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5)
- 2023(10942)
- 2022(9415)
- 2021(8708)
- 2020(7557)
- 2019(17308)
- 2018(17199)
- 2017(32417)
- 2016(17969)
- 2015(20532)
- 2014(21264)
- 2013(20863)
- 2012(19828)
- 2011(17801)
- 2010(18290)
- 2009(17125)
- 2008(17421)
- 2007(16271)
- 2006(14122)
- 2005(12658)
- 学科
- 济(73236)
- 经济(73143)
- 管理(48731)
- 业(48310)
- 企(33760)
- 企业(33760)
- 方法(31714)
- 数学(27590)
- 数学方法(27237)
- 农(23865)
- 中国(20463)
- 财(18461)
- 地方(18443)
- 学(17647)
- 制(16376)
- 农业(16035)
- 业经(14951)
- 贸(14032)
- 贸易(14026)
- 易(13425)
- 银(12457)
- 银行(12415)
- 理论(12289)
- 融(11870)
- 行(11862)
- 金融(11862)
- 和(11768)
- 体(11159)
- 环境(10519)
- 地方经济(10415)
- 机构
- 学院(262298)
- 大学(262068)
- 济(101161)
- 经济(98537)
- 管理(95079)
- 研究(91351)
- 理学(80506)
- 理学院(79513)
- 管理学(77889)
- 管理学院(77402)
- 中国(69965)
- 科学(59172)
- 京(57014)
- 农(50425)
- 所(48451)
- 财(48299)
- 研究所(43890)
- 中心(43126)
- 江(42404)
- 业大(41390)
- 农业(39855)
- 财经(37245)
- 范(36724)
- 师范(36301)
- 北京(36009)
- 州(33948)
- 经(33454)
- 院(32899)
- 技术(31043)
- 经济学(30626)
- 基金
- 项目(171283)
- 科学(131898)
- 研究(125364)
- 基金(119687)
- 家(105395)
- 国家(104463)
- 科学基金(86996)
- 社会(76421)
- 社会科(72029)
- 社会科学(72003)
- 省(69037)
- 基金项目(63102)
- 划(57911)
- 教育(57849)
- 自然(55112)
- 自然科(53759)
- 自然科学(53739)
- 编号(53637)
- 自然科学基金(52745)
- 资助(49053)
- 成果(45320)
- 重点(39203)
- 发(38006)
- 课题(37409)
- 部(36800)
- 创(34690)
- 科研(32632)
- 创新(32562)
- 项目编号(32210)
- 计划(31751)
- 期刊
- 济(117135)
- 经济(117135)
- 研究(75576)
- 中国(57782)
- 学报(47056)
- 农(46029)
- 科学(39673)
- 财(38709)
- 大学(34371)
- 教育(32923)
- 管理(32495)
- 学学(32039)
- 农业(30643)
- 技术(23890)
- 融(23523)
- 金融(23523)
- 业经(20597)
- 经济研究(19256)
- 图书(18533)
- 财经(18208)
- 业(16242)
- 经(15775)
- 问题(15422)
- 版(14720)
- 商业(13435)
- 统计(13257)
- 书馆(13037)
- 图书馆(13037)
- 贸(12708)
- 技术经济(12668)
共检索到401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卉 李玉辉
"精准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顶层设计,是确保我国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的核心措施。文章根据现有文献分析得出精准扶贫所具备的四种经济效益,并采用了我国云南省16个地州的面板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精准扶贫综合指数,最后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精准扶贫与流通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与区域流通需求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联系,精准扶贫的不同效应在不同经济基础的地州间存在较大差异,故应因地制宜的构建区域流通服务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区域流通业 经济效益 省级面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社宁 张哲 李喜宁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扶贫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按照瞄准、投入、执行、产出和效益的全过程评估逻辑,试图从评价原则、方法选取、指标确定、权重赋予和模型构建五个维度建立起全面的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开创有利条件。最后,文章给出了优化扶贫绩效评价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过程视域 精准扶贫 绩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雪 殷雪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治贫治愚的根本之策,是我国整个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分别从扶贫对象的识别、资源投入、教育扶贫的产出以及成效4个方面建立一套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以算例的形式说明模型的用法。以期能够为我国现阶段精准教育扶贫的评价和监督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绩效评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2020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道分水岭。从现在到2020年之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20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之后,减贫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相对贫困、散点贫困、偶发贫困、能力贫困、代际贫困和精神贫困成为新时期治理贫困的重点,新时期扶贫工作应从精准扶贫向综合减贫转型。为此,我们建议以实现"一同两融三感受"为目标,通过建立贫困标准动态调整、城乡减贫联动、扶贫社保融合、减贫良性互动"四项机制",提升贫困对象稳定增收、市场竞争、融入社会、抵御风险、自我觉醒"
关键词:
扶贫转型 精准扶贫 综合减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2020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道分水岭。从现在到2020年之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20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之后,减贫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相对贫困、散点贫困、偶发贫困、能力贫困、代际贫困和精神贫困成为新时期治理贫困的重点,新时期扶贫工作应从精准扶贫向综合减贫转型。为此,我们建议以实现"一同两融三感受"为目标,通过建立贫困标准动态调整、城乡减贫联动、扶贫社保融合、减贫良性互动"四项机制",提升贫困对象稳定增收、市场竞争、融入社会、抵御风险、自我觉醒"五项能力",采取"三步走"战略,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前,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综合减贫体系。
关键词:
扶贫转型 精准扶贫 综合减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胜男
现在我们国家的农业保险精准扶贫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实现系统化,农业保险保障农民生产生活风险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力度还并不足够。本文以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对农业保险所涉及的精准扶贫效率问题作出分析,有利于完善精准扶贫体系,向全国的更多地区共享贫困试点地区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精准扶贫 效率评价
[期刊] 求索
[作者]
付胜南
