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6)
- 2023(18098)
- 2022(15782)
- 2021(14862)
- 2020(12381)
- 2019(28625)
- 2018(28259)
- 2017(54308)
- 2016(29696)
- 2015(33424)
- 2014(33456)
- 2013(33010)
- 2012(30401)
- 2011(27250)
- 2010(27176)
- 2009(25080)
- 2008(24809)
- 2007(22141)
- 2006(19182)
- 2005(16264)
- 学科
- 济(121765)
- 经济(121559)
- 管理(83525)
- 业(81418)
- 企(66917)
- 企业(66917)
- 方法(58355)
- 数学(49687)
- 数学方法(49045)
- 农(35931)
- 中国(30406)
- 财(30388)
- 业经(28809)
- 学(25965)
- 地方(25754)
- 农业(24119)
- 制(21061)
- 理论(21013)
- 贸(20753)
- 贸易(20747)
- 易(20088)
- 和(19629)
- 务(19567)
- 财务(19482)
- 财务管理(19436)
- 企业财务(18408)
- 环境(18307)
- 技术(18225)
- 银(16217)
- 银行(16160)
- 机构
- 学院(423315)
- 大学(421487)
- 管理(167434)
- 济(164413)
- 经济(160739)
- 理学(145624)
- 理学院(143998)
- 管理学(141312)
- 管理学院(140546)
- 研究(137428)
- 中国(100250)
- 京(88619)
- 科学(87594)
- 财(75155)
- 农(69811)
- 所(68576)
- 业大(64623)
- 中心(63459)
- 研究所(62728)
- 江(61651)
- 财经(60745)
- 范(57138)
- 师范(56600)
- 北京(55711)
- 经(54951)
- 农业(54672)
- 州(52156)
- 院(50100)
- 经济学(49056)
- 师范大学(45518)
- 基金
- 项目(291790)
- 科学(228549)
- 研究(212705)
- 基金(209768)
- 家(182397)
- 国家(180834)
- 科学基金(155219)
- 社会(133402)
- 社会科(125751)
- 社会科学(125714)
- 省(115750)
- 基金项目(111854)
- 自然(101248)
- 自然科(98802)
- 自然科学(98773)
- 教育(98467)
- 自然科学基金(96977)
- 划(96689)
- 编号(88074)
- 资助(86320)
- 成果(70820)
- 重点(65222)
- 部(63747)
- 发(62529)
- 课题(60398)
- 创(60187)
- 创新(56085)
- 科研(55910)
- 教育部(54454)
- 大学(54199)
- 期刊
- 济(177611)
- 经济(177611)
- 研究(117295)
- 中国(75244)
- 学报(68169)
- 农(64025)
- 科学(62312)
- 管理(58052)
- 财(58017)
- 大学(51468)
- 学学(48584)
- 教育(46352)
- 农业(44331)
- 技术(37458)
- 业经(31372)
- 融(31187)
- 金融(31187)
- 财经(28773)
- 经济研究(27813)
- 经(24598)
- 问题(23720)
- 业(22166)
- 图书(21323)
- 版(21098)
- 技术经济(20532)
- 科技(20078)
- 理论(19558)
- 统计(19324)
- 商业(19315)
- 资源(18701)
共检索到600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超
基于贵州肇兴侗寨旅游产业帮扶的扎根分析,精准帮扶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社会治理。对于通过旅游产业推动精准帮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民族村寨而言,政府、农户、产业、社区、游客五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在帮扶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纠纷不利于社会治理。这些问题包括政策操作难度(政府因素)、农户自身问题(农户因素)、不同发展基础(产业因素)、管理方法不足(社区因素)、不当游览行为(游客因素)等。有针对性地构建基于精准帮扶的社会治理路径,需要综合考虑转变方式、扶贫反思、全局平衡、尊重理解、治安管理五个方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超
基于贵州肇兴侗寨旅游产业帮扶的扎根分析,精准帮扶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社会治理。对于通过旅游产业推动精准帮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民族村寨而言,政府、农户、产业、社区、游客五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在帮扶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纠纷不利于社会治理。这些问题包括政策操作难度(政府因素)、农户自身问题(农户因素)、不同发展基础(产业因素)、管理方法不足(社区因素)、不当游览行为(游客因素)等。有针对性地构建基于精准帮扶的社会治理路径,需要综合考虑转变方式、扶贫反思、全局平衡、尊重理解、治安管理五个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燕 胡书玲 王坤 刘彩清 刘大均 周骁
民族村寨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文章解析肇兴侗寨2000、2009和2020年三生空间演变及机制。研究发现:(1)肇兴侗寨已由传统农耕型聚落转变为旅游+农耕多功能民族村寨,呈现出新型复合空间态势:生产—生活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生活空间持续扩大,生产空间持续缩小,生态空间占绝对主体地位,但呈波动变化。(2)肇兴侗寨国土空间结构相互转换剧烈,生活空间、生产—生活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的单一动态度指数均为正值,生产空间为负值;除2000—2009年生活空间外,所有空间类型的单一动态度均远小于综合动态度。(3)肇兴侗寨以生态空间为基质的景观特征,生活空间景观变化最为明显,其中2009—2020年表现最为突出,表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景观破碎化加剧。(4)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民族旅游村寨三生空间演变,旅游市场需求、政府监督治理、微观利益主体和侗族文化是民族旅游村寨三生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 丁士军 吴海涛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本研究运用华中L县精准扶贫实绩核查数据,分析了帮扶主体层级、帮扶措施类型对于帮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帮扶主体层级高低、帮扶措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对帮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帮扶主体的层级越高,同时对贫困户实施可持续性的帮扶措施可以明显提升贫困户对帮扶效果的认可度。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扶贫资源的合理调度,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金、资源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要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 丁士军 吴海涛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本研究运用华中L县精准扶贫实绩核查数据,分析了帮扶主体层级、帮扶措施类型对于帮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帮扶主体层级高低、帮扶措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对帮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帮扶主体的层级越高,同时对贫困户实施可持续性的帮扶措施可以明显提升贫困户对帮扶效果的认可度。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扶贫资源的合理调度,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金、资源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驻村帮扶人员的技能和职业培训,保证其对贫困户实施科学、可持续的帮扶措施,杜绝扶贫资源被"精英捕获",防止扶贫资源被"滥用"和"错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法尧 陈红玲 李如跃 吴建国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路径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村寨整体贫困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旅游扶贫的目标转向村寨内部贫困个体。旅游扶贫的路径由过去依靠发展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转向依靠更加公平的旅游收益分配政策,并以"益贫"思想为导向,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扶贫 民族村寨旅游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淑珍
