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8)
2023(9574)
2022(7784)
2021(7152)
2020(5998)
2019(13354)
2018(12876)
2017(25233)
2016(13296)
2015(14449)
2014(14241)
2013(14021)
2012(12723)
2011(11086)
2010(11533)
2009(11196)
2008(11608)
2007(10593)
2006(9506)
2005(8821)
作者
(36018)
(30050)
(29781)
(28336)
(19385)
(13987)
(13538)
(11458)
(11181)
(10973)
(10103)
(9857)
(9809)
(9457)
(9354)
(8967)
(8902)
(8696)
(8682)
(8574)
(7460)
(7273)
(7220)
(6917)
(6860)
(6662)
(6642)
(6638)
(5981)
(5768)
学科
(80701)
(73295)
企业(73295)
管理(60419)
(59640)
经济(59557)
业经(26891)
(25935)
(25053)
方法(23376)
农业(19800)
(19717)
财务(19697)
财务管理(19683)
企业财务(18658)
(16886)
技术(15804)
数学(15763)
数学方法(15587)
中国(14051)
(13841)
(13029)
理论(12095)
(12088)
企业经济(12076)
经营(11471)
(10717)
贸易(10712)
(10688)
技术管理(10494)
机构
学院(195243)
大学(185536)
(87317)
经济(85764)
管理(84108)
理学(71573)
理学院(71029)
管理学(70392)
管理学院(70017)
研究(57102)
中国(48775)
(44332)
(37358)
财经(33866)
(31515)
(30629)
科学(29767)
(29161)
(27217)
中心(27036)
经济学(25326)
商学(24613)
财经大学(24543)
(24501)
商学院(24391)
业大(23998)
研究所(23719)
北京(23464)
经济学院(22863)
经济管理(22778)
基金
项目(119117)
科学(97224)
研究(94230)
基金(87874)
(73154)
国家(72328)
科学基金(65439)
社会(62184)
社会科(59002)
社会科学(58990)
(47810)
基金项目(45593)
教育(42067)
自然(40219)
自然科(39312)
自然科学(39305)
编号(38957)
自然科学基金(38714)
(37835)
资助(35181)
成果(30863)
(30778)
(28479)
(26647)
(26437)
课题(26205)
(26110)
重点(25851)
创新(25495)
国家社会(25354)
期刊
(105420)
经济(105420)
研究(59177)
(39305)
中国(37316)
管理(37188)
(28885)
科学(21846)
(21699)
金融(21699)
业经(20716)
农业(19915)
技术(19596)
学报(18641)
教育(17624)
财经(17306)
经济研究(16178)
大学(15958)
学学(15347)
(14950)
问题(13061)
(12668)
技术经济(12660)
财会(12297)
现代(11154)
(10970)
会计(10515)
商业(10426)
世界(10249)
经济管理(9762)
共检索到301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鑫  陈今  刘志宇  
已有研究对于企业的善举能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兼顾的双赢局面并未达成一致。为此,本文借助我国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这一政策背景,考察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政府采购和表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增值效应,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和改善公司治理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政府采购扶贫订单对扶贫企业稳定经营业绩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扶贫表彰有助于企业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进一步研究表明,精准扶贫的增值效应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较低的行业以及相对贫困的扶贫地区。本文从企业行为和政策惠企的互补视角,拓展了精准扶贫的经济效果研究,并为如何动员企业守住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俞毛毛  钱金娥  
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具有社会责任履行与经营动机的双重属性,同时还可能受到行业与省份同群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精准扶贫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同群效应及其同群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精准扶贫投资受到同行业、同省份企业行为影响;第二,信息不对称下,观察式模仿为企业精准扶贫的主要动因,竞争性动机并不明显;第三,精准扶贫行为自身会降低崩盘风险,而同群动因下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对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有所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成杨  黄玉菁  黄文才  夏文蕾  
本文基于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企业精准扶贫对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精准扶贫会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债务融资以及更长的融资期限。当进一步区分具体的债务融资形式时,本文发现这种债务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信用贷款上,这说明企业精准扶贫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声誉和信誉而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此外,本文进一步检验影响机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和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企业精准扶贫对债务融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这说明,企业精准扶贫通过改善信息透明度和获得政府资源支持而提高债务融资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珺  李云  段志鑫  
文章基于合法性视角,以201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精准扶贫行为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与企业精准扶贫参与意愿正相关;相较于国有企业,媒体关注对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参与意愿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参与精准扶贫的企业在高媒体关注时,会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并倾向于通过教育扶贫、健康与生态保护扶贫等方式承担精准扶贫工作,藉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文献,拓展了精准扶贫的研究视角,对于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以及企业的精准扶贫决策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易志高  柏淑嫄  孔悦欣  
本文以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通过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四种渠道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就企业扶贫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产业扶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强,教育扶贫次之。本研究能够为企业在后扶贫时代制定扶贫策略和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瑞强  王英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是对接经济新常态要求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质量提升的政策回应。本文通过历史性分析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生成逻辑,系统探讨精准扶贫提出的理念要求、制度关联、技术背景与政策指向,基于扶贫主体意识回归、扶贫资源供需对接、扶贫工作业务流程再造等视角剖析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未来的政策走向:把握结构性贫困特征,增进精准扶贫推进需要系统思维;促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深化,提高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强化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创新扶贫脱贫区域正向退出机制;厘清财政扶贫思路,促进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监测评估,重塑脱贫人口生计空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玄  吴蓉  谢志明  
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动因与方式选择及所引起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和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精准扶贫更积极,但两者精准扶贫方式存在差异,国有企业更倾向整合型精准扶贫,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则倾向慈善型精准扶贫。进一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产生了积极市场反应;相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精准扶贫产生的市场反应更积极,尤其体现在政治关联民营企业中。同时,扶贫方式及扶贫持续性对精准扶贫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有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军  冉戎  唐源珑  
