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6)
2023(7995)
2022(6945)
2021(6723)
2020(5628)
2019(12937)
2018(12849)
2017(24577)
2016(13354)
2015(15225)
2014(15207)
2013(14943)
2012(14385)
2011(12950)
2010(13749)
2009(12730)
2008(13253)
2007(12215)
2006(11154)
2005(10246)
作者
(39720)
(33073)
(33001)
(31366)
(21529)
(15795)
(15168)
(12650)
(12640)
(12505)
(11372)
(11181)
(10816)
(10679)
(10460)
(10055)
(10018)
(9911)
(9765)
(9648)
(8564)
(8186)
(8056)
(7586)
(7578)
(7549)
(7480)
(7402)
(6783)
(6727)
学科
(48859)
经济(48782)
(46201)
管理(42811)
(33935)
企业(33935)
(18584)
方法(18529)
(16204)
中国(15064)
数学(14936)
数学方法(14571)
农业(12938)
业经(12512)
(12282)
(12043)
(11900)
(11198)
贸易(11190)
(10914)
地方(10304)
(9993)
财务(9953)
财务管理(9929)
理论(9902)
(9594)
银行(9575)
企业财务(9440)
(9150)
及其(8505)
机构
大学(197132)
学院(195614)
(76430)
管理(75784)
经济(74425)
研究(69024)
理学(63428)
理学院(62702)
管理学(61533)
管理学院(61127)
中国(53972)
(42926)
科学(41385)
(39757)
(35430)
中心(32519)
(32432)
(32133)
研究所(31604)
财经(29909)
(27921)
师范(27668)
北京(27463)
(26904)
业大(26465)
(25929)
农业(24981)
(24709)
师范大学(22046)
经济学(21749)
基金
项目(121296)
科学(95209)
研究(91640)
基金(87065)
(75771)
国家(75079)
科学基金(63622)
社会(56529)
社会科(53334)
社会科学(53317)
(46089)
基金项目(44520)
教育(41633)
自然(40384)
编号(39635)
自然科(39466)
(39455)
自然科学(39454)
自然科学基金(38794)
资助(36344)
成果(35900)
重点(27213)
课题(26824)
(26653)
(26200)
项目编号(24952)
(24166)
(23706)
国家社会(22914)
教育部(22756)
期刊
(92267)
经济(92267)
研究(60055)
中国(43684)
(31553)
学报(30271)
(29928)
管理(28719)
科学(27675)
教育(24768)
大学(22728)
(21540)
金融(21540)
学学(20617)
农业(20037)
图书(18807)
技术(16896)
财经(14724)
业经(14583)
经济研究(13979)
书馆(13493)
图书馆(13493)
(12691)
问题(11478)
(11150)
(10621)
论坛(10621)
理论(10542)
情报(10456)
(10208)
共检索到31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蕾  余波  张妍妍  温亮明  
文章采用参与式评估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X县7个村、233户贫困户进行调研。首先,分析扶贫工作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评估环节中的信息需求及服务问题;其次,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总结扶贫中信息服务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从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视角提出服务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香君  陈维华  
教育作为"智扶"的重要手段,是打赢攻坚脱贫战的"内生力量",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是消弭"依赖性"贫困的根本出路。职业教育见效快、针对性强,是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最有效且直接的手段。运用SWOT分析方法,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全面解读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益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恰切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晶  
主观因素致贫型人口普遍存在对外来文化及其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的观望或抵触态度。传统的环境决定论、社会制度论、文化致贫论、信息匮乏论和个人责任论对跨文化沟通这个重要环节鲜有论述。研究认为:贫困是一种结构性存在,贫困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差异性文化现象,严重制约了人口智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在认识论上,文化"精准扶贫"中的跨文化沟通特指与那些在经济尺度和文化尺度均处于劣势群体之间的沟通,强调通过"视域融合"改变贫困文化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逻辑;在方法论上,通过基本理论模型系统阐释跨文化沟通的逻辑结构与方法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朝阳  聂清德  
现代农村电商人才是指为了适应现代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而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人才。现代农村电商人才精准扶贫是指农村电商人才运用电商知识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并使之精确脱贫的商务活动帮助方式。它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符合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促进美丽新农村建设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但现代农村电商人才精准扶贫的意识较弱、技能较低、资源较少和环境较差,严重影响了精准扶贫的进度和效度。只有强化农村电商人才精准扶贫的意识、提高其技能、提供其资源和改善其环境,才能在扶贫理念上标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小兰  朱媛  
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提升人力资本、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路径。科学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明确其目标定位、群体定位、区域定位以及服务内容定位。要综合运用"奖、助、贷、补"相结合的奖助模式,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与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以增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还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扶贫联动机制,形成扶贫工作合力,增加职业教育扶贫经费投入,开展产教联合扶贫和"造血"式智力扶贫,实施定向的技能型教育扶贫,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爱国  李宁  
推进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聚焦重点人群,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文章建议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政策,实现"精准资助";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精准培养";加强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培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就业"。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之明  何鸿景  
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揭示我国普惠金融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普惠金融扶贫"田东模式"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了现阶段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路。构建普惠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应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助推合理配置资源;强化普惠金融扶贫协同机制和政策联动创新;加强扶贫信息共享,建立动态信用评级;完善扶贫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产品创新,探索普惠扶贫新模式;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兰  
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能够帮助一定群体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我们应当妥善解决其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理念非系统性、制度非协同性、对象排斥、就业信息供需不对称等问题,科学定位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对象、制度与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之明  何鸿景  
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揭示我国普惠金融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普惠金融扶贫"田东模式"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了现阶段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路。构建普惠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应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助推合理配置资源;强化普惠金融扶贫协同机制和政策联动创新;加强扶贫信息共享,建立动态信用评级;完善扶贫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产品创新,探索普惠扶贫新模式;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红  Clement Tisdell  李文静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建设作为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的社会无形资产,对边疆地区精准扶贫实现"两个回流"及边民生计可持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6年7月新疆克州的田野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估计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对于边民生计策略以及脱贫的影响效应,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边民减贫,这种正向效应主要通过两个路径实现:一是边民借助社会网络提高对正规金融的可得性进而实现养殖扩大再生产;二是边民通过集体公共活动付酬增加转移支付收入。但社会资本通过生计策略多样化机制提升边民生计能力的减贫路径尚未形成。在边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既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边民收入增收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配套其他措施破解社会资本引导边民建立多样化生计的主要障碍,强化社会资本的能力扶持路径,实现精准脱贫的可持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咏梅  
精准扶贫策略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物质贫困的单一视角,而应突破以劳动报酬和消费为贫困衡量标准的传统方法,引入多维贫困研究理念,构建多指标的贫困衡量体系。福利贫困作为多维贫困中的一种潜在的贫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复杂性,在实践中需要纳入扶贫减贫的视野并加以重视。通过运用AF方法对农民工的福利贫困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福利贫困所反映的问题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中度的福利贫困而言,我国新农合和新农保的福利保障程度仍然较低,而在重度贫困下,社会保险和看病问题成为农民工福利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实践中我国应当以消除福利贫困为重点,积极推进精准扶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涛  黄春媛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从精准扶贫审计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监督机制、专业配合和审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精准扶贫审计的难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精准扶贫审计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乡村振兴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策略,精准扶贫则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农村工作,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为了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存在返贫致贫的诱因和可能性,如何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后扶贫时代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贫困地区仍然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转变发展观念,借鉴乡村振兴建设的先进经验,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发力,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基础,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