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0)
- 2023(8258)
- 2022(7103)
- 2021(6772)
- 2020(5483)
- 2019(12264)
- 2018(11642)
- 2017(21884)
- 2016(11412)
- 2015(11924)
- 2014(11337)
- 2013(10751)
- 2012(9989)
- 2011(8878)
- 2010(9253)
- 2009(8548)
- 2008(8484)
- 2007(7718)
- 2006(7022)
- 2005(6057)
- 学科
- 业(40983)
- 管理(38888)
- 济(38124)
- 经济(38078)
- 企(32874)
- 企业(32874)
- 技术(15600)
- 农(15499)
- 中国(13369)
- 方法(12574)
- 财(11964)
- 技术管理(11887)
- 农业(11191)
- 业经(10672)
- 数学(10323)
- 数学方法(10091)
- 策(10058)
- 地方(9762)
- 制(9004)
- 银(8070)
- 银行(8065)
- 行(7785)
- 贸(7674)
- 贸易(7666)
- 易(7433)
- 理论(7232)
- 融(7155)
- 金融(7154)
- 划(6991)
- 学(6840)
- 机构
- 学院(151346)
- 大学(148452)
- 济(63641)
- 经济(62193)
- 管理(61711)
- 理学(52689)
- 理学院(52100)
- 管理学(51356)
- 管理学院(51039)
- 研究(50694)
- 中国(39463)
- 财(31776)
- 京(30302)
- 科学(28559)
- 江(24663)
- 中心(24057)
- 财经(23818)
- 所(23520)
- 经(21566)
- 范(21036)
- 师范(20914)
- 研究所(20902)
- 农(19672)
- 州(19454)
- 院(19139)
- 北京(19088)
- 经济学(18571)
- 业大(18422)
- 财经大学(17443)
- 师范大学(16603)
- 基金
- 项目(100496)
- 科学(82304)
- 研究(78065)
- 基金(73291)
- 家(62726)
- 国家(62152)
- 科学基金(55321)
- 社会(51019)
- 社会科(48490)
- 社会科学(48484)
- 省(40566)
- 基金项目(38709)
- 教育(35944)
- 自然(34461)
- 自然科(33766)
- 自然科学(33759)
- 划(33449)
- 自然科学基金(33185)
- 编号(31404)
- 资助(27813)
- 创(27164)
- 成果(25854)
- 创新(24311)
- 课题(22781)
- 发(22382)
- 重点(22346)
- 部(21744)
- 国家社会(21071)
- 制(20213)
- 性(19321)
共检索到236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玮
精准脱贫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必须跨越的特有关口。当前,距离实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仅有一步之遥,脱贫攻坚战步入冲刺期。要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科学把握精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厘清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创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决胜阶段 政策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帆 张琼娜 聂语嫣
从政策跟踪审计评价流程与评价指标两维出发,构建政策跟踪审计创新评价机制。首先,从审计项目评价过程与审计绩效评价过程出发,研究创新审计流程;然后,构建审计项目评价指标和审计绩效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创新审计评价体系;最后,利用审计署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项目对创新评价机制进行分析,以期采用例证方式为政策跟踪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晶 王祖祺 陈建成
新时代扶贫工作需要满足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等新的发展诉求。精准扶贫需体现社会创新效果,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深化现代化治理和社会自治以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当前,精准扶贫工作面临包括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困难和挑战。为此,精准扶贫政策应进一步关注4个环节:注重区分收入贫困还是机会贫困;重点构建多元主体帮扶机制;处理好产业扶贫过程中市场选择与政府支持之间的关系;脱贫考核应体现兼顾数量和质量的二元属性。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绿色创业 社会创新 产业扶贫
[期刊] 求索
[作者]
田先红
农民家计模式与家庭贫困的形成有着密切关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计模式呈现出家庭生命周期缺乏明显节点、家庭发展缺乏理性规划、代际分工不够明确和低积累、高消费等特征。农民贫困的性质主要是家庭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劳动力潜能未能充分释放而形成的贫困。因此,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精准扶贫的重点应该是引入市场机制、充分释放农民家庭劳动力的潜能。国家可以通过专项帮扶、教育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扶贫思路等措施来更好地实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目标。
关键词:
家计模式 贫困性质 精准扶贫 少数民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鄢红兵
经过上一轮扶贫攻坚后,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金融服务尤其是针对贫困地区农户的金融服务极其匮乏。作者从需求、供给、收入、成本等要素分析当前金融机构精准扶贫面临"四个增加"、"四个不足"等难点,提出了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四个要明确",为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围绕资金供给、需求,提出了金融机构实现精准扶贫的六大对策。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精准扶贫 难点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江华 杨晶