高校"多困生"是指兼具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扰或就业困难两类困难及以上的学生群体,探究"多困生"产生的主导因素,探索建立高校"多困生"精准帮扶的路径,更好地促进"多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多困生 帮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满德如 黄经南 王国恩
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其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往往保存较完整且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通常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和结晶。因此研究少数民族村寨对保护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空间以及传承其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保护研究多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社会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村寨布局和空间形态的角度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通过从选址、空间形态、道路结构和公共空间等方面探讨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构成规律,并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形态的成因,以期为侗寨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黔东南 肇兴 侗族村寨 空间形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丽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高职院校教育帮扶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农村发展需要的重要行动。高职院校在"三农"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现实需求、自身特色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现实的路径,在改变"去农化"教育现状中展现自身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忠军 曹宏丽 侯玉霞 韦俊峰
在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以机制设计理论为研究范式,阐明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架构目标、各主体理性、约束条件和实现路径,并提出从旅游精准识别信息体系、旅游精准帮扶激励体系、旅游精准管理协调体系、旅游脱贫考核激励体系、旅游脱贫监督保障体系对我国旅游精准扶贫机制进行调适与路径研究,以期进一步厘清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设计骨架,明确机制建构对旅游精准扶贫的引领性作用。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机制设计 调适与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薇 祝伟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成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重点工作,而重中之重则是通过对帮扶政策效果的多维评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本文基于G省B市2015~2017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收集11131户贫困家庭微观追踪数据,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对帮扶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研究发现,现有帮扶政策对贫困户收入和劳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在生活质量、健康等非收入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随着帮扶政策实施的深入,减贫效应在不同维度贫困上均显著体现,其中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减贫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现有帮扶政策在非收入维度的减贫效果表现出一定的普惠性,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金融帮扶政策等具体帮扶措施对贫困户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减贫效果明显且具有针对性,但在改变健康状况的作用较弱。上述多维评估研究为"后脱贫攻坚时代"进一步优化完善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帮扶政策 效果评估 扶贫实践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海鹏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重大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在贵州省丹寨县的实地调研分析认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根本举措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既包括贫困地区的本地产业发展,也包括外地产业发展。本地产业发展主要依赖贫困地区隐性优势资源的显现化和显性优势资源的资本化进程。要素和资源的资本化进程又依赖政府扶贫资金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投入,让贫困地区具备产业盈利空间;依赖下乡驻村干部为扶贫资金提供精准制导,帮助找到产业发展突破口,特别是着力发展低端生产方式下的高端产业,最终形成脱贫帮扶利益共同体。外地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税收—财政—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要素资本化 产业发展 贵州丹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海鹏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重大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在贵州省丹寨县的实地调研分析认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根本举措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既包括贫困地区的本地产业发展,也包括外地产业发展。本地产业发展主要依赖贫困地区隐性优势资源的显现化和显性优势资源的资本化进程。要素和资源的资本化进程又依赖政府扶贫资金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投入,让贫困地区具备产业盈利空间;依赖下乡驻村干部为扶贫资金提供精准制导,帮助找到产业发展突破口,特别是着力发展低端生产方式下的高端产业,最终形成脱贫帮扶利益共同体。外地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扶贫"、"产业—就业—扶贫"以及"产业—企业直接投入—扶贫"等模式,对贫困地区进行直接或间接帮扶。精准扶贫中的本地产业发展与产业发展中的精准扶贫过程要妥善处理好诸多难题。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要素资本化 产业发展 贵州丹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山地型民族旅游村寨群落地方性重构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贵州雷公山32个村寨的定性比较分析
三生空间理念下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发展路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分析
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外国游客感知视角的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的分析
中国情境下授权型领导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旅游企业的扎根理论质性分析
“驴友”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
路径依赖视角下他组织参与民族经济发展的路径创造——基于贵州郎德上寨旅游扶贫个案
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感知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基于社会保障理论的思考
基于多案例扎根分析的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