型扩展到连续型DID模型,并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借助分位数DID方法揭示精准扶贫政策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具有明显的减贫效果,精准扶贫政策明显提高了家庭人均纯收入,降低了贫困发生率,且随着时间推移,扶贫效果具有持续性;从贫困发生率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贫困发生率地区均存在显著减贫效果,精准扶贫政策是有效的,相比而言,贫困发生率越严重的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效应越大;从家庭人均纯收入来看,精准扶贫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减贫效应呈倒U型变化,即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中的中间群体的收入提升效应最明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与2013年获得的微观家庭数据,利用中国特有的多样化的住房产权形式识别了住房拥有对家庭创业的影响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相比于无房家庭与拥有不完全产权住房的家庭,拥有可抵押的完全产权住房显著提高了家庭参与创业的可能性,且这一效应在房价上升得更快的地方更显著。进一步的因果关系分析表明,拥有完全产权住房的家庭在创业过程中更有可能从银行获得信贷,且更有可能获得银行抵押贷款,同时,拥有完全产权住房还可帮助受到正规金融信贷配给的家庭获得非正规金融借款。因此,可抵押的住房通过缓解创业融资约束而对促进创业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实行城乡统一的住宅建设用地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本文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政策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家庭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就消费结构而言,精准扶贫政策使脱贫农户家庭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提高,而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降低。就消费类型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均有提高作用,生存型消费作用突出。就扶贫政策而言,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作用最大,而保险扶贫政策作用最小。通过分位数回归、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收入的脱贫农户家庭消费有明显差别,其中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脱贫农户的刺激作用最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和脱贫边缘户这三类特殊家庭,他们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就业扶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政策综合发力,家庭消费水平得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凡   邹新月   武瑶瑶   宋敏  
在新发展阶段,企业参与是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受到同地区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影响。竞争机制能够解释精准扶贫同群效应:行业层面,竞争更加激烈的行业精准扶贫的同群效应更加明显;地区(省份)层面,地区精准扶贫工作获奖传递了竞争信号,激励该地区更多上市公司模仿精准扶贫决策。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上起到了表率和引领作用,能够带动非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此外,行业龙头的精准扶贫决策起到示范作用,行业内其它上市公司通常会追随行业龙头的精准扶贫决策。文章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使用上市公司平均异质收益作为工具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变换估计方法、剔除金融行业样本,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同群效应的影响结果来看,精准扶贫是可复制的扶贫模式,上市公司的模仿行为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降低债务成本、增加销售,最终提升企业业绩,实现与贫困地区协作共赢。文章对于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振兴存在诸多约束,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同群效应,促进企业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枫   田建强  
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的配合,企业参与国家战略也有其自身的动机和利益考量。基于2016~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精准扶贫信息,本文借助同群空间矩阵方法考察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为是否存在区域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区域同群效应,表现为精准扶贫支出会受到本区域其他企业精准扶贫支出的影响,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同群效应在区域领先企业和国有企业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检验表明,社会学习和地区扶贫压力是国有企业产生精准扶贫区域同群行为的重要原因,社会学习和产业竞争是非国有企业产生精准扶贫区域同群行为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够增加税收返还和改善长期贷款便利,这一效果尤其体现在区域领先企业和国有企业之中。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企业参与国家战略背后的动机、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志雄  王晓鸿  曹子坚  
本文基于甘肃省X乡1033个建档立卡户的实地走访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精准扶贫信贷的影响因素,利用PSM匹配法测算贫困地区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在消费视角下精准扶贫信贷政策对贫困农户家庭消费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健康状况、家庭规模、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以及是否经营养殖业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扶贫信贷有显著影响;扶贫信贷对贫困农户家庭食品、交通通讯特别是对教育支出有显著影响,分别提升8.1%、19.3%、63.1%;扶贫信贷对优化农户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农户家庭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向投资型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继续贯彻落实"信贷+"相关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撬动农村居民消费杠杆和盘活农村消费市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莉亚  周舒鹏  庞元晨  郭雪寒  
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新时期,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攻坚面临诸多约束与局限,亟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力量共同参与。为回答企业的扶贫参与是否有效,以及地区差异对其是否有影响,本文利用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所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对企业扶贫参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西部地区的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企业以及规模大、经营业绩好的企业更倾向于参与扶贫攻坚;(2)企业的扶贫参与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且在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扶贫的效果更好。这表明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确实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脱贫。本文基于企业参与扶贫的视角,拓展了扶贫攻坚另一参与主体——社会力量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丰富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相关文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菲  靳雯  
"扶真贫,脱真贫"是政策实践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贫困地区的田野调查发现,农户争贫行为以争闹上访和达标不退为典型表现形式。该行为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嵌入乡土社会过程中,在结构性因素和文化性因素共同制约下,政策与乡土社会实质性脱嵌后引发的意外后果,对基层政策执行、国家社会治理及资源分配公正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当前由争贫行为所引发的实践困境,需要不断优化政策供给,增强政策举措适应性,从争贫行为的实施空间、政策空间、文化空间上进行有效缓解,最终提升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脱贫攻坚的预期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文娟   王兆林   曾薇   段小红  
生计资本是农户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创业活动对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PLS-SEM和fsQCA方法,探讨了生计资本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农户创业行为的净效应和组合效应。研究发现:1)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农户创业行为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效应依次为: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而自然资本对创业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金融资本是触发脱贫农户创业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识别出两种生计资本组合构型:构型1为缺乏自然资本情况下,同时具备良好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构型2为具备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同农户创业所依赖的生计资本组合存在差异,因此需优化生计资本组合,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农户开展创业活动,为解决区域性相对贫困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贺立龙  黄科  
基于对农户借贷活动的调研数据,选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户的正规信贷行为和非正规信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信贷扶贫对贫困农户识别的精准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均难以实现对贫困农户的精准识别与有效供给,即无法更有针对性地惠及相对贫困者。信息显示与社会资本对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有显著影响。非正规信贷在需求方的影响因素远多于正规信贷。相对贫困程度、商业活动收入占比对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亲戚关系"则对非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反映出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贺立龙  黄科  
基于对农户借贷活动的调研数据,选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户的正规信贷行为和非正规信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信贷扶贫对贫困农户识别的精准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均难以实现对贫困农户的精准识别与有效供给,即无法更有针对性地惠及相对贫困者。信息显示与社会资本对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有显著影响。非正规信贷在需求方的影响因素远多于正规信贷。相对贫困程度、商业活动收入占比对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亲戚关系"则对非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反映出商业信贷的"回报动机"以及非正规信贷的"人情价值"。通过鼓励贫困农户积极争取与利用正规信贷,挖掘商业信贷精准扶贫的声誉价值,强化农村诚信文化建设,引导非正规信贷资金流向发展脱贫领域,发挥政策资金信贷兜底作用,加快幸福美丽乡村的信息化建设等,提升当前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