党和政府在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属地监督、专项巡视监督、职能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监督力量,构建了与脱贫攻坚责任制相配套的覆盖省市县乡村全层级、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体制内外全方位的扶贫监督体系。但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可知,现有扶贫监督体系存在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信息使用效率相对不高、监督主体激励相对不相容等问题。因此,亟需从有效整合基层监督资源、实现扶贫监督信息共享、优化扶贫监督激励机制等层面完善扶贫监督体系,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制优化路径提供个案探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眭海霞 陈俊江 董亮
农村公共服务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助推器,是衡量精准扶贫成效的重要标准。本文以成都为例,系统研究了村级公共服务改革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教卫事业、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治理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应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以投入机制、供给决策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管理和监督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机制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国明 黎春 何仁伟
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伟大实践促进了区域贫困治理思想的不断完善。本文在总结个体扶贫与区域扶贫的辩证关系、贫困区域与区域贫困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系统梳理了贫困区域治理思想,旨在丰富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球2030年减贫目标的国际行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为:区域贫困治理思想包括贫困空间分异、贫困区域开发策略和贫困区域管理3个方面,与精准扶贫方略服务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工具;依据贫困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划分出贫困县域类别、村域类别,并把脱贫难度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划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于资源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区域开发与发展理论,形成了以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成的区域贫困开发策略;依据贫困区域的鲜明层级体系,构建了"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对象体系和退出考核评估机制,以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成的贫困区域管理手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两个确保"的新时期脱贫攻坚目标。新疆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南疆四地州作为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地区之一,具有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典型特征,是与全国同步小康"短板"中的"短板"。"十三五"开局之年,新疆确定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261万贫困人口全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娄君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从理论逻辑、群众立场、精神实质和价值目标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坚持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而促进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
习近平 精准扶贫 马克思主义 贫困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费文会
实现精准扶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全面深化农村体系建设、实现扶贫攻坚的内在诉求。自2013年起,中国农村建设进入精准扶贫时期,精准扶贫成为了国家扶贫方略,农村扶贫进入了新阶段。而连片特困地区占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实验区,如何基于"五位一体"的理念,构建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体系在当下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方
从历史的长时段视角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国家减贫治理体系因应新时期减贫形势变动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呼唤"所做出的战略调整,也是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其突出特点在于以"减贫大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机制、三种资源,将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发挥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系统性地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能。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经历着密集的调整,在信息汲取能力、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能力、综合回应能力、资源动员能力以及政策执行能力等诸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在未来的脱贫攻坚实践和共同富裕征程中,中国国家减贫治理体系将不断完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方
从历史的长时段视角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国家减贫治理体系因应新时期减贫形势变动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呼唤"所做出的战略调整,也是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其突出特点在于以"减贫大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机制、三种资源,将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发挥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系统性地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能。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经历着密集的调整,在信息汲取能力、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承伟 覃志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减贫形势变化,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结构先后呈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贫困县瞄准为重点、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等阶段性演进特点。精准扶贫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国家推动新一轮扶贫攻坚和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扶贫机制创新。当前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帮扶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未能最优匹配,帮扶资源动员非制度化,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的制度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加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