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1)
- 2023(2866)
- 2022(2368)
- 2021(2123)
- 2020(1783)
- 2019(4201)
- 2018(4168)
- 2017(7068)
- 2016(4193)
- 2015(4689)
- 2014(4969)
- 2013(4782)
- 2012(4509)
- 2011(3939)
- 2010(4051)
- 2009(3678)
- 2008(3715)
- 2007(3825)
- 2006(3371)
- 2005(2546)
- 学科
- 济(14420)
- 经济(14415)
- 管理(10191)
- 业(7069)
- 企(6038)
- 企业(6038)
- 方法(5538)
- 地方(5328)
- 中国(4952)
- 数学(4733)
- 农(4668)
- 数学方法(4632)
- 学(4355)
- 业经(3643)
- 壤(3624)
- 土壤(3611)
- 和(3289)
- 环境(3256)
- 农业(3025)
- 理论(3011)
- 财(2824)
- 教育(2795)
- 发(2491)
- 教学(2456)
- 资源(2416)
- 生态(2255)
- 策(2217)
- 技术(2166)
- 划(2148)
- 及其(2105)
- 机构
- 学院(55065)
- 大学(54538)
- 研究(21157)
- 管理(19427)
- 济(16315)
- 经济(15668)
- 中国(15590)
- 理学(15383)
- 科学(15281)
- 理学院(15178)
- 管理学(14781)
- 管理学院(14702)
- 京(13449)
- 农(13012)
- 所(11425)
- 业大(11086)
- 研究所(10493)
- 农业(10149)
- 江(9943)
- 中心(9706)
- 省(9002)
- 北京(8730)
- 技术(8639)
- 院(8421)
- 范(8075)
- 师范(7992)
- 州(7860)
- 工程(7842)
- 财(7489)
- 科学院(6941)
共检索到91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苑韶峰
精伊霍铁路所经地区地处西部干旱内陆,生态环境恶劣、脆弱,对人类扰动极其敏感。敦煌铁路的建设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侵蚀现象。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分析结果,编制了精伊霍铁路两侧30 km范围土壤侵蚀现状图。根据铁路沿线土地退化现状和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表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对施工期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的变化以及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进行了预测,据此分析了工程可能造成的土地退化危害,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吴炳方 张磊 李伟萍 朱亮 张宁 钮立明
为详细了解水库建设期秭归县植被结构演变及土壤侵蚀风险情况,使用TM和SPOT等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的秭归县1992、2007年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风险及1999~2007年SPOTVEGETATION NDVI等。利用景观格局方法研究植被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植被结构与土壤侵蚀风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992~2007年,植被景观格局更加破碎,斑块离散程度变大,多样性提高,乔、灌等仍是优势类型,受不同人类政策的影响,不同类型植被类型景观特征响应表现出差异性。植被覆盖度得到改善,其中秭归中南部植被水平密度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对降低土壤侵蚀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水库周边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谭淑端 张全发
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DEM计算、遥感解译等,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区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确定了计算USL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ArcGIS支持下,模拟了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分为微度、低度、中度、强度、剧烈侵蚀5级,建立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土壤侵蚀量24.14t/hm2,远超该地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t/(hm2·a)。96%的侵蚀区及95%的土壤侵蚀总量位于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小流域 USLE 丹江口水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文武 傅伯杰 郭旭东
针对不同尺度开展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综合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作为新近提出的土壤侵蚀模型,在跨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研究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及其因子内涵,应用尺度转换的思想,阐述了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地形因子等不同评价因子在坡面、小流域、流域不同尺度上的计算方法与GIS实现技术,以期服务于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研究的深入和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胜 欧阳梦云 周卫军 谭雪兰 刘沛 谭洁
以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降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为基础,通过GIS和RS技术,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估算宁乡市的土壤侵蚀模数,模型指标包括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坡度坡长因子(LS)、植被覆盖度因子(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宁乡市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 410.64t/(km2·年),属于中度侵蚀等级状情况,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微度侵蚀、剧烈侵蚀和轻度侵蚀,侵蚀面积分别为1 548.87、434.16和397.91km2,占侵蚀总面积的53.84%、15.09%和13.88%。土壤侵蚀模数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宁乡市的沩山、长冲等山地、丘陵地区。系统分析出宁乡市土壤侵蚀与USLE模型的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海拔高程与土壤侵蚀强度成正相关关系,与侵蚀面积成负相关关系,在草地>水域>裸地。根据宁乡市土壤侵蚀现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政府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侵蚀 GIS RS USLE 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宏薇 许尔琪 张红旗
[目的]综合分区是差别化进行土壤侵蚀防治与管理的基础,对控制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基于伊犁河谷的气象、NDVI、DEM、土地利用、土壤质地及其有机质等数据,利用水力侵蚀模型、风力侵蚀模型和冻融侵蚀分级方法评估其土壤侵蚀特征,并根据相似性、综合性、空间连续、主导因子和综合因素相结合等相关原则进行综合分区。[结果](1)伊犁河谷土壤侵蚀中,水力侵蚀面积占研究区的83.42%,水力侵蚀在各县(市)均有分布;冻融侵蚀面积比重为16.1%,集中分布于南部、中部和北部天山山区;风力侵蚀面积最小,集中分布在图开沙漠周围。(2)通过地貌类型、侵蚀类型及强度、主要侵蚀限制因子和水土保持措施方向等指标,将伊犁河谷划分为6个一级区和14个二级区。一级区包括北部天山山区、伊犁河丘陵区、伊犁河谷地、中部天山山区、昭苏—特克斯盆地和南部天山山区。[结论]针对各分区水土流失特点,该文探讨了其土壤侵蚀治理方案,冻融侵蚀重点治理区以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为主,水力侵蚀重点治理区主要进行人工经济林与草地种植;土壤侵蚀预防保护区重点采取封育措施对天然植被进行保护,以期为伊犁水土保持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碳主要在通气状态下释放出CO2以温室效应的形式影响全球变化。当前,农田土壤固碳过程是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其中农田土壤再分布过程能否导致土壤固碳已引起科学上、政治上以及社会上广泛的兴趣。本文从不同的尺度阐述土壤再分布过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分别阐述土壤侵蚀和再沉积过程在全球碳循环,陆地碳库研究中的作用,土壤侵蚀与农田景观土壤有机碳动态、活性组份以及碳通量之间的关系,土壤再分布过程引起的土壤固碳机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兄 常庆瑞 赵业婷 宋利珍 陈永贵
