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7)
- 2023(5097)
- 2022(4257)
- 2021(3869)
- 2020(3084)
- 2019(7040)
- 2018(6563)
- 2017(12461)
- 2016(6213)
- 2015(6703)
- 2014(6809)
- 2013(6971)
- 2012(6806)
- 2011(6447)
- 2010(6649)
- 2009(6342)
- 2008(6165)
- 2007(5662)
- 2006(5293)
- 2005(4873)
- 学科
- 济(55378)
- 经济(55332)
- 地方(17431)
- 管理(15619)
- 业(15409)
- 方法(14447)
- 数学(13238)
- 数学方法(13165)
- 地方经济(12870)
- 农(12320)
- 中国(12265)
- 农业(10231)
- 业经(8590)
- 学(8505)
- 收入(7922)
- 企(7921)
- 企业(7921)
- 财(7909)
- 经济学(6603)
- 环境(6482)
- 融(6304)
- 金融(6303)
- 制(5968)
- 发(5940)
- 产业(5473)
- 人口(5332)
- 银(5078)
- 银行(5077)
- 行(4936)
- 资源(4932)
- 机构
- 大学(102456)
- 学院(102130)
- 济(58609)
- 经济(57716)
- 研究(41944)
- 管理(35485)
- 中国(31142)
- 理学(29997)
- 理学院(29578)
- 管理学(29188)
- 管理学院(28979)
- 财(24384)
- 科学(21600)
- 所(21444)
- 京(21037)
- 经济学(20811)
- 财经(19328)
- 研究所(19093)
- 经济学院(18477)
- 中心(17994)
- 经(17414)
- 江(14815)
- 院(14222)
- 财经大学(14167)
- 北京(13838)
- 范(13677)
- 师范(13612)
- 农(13294)
- 科学院(13106)
- 社会(12915)
- 基金
- 项目(63142)
- 科学(50402)
- 研究(47401)
- 基金(47352)
- 家(40890)
- 国家(40569)
- 社会(34483)
- 科学基金(34459)
- 社会科(32668)
- 社会科学(32661)
- 基金项目(24392)
- 省(22558)
- 教育(20105)
- 资助(19226)
- 自然(18858)
- 划(18841)
- 自然科(18398)
- 自然科学(18395)
- 自然科学基金(18086)
- 编号(17494)
- 发(15920)
- 国家社会(15769)
- 成果(14644)
- 重点(14397)
- 济(14395)
- 部(14326)
- 经济(14285)
- 发展(13674)
- 展(13494)
- 教育部(12749)
共检索到166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仇童伟
本文利用县域面板数据结合2000—2020年人口普查资料,系统考察了精准扶贫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以及人口流动在其中的角色扮演。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确实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但效果相对有限。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精准扶贫存在加速贫困县常住人口流失的倾向,而常住人口流失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进一步研究显示,贫困县人口流失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激发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地区;对于处在城市群或南方地区的贫困县,精准扶贫在降低其与其他地区经济差距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对于处在城市群或北方地区的贫困县,精准扶贫导致其流失更多常住人口。本文为认识精准扶贫的经济作用及其要素配置效应,优化后扶贫时代脱贫地区扶持策略提供了经验证据,但本文仅是对精准扶贫经济效应的短期评估,其经济潜力仍需长期观察。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精准扶贫 人口流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光南 张海辉 杨全发
文章考虑了基础设施作为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的互补效应,建立生产函数与收敛方程分析框架,采用中国198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交通扶贫"工程中铁路和等外公路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并提高了区域经济的趋同速度,达到了减少地区经济差距和减贫目标;而等级公路因过度投资而导致边际收益递减、挤出效应和交通腐败等经济损失,减缓了区域经济的趋同速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条件收敛,但未达到σ收敛;此外,劳均实际资本、平均受教育年限、市场化和城市化水平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交通 基础设施 增长 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神脱贫 乡村教育 农村教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红 党志琴 党志文
金融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带动农村各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但是,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性受到制约。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发展演化,并分析了金融体系服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供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 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范红忠
大都市区是一国人口的吸纳池。我国东部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小,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以及多数大都市区的市区尚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吸纳外来人口。鼓励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市区及郊区迁移,是一条减少地区和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都市区 人口吸纳池 人口分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汪三贵
脱贫攻坚是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且到2020年就得完成。贫困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有,全球都有。但是像中国这样把贫困问题当作头等重大的问题来解决,在几十年来取得大规模减贫成就的,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瞄准机制与施策成本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命题。精准扶贫不仅是一种战略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学思想,可理解为通过制度供给、政策帮扶与物质支援,推动穷人主动"脱贫",跳出"异质性贫困陷阱"。精准扶贫作为一场扶贫模式革命,不是预算限制下的被动选择,而是为了摆脱僵化低效、政绩导向、救济性质的扶贫模式窠臼,追求发展脱贫、精准脱贫、高效扶贫的主动创新。只有瞄准不同贫困人口的"致贫机理及脱贫需求",进行长效施策与赋能,才能"拔除穷根"。精准扶贫效率,取决于"瞄准精度""政策效力"与"执行成本"。现实中的"瞄而不准"或施策低效,往往是因为"外在扶贫"与"内生脱贫"未能实现功能耦合。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应提升扶贫供给与脱贫需求契合度,做到精准;弱化救济、强化赋能,规避扶贫"福利陷阱";激发贫困人口的市场活力与自生能力,使之融入地区现代化、市场化进程,最终实现内生发展脱贫和生计可持续。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异质性贫困陷阱 瞄准 施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玉霞 汤闻博
