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3)
- 2023(2215)
- 2022(1855)
- 2021(1632)
- 2020(1361)
- 2019(2905)
- 2018(2906)
- 2017(4675)
- 2016(2761)
- 2015(3268)
- 2014(3211)
- 2013(2977)
- 2012(2680)
- 2011(2440)
- 2010(2485)
- 2009(2016)
- 2008(2027)
- 2007(1863)
- 2006(1620)
- 2005(1444)
- 学科
- 业(11754)
- 技术(10458)
- 企(10103)
- 企业(10103)
- 管理(9911)
- 济(8978)
- 经济(8975)
- 技术管理(5643)
- 教学(5056)
- 方法(4207)
- 理论(4181)
- 数学(3721)
- 数学方法(3637)
- 学法(3376)
- 教学法(3376)
- 学理(3085)
- 学理论(3085)
- 教育(2888)
- 新技术(2503)
- 高新(2497)
- 高新技术(2497)
- 研究(2492)
- 中国(2485)
- 农(2382)
- 学(2314)
- 业经(2240)
- 农业(1953)
- 贸(1754)
- 贸易(1754)
- 易(1739)
- 机构
- 学院(40367)
- 大学(39270)
- 管理(14210)
- 济(14144)
- 研究(14003)
- 经济(13758)
- 理学(12164)
- 理学院(12051)
- 管理学(11731)
- 管理学院(11660)
- 科学(9273)
- 技术(8962)
- 京(8613)
- 中国(8541)
- 农(7786)
- 业大(7461)
- 所(7281)
- 江(6912)
- 研究所(6729)
- 中心(6207)
- 职业(6206)
- 农业(6202)
- 范(5663)
- 师范(5547)
- 北京(5473)
- 院(5320)
- 州(5226)
- 教育(4923)
- 技术学院(4894)
- 科技(4857)
共检索到60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学芬 杨瑞斌 丁振红
用配合饲料在面积为 16亩的精养池中混养团头鲂和青鱼 ,搭配适量鲢、鳙、鲫 ,获得总产量 14 770kg ,平均亩产92 3.1kg ,其中吃食性鱼产量 10 870kg ,平均亩产 6 79.4kg ,饲料系数为 1.6 4。平均亩利润 14 10 .1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团头鲂 青鱼 精养池 配合饲料 混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道印 欧阳敏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域中的团头鲂种质资源久已被沿湖诸县水产养殖界开发利用,并随鱼苗市场的发育,其养殖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就我们在1995年和1996年进行的池塘主养和混养鄱阳湖团头鲂的试验情况作一总结。1养殖时间1996年3月20日至12月1日,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璐 李学梅 吴兴兵 朱挺兵 杨德国 朱永久
本研究对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水质状况、氮磷收支和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期间各水质指标呈波动现象,其中TN(除5月份外)浓度较高,养殖末期(10-11月)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TP含量在4-6月份急剧上升,7-11月份TP含量显著高于4月份。氮磷收支研究表明,饲料是养殖池塘氮、磷的主要来源,占氮总输入的(87.43±0.19)%,占磷总输入的(94.52±0.09)%。底泥沉积、水体渗漏、吸附等综合积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项目,分别占氮、磷总输出的(72.07±1.04)%和(85.27±1.08)%,其次是养殖鱼类,终末水层积累的氮磷占总支出的比例较小。养殖池塘的氮、磷平均利用率分别为17.51%和9.78%,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对氮、磷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和鲢之间的氮、磷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屈文俊 陈万光 祖恩普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屈文俊,陈万光,祖恩普(河南省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471000)团头鲂是一种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在传统的养殖结构中,一般被搭配利用,生长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产量和效益也没有体现出来。1995年,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打破四头鲂传统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晓 李冰 董玉峰 朱健
为了研究精养团头鲂池塘冬季不投饵期间沉积物不同层次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实验分层次采集池塘沉积物,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对池塘沉积物垂向空间分布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精养团头鲂池塘的整个停饵期间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平均为38)和多样性指数(平均为3.18)均较高,说明精养池塘沉积物中微生物数量多、种类丰富。上层(0~10 cm)和中层(10~20 cm)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3.29、3.27)略高于下层(20~30 cm)的Shannon指数(3.17),底层沉积物样品的指数最小(2.96),说明在底层沉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滕淑芹 金宝泉 杨建立
在面积8亩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罗非鱼鱼种,搭配鲢、鳙、湘鲫,给淡水白鲳、罗非鱼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鲢、鳙、湘鲫不投饵。设置1台3kW增氧机,饲养91d,共生产淡水白鲳3420.75kg、罗非鱼1704kg、湘鲫500kg、鲢、鳙1725kg。每亩产量918.7kg,每亩成本4567.5元,每亩利润1882.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412。
关键词:
淡水白鲳 罗非鱼 混养 产量 养殖技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绍基
中国对虾与缢蛏混养,是综合利用虾塘资源,水中养虾,塘底养蛏。根据虾蛏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两者在同一水体中生活成长。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巩固和稳定发展。一、虾塘的条件要求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虾塘,应选择具备以下条件:1.虾塘底质应是泥沙质或沙泥质为佳,软硬适当,过软则对蛏子生长不利;2.虾塘的水深应保持滩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国宏 顾权 王拥军 李刚 安志伟
共用 3口面积为 10亩的池塘 (总面积为 30亩 ) ,主养青鱼种 ,搭配鲢、鳙。给青鱼投喂自制的颗粒饲料 ,鲢、鳙不另外投饵。每 5亩水面设置 1台 2 2kw增氧机。饲养 114天 ,结果每亩产青鱼秋片 6 6 3kg ,鲢和鳙秋片 184kg ,亩产值 86 82 4 0元 ,亩成本 4 95 1 5 0元 ,亩利税 3730 90元。约是当地精养鲤鱼效益的 7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继业
池塘鱼鸭混养高产高效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山东省诸城市水利水产局李继业为了充分发挥池塘的现有资源潜力,探索高效渔业生产新路子,提高池塘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于1993年至1996年四年时间,进行了鱼鸭混养高产技术的研究,并在部分地区进行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凌志勇 华林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要点凌志勇,华林(四川省内江市伏龙乡农技顾问)鱼鳖混养可互相促进,鳖的残饵和粪便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提供了饵料条件。而大量的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和随之繁殖的细菌、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蚬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鳖并不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