农村危房改造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一项民心工程,历年倍受高层领导的重视,截至2016年底,全国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00多万户,数千万农民住上了安居房。然而,有些地方在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时,出了不少问题,如村干部分配危房改造指标"优亲厚友",镇村干部蛀蚀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究其原因,既有技术上难以精准识别危房改造户,也有危房改造资金使用方法不科学,还有政策落实方面用人不当等。为实现"到2020年,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宏伟目标,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探讨了农村危房改造户精准识别、资金精准使用、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危房改造 精英俘获 建租并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赵梦媛 金菁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权利救济在内的社会保护式扶贫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社会保障既被列为反贫困的重要目标,也被列为反贫困的主要路径,在中国农村减贫发展进程中的嵌入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减少因制度不一造成的缝隙和叠加问题,让扶贫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衔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多领域、多主体的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瑞强 王英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是对接经济新常态要求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质量提升的政策回应。本文通过历史性分析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生成逻辑,系统探讨精准扶贫提出的理念要求、制度关联、技术背景与政策指向,基于扶贫主体意识回归、扶贫资源供需对接、扶贫工作业务流程再造等视角剖析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未来的政策走向:把握结构性贫困特征,增进精准扶贫推进需要系统思维;促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深化,提高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强化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创新扶贫脱贫区域正向退出机制;厘清财政扶贫思路,促进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监测评估,重塑脱贫人口生计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先伦 李建民 房晓军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对中共长期扶贫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重要创新。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宏大的视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当前我国的贫困现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使命是其重要时空依据。精准扶贫在基本内涵上有着精确的定位,即以"真"为前提、以"准"为核心、以"精"为关键。精准扶贫在具体路径上主张综合施力,即坚持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以及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崇高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
习近平 精准扶贫 思想 战略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先伦 李建民 房晓军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对中共长期扶贫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重要创新。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宏大的视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当前我国的贫困现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使命是其重要时空依据。精准扶贫在基本内涵上有着精确的定位,即以"真"为前提、以"准"为核心、以"精"为关键。精准扶贫在具体路径上主张综合施力,即坚持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以及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崇高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
习近平 精准扶贫 思想 战略创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朝阳 林辉 刘淑芳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扶贫强调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三精准"治贫方式,包含"物扶"和"人扶"两个层次的内涵(1)。职业教育作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对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帮助最为快捷和有效,是"人扶"的有效途径。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以"立足供销,服务三农,做政府精准扶贫好帮手"为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金祥
农业科技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贫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贫困地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是精准扶贫的源动力、瞄准器、助推器。增强精准扶贫的动力、加强精准扶贫的保障、增强精准扶贫的活力,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创新科技扶贫手段、强化科教兴农战略。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科技创新 手段 途径 保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司亚伟 钱荟楠 王雪娜
本文基于不确定思维与贫困脆弱性的逻辑,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不确定因素(公共风险)对扶贫成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依据贫困脆弱性的作用逻辑分析了新时期精准扶贫动态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因子及"因人因地施策"提出的合理性。结合辽宁省的扶贫数据分析出新时期精准扶贫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保障性扶贫、脱贫质量和贫困群众获得感。基于此,提出未来扶贫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殷君
到2020年底,我国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为了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和政府重视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工作从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三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为了更好的执行精准扶贫政策,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监督工作意在监督扶贫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最大程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关键词:
审计监督 精准扶贫 政策落实 机制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