本文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精准扶贫的理论问题。现代经济学不仅以效率为目标,也十分重视社会公平。精准扶贫中存在效率与公平的互补关系,因此,用现代经济学分析精准扶贫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解释力。本文在梳理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并产生了较高的行政成本、任务扶贫和数字扶贫倾向,是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精准施策,笔者提出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当处理好六个关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现代经济学 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博胜 曹筱杨
精准扶贫是近年来中国典型的农村偏向性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基于2010—2019年县域面板数据,以中国典型贫困地区——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对国家级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精准扶贫政策有利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增收,进而显著缩小了国家级贫困县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但对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作用不明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到精准扶贫政策冲击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比非贫困县平均上升0.1512,而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平均降低0.3668,但这种政策效应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政策累积效应不明显。(2)精准扶贫政策主要通过促进城镇化、增加资本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以及产业结构非农化调整4个方面促进了国家级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长远来看,在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的同时,逐步推动产业非农化调整将给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带来持续累积效应,对改善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分配产生积极影响。针对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玉梅
为实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精准扶贫是重要举措,国家政策引导扶贫干部思想与工作积极帮助领导农民群众摆脱贫困,精准扶贫攻坚战持续进行到2017年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在扶贫过程中面临着"扶智"与"扶志"等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优化资金管理,加强党员干部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困境 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范文涛 丁志辉 崔雨
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通过项目制全过程运营实施,精准施策,精准推进,持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立足电网实际,借鉴项目化运营理念,实施社会责任项目制管理,将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工具运用到精准扶贫中,通过项目制全过程运营实施,精准施策,精准推进,持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智宝
商业银行精准扶贫的"道"与"术"重点是在遵循商业金融基本规律之"道"下,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支持扶贫开发的特定优势之"术"金融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中央要求引导多种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推行定向精准滴灌的普惠式金融扶贫。商业银行精准扶贫的"道"与"术"重点是围绕扶贫开发特定客户群体,在遵循商业金融基本规律之"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由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技术条件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推动肯定是不相同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分别考察具有不同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异质型流动人口变量的函数,并对1985-1990年期间我国分地区流动人口的素质状况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仅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就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约72.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而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也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对中部来说,在此期间的流动人口不管是从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贡献上,还是从对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上,都对本地区...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人力资本 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六亿
初始的地区经济差距引发了劳动力自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一个伴随人才“渗漏”的“劳动换工业品”的物质能量循环。这个循环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分工格局:东部地区演化为工业品的生产中心和经济中心,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人才输出地、生产要素提供地和工业品的消费地。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所形成的这种分工格局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因此,要缩小地区差距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