【目的】对陕西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评价,旨在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地形坡度、植被指数、年降水量、土层厚度、土壤可蚀性、岩性、人口环境容量失衡度和坡耕地占坡地面积比例等8个因子,作为评价陕西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主要因素,首先对各个因子进行分级、量化处理,然后利用特尔斐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确定8个因素的权重,最后运用侵蚀因子权重评分法的数学模型计算陕西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结果】影响富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8个因子的权重依次为:地形坡度0.20,植被指数0.18,土层厚度0.16,年降水量0.12,土壤可蚀性0.12,岩性0.09,坡耕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以长江中下游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数据观测积累及实地调查采样等方法,计算了研究区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等因子,运用GIS与RUSLE评价了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并分析了其与土地利用方式、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为788.44t/(km2.a),属微度侵蚀,流域面积95.18%的范围发生轻度以下的侵蚀,强烈以上侵蚀仅占1.19%。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果园侵蚀强度较大,均达到中度侵蚀,有林地除竹林地为轻度侵蚀外均属微度侵蚀,耕地、果园、竹林地是今后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地类。不同海拔高度中,低海拔(200~400m)区域侵蚀量占到流域侵蚀总量的64.42%,是水土流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乔治 徐新良
土壤侵蚀是造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论文应用GIS技术,综合降水、地形、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等因子,分析和评价了1990—2005年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叠加排序方法定量识别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中度敏感为主,其次是轻度和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地区以大兴安岭山地为主,轻度敏感地区分布在东、西部平原地区,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林草交错区;从时间变化过程看,轻度、中度敏感地区面积增加,高度敏感地区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好转;地形起伏度和植被覆盖作为研究区土壤侵蚀关键因子,起主导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颂茜 林敬兰 林文莲
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是一种主要的土壤侵蚀源。福建省山多、山高、山陡,地形复杂,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高填深挖施工过程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山谷间的高位挂坡等工程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如何采取合适的植物措施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的快速植被恢复值得研究探讨。调查表明:无防护措施的弃碴场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是有防护措施弃碴场的2925倍;无防护措施且不集中挂坡堆放弃碴的流弃比是有防护措施且集中堆放弃碴的16 5×104倍;典型挂坡的土壤侵蚀量是邻近未扰动山坡地约70倍。因此,对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建设过程 土壤侵蚀 监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培军 刘宝元 张科利 金争平
在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最新进展基础上,综述了我们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皇甫川流域和陕西安塞大南沟流域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探讨人类活动(主要是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平)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理及过程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过程与模型 人类活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钟麟 陈一兵 林超文
从1996~1998三年的试验结果分析, 施NPK小区比施NP、NK和PK小区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4% ,30% 和66% ,而径流量减少11% ,24% 和55% ;施NPK小区比施NP、NK和PK小区N流失减少20% ,32% 和55% ,P2O5减少21% ,39%和65% , 而K2O减少28% , 45% 和71% , 养分流失的主要载体是泥沙。施NPK小区比施PK、NK和NP小区的作物平均产量(原产) 分别增加484% 、31% 和14% 。在N、P、K三种大量元素中,紫色丘陵区最主要的肥料限制因子是N, 不施N作物生长十分不良; 其次是P, 不施P造成近20% 的减产; 而钾在此地...
关键词:
平衡施肥 土壤侵蚀 紫色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洪芬 杨营 毕如田
土壤侵蚀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研究在GIS支持下,应用TM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相关信息,快速获得了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地面坡度、植被盖度、特殊侵蚀类型等土壤侵蚀因子空间信息,采用叠加分析法研究了繁峙县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侵蚀规律。基于国家水利部制定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快速完成了繁峙县土壤侵蚀强度的判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繁峙县坡度大部分集中在5~15°之间,5°~15°坡度带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侵蚀面积约为2 255.37km2,约占整个繁峙县总面积的77.44%,但是这类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水土流失较少。25°以上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13.12%。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强国,刘纪根
土壤侵蚀模型作为了解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掌握土地资源发展动态,指导人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和维持人类长期生存环境的重要技术工具,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总结了中国土壤侵蚀模型的主要成果,对经验统计模型、物理成因模型、国外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总结和评价中国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土壤侵蚀模型应该注重的发展方向:(1)注重土壤侵蚀模型的理论研究,将从以侵蚀因子为基础的侵蚀预报向侵蚀过程的量化研究和理论完善,研究各侵蚀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侵蚀过程的影响,泥沙在复杂坡面以及不同流域尺度间的分散、输移和沉积作用;(2)加强对重力侵蚀、洞穴侵蚀机制的研究,加强对大中流域侵蚀模型的研究;(3)充分利用先进的RS、GIS技术,为侵蚀模型的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源,以利于对土壤侵蚀模型的检验。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型 主要成果 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