地方政府为如期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是否会将其压力转移到企业?基于2016-2018年上市公司手工收集的精准扶贫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在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企业精准扶贫投入越多,且在控制了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数后依然成立;(2)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性质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较于国有企业,政府财政压力对非国有企业的精准扶贫投入影响更大;(3)良好的市场化环境削弱了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的影响越小;(4)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银行贷款较多的企业中。本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地方政府需注意企业承担精准扶贫任务的"适当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静  朱玉春  
科技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之一,科技特派员企业作为科技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基于科技特派员企业社会资本的视角,选取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区208家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企业作为观察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从结构型、关系型和认知型3个维度测度了科特派企业的社会资本,并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精准扶贫的影响。研究表明,科特派企业结构型、关系型和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帮扶带动扶贫、产业增收扶贫和投资收益扶贫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科特派企业的社会资本在科特派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科特派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多维度集聚企业社会资本,建立科特派企业联盟,运用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产业融合,构建由政府、高校、合作社和金融组织等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协同科特派精准扶贫机制,带动区域精准脱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功富  张木子  
为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表现如何呢?利用我国2016~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社会情感财富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实证考察家族企业精准扶贫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研究发现: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不仅履行精准扶贫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更高,而且精准扶贫力度也更大。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相比成熟的家族企业,新创家族企业精准扶贫社会责任感更强;家族企业所处地区的区域文化绩效导向程度越高,家族企业精准扶贫社会责任的表现越差。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家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罗宏  白雨凡  杨策  
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为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以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与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够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和审计师检查风险,进而降低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平均而言,参与精准扶贫的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为未参与精准扶贫企业的34.8%。该结果主要体现在企业参与产业发展脱贫、劳动密集型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企业在深度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当中。该研究结论对审计师理解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和理解企业未来参与乡村振兴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董竹  张欣  
为实现消除农村贫困和区域贫困的目标,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精准扶贫战略中,然而学术界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经济后果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以2016-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精准扶贫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在改变变量度量方法、更换模型以及使用安慰剂检验和PSM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了创新绩效,而资源效应(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税收优惠)和声誉效应(增加媒体正面报道数量)是参与精准扶贫所发挥的外部融资作用。最后,基于宏观社会层面、中观市场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扶贫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不仅丰富了参与精准扶贫和企业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对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以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健平  翁若宇  潘越  
本文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实施精准扶贫对扶贫企业以及被扶贫地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扶贫企业而言,实施精准扶贫能够显著缓解其融资约束。从扶贫方式来看,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的效果最为明显。从经济后果来看,实施精准扶贫不仅提高了扶贫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增加了股东的财富水平。对于被扶贫地区而言,精准扶贫显著提高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未遭受明显破坏。在企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动机方面,本文发现管理者私利动机并不能解释企业的精准扶贫行为。上述结果表明,与慈善捐赠有所不同,企业实施精准扶贫并不是企业自利的工具,而是利他性动机与战略性动机的结合,能够实现企业、社会与环境三者的共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望红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精准执行现象,表现为识别不精准、帮扶不精准、管理不精准和考核不精准等问题。立足于基层组织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问题。基层组织在运动式治理和官僚体制的双重规制和压力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执行约束,基层治理资源有限、权责不匹配、压力考核等因素影响了基层干部的政策定位与具体执行。在国家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基层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基层组织承担的任务剧烈增长,并接受来自国家与农民的双重压力和监督。在双重挤压之下,基层组织表现出权威导向的选择性治理、风险规避的规范化治理和硬任务的软执行,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政策的执行能力。为了避免国家资源浪费和政策执行偏差,各级政府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在资源投放上注重分寸,执行政策时切合实际,对下考核时留存自主空间,从而保障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殷君  
到2020年底,我国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为了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和政府重视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工作从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三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为了更好的执行精准扶贫政策,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监督工作意在监督扶贫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最大程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