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5)
2023(12523)
2022(10774)
2021(10340)
2020(8700)
2019(20743)
2018(20763)
2017(40687)
2016(22035)
2015(25098)
2014(25104)
2013(24664)
2012(22515)
2011(20226)
2010(20336)
2009(18418)
2008(18127)
2007(15749)
2006(13951)
2005(12257)
作者
(64167)
(52934)
(52760)
(50275)
(33976)
(25367)
(24003)
(20803)
(20356)
(19020)
(18453)
(17934)
(16909)
(16768)
(16484)
(16426)
(15794)
(15667)
(15279)
(15130)
(13166)
(13150)
(13101)
(12286)
(11887)
(11875)
(11839)
(11697)
(10690)
(10471)
学科
(83750)
经济(83656)
管理(61516)
(57854)
(49024)
企业(49024)
方法(43276)
数学(37922)
数学方法(37221)
(22157)
银行(22010)
(21890)
(21600)
中国(20835)
(20623)
(20052)
(19626)
业经(18584)
(16245)
金融(16242)
理论(16058)
地方(15709)
农业(14396)
(14366)
贸易(14356)
(13924)
(13778)
(13044)
技术(13042)
财务(12966)
机构
大学(310735)
学院(308046)
管理(124863)
(116397)
经济(113659)
理学(108427)
理学院(107233)
管理学(104957)
管理学院(104430)
研究(100366)
中国(80782)
(66867)
科学(64801)
(53835)
(52721)
(50815)
业大(48094)
研究所(46810)
中心(46549)
(44804)
财经(43767)
北京(42073)
农业(41723)
(40720)
师范(40322)
(39857)
(37117)
(36211)
经济学(33990)
财经大学(32963)
基金
项目(214404)
科学(167959)
基金(155463)
研究(154200)
(136222)
国家(135131)
科学基金(115848)
社会(94431)
社会科(89455)
社会科学(89428)
(83362)
基金项目(82701)
自然(78039)
自然科(76260)
自然科学(76242)
自然科学基金(74851)
教育(71634)
(71104)
资助(65574)
编号(63420)
成果(51075)
重点(47797)
(47018)
(44274)
(44121)
课题(43322)
科研(41433)
创新(41254)
教育部(40028)
大学(39889)
期刊
(122304)
经济(122304)
研究(89787)
中国(56179)
学报(50623)
(47341)
科学(46753)
管理(44627)
(39428)
大学(38101)
(37101)
金融(37101)
学学(35918)
教育(34651)
农业(32310)
技术(27293)
财经(20692)
业经(20033)
经济研究(18909)
(17344)
(16736)
理论(16636)
图书(16486)
问题(15652)
实践(15535)
(15535)
科技(15039)
技术经济(14921)
(14695)
统计(13948)
共检索到446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绍庆  
在我国,粮食银行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实践中的粮食银行运作模式缺乏规范,鱼龙混杂,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运作模式不成熟、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给粮食银行的健康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粮食银行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农户对粮食银行不同的服务需求进行系统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在粮食主销区推行代储兑换型、主产区推行融资经营型粮食银行,从而形成区域内相对统一的粮食银行运作模式,并针对两种模式提出相应的监管办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乐  
影子银行是监管不足环境下,银行表外业务的一种创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的推手是金融脱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影子银行形成了多元化营运模式,对银行、信托、证券和政府融资等行业的业务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决定了其对商业银行以及金融体系影响的程度,在大量提供共享金融要素的同时,其金融脆弱性也凸显。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筱然  邱峰  
开放银行正成为全球银行业转型的一股新浪潮,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给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及业态变革。但是,开放银行在国内刚刚启动,有效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敞口,实践中存在标准规范不一、数据割裂严重、安全防护薄弱、人才队伍落后等诸多难题,以及监管上新的挑战。开放银行终将变成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全面比拼,需要在架构、流程、文化调整乃至获客、运营、风控、科技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伟城  韦德生  韦燕  邹东全  
监管办事处作为银监系统的监管前哨,运行近两年来,其机构设置、职责定位一直不明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能的发挥。本文对目前银监会监管办事处的管理现状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提出要重新设定监管办事处的运作模式,调整机构设置,合理界定职能,整合人力资源,改进管理方式,更有效地发挥金融监管前哨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房巧玲  崔宏  高思凡  
监管风险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银行监管模式需要适应监管风险的演变。次贷危机后,监管机构日益重视银行系统性风险及银行不当行为风险,并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相结合。但现行监管模式偏重于关注"物化"的指标和制度,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导致对人及其行为的风险重视不足。行为导向银行监管模式透过银行相关责任人的行为进一步考察行为的动机、过程、后果,探寻对监管风险的有效应对,可以对现行银行监管模式进行补充、拓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有效银行资本监管涉及降低银行倒闭风险所得到的社会收益与抑制金融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之间的平衡问题,理想的银行资本监管应随着这些成本和收益的变化而调整,设计一种激励相容的银行资本监管制度成为对银行资本监管的现实需要,无论是标准化模式还是内部模型法都是对银行具体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方法的约束,整体监管模式建立在预先承诺制的基础之上,注重激励相容、发挥市场约束和银行自身管理的作用,在适用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比内部模型法具有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进  赵颖  
文章从公允价值角度出发,界定了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中公允价值的定义;度量公允价值的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变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可通过外部市场、信贷周期的缩短、银行资产员债表的变化及资本监管的亲周期诸方面影响资本监管的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晓林  罗文斌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而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又显得尤为紧迫。土地银行则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促进农地的流转,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土地银行与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土地整理的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创建土地银行的对策建议和基本运作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彦彬  
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在实践中创立了为农村贫困阶层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新理念,在该理念的支配下,产生了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乡村银行。作为扶贫济困的特殊金融机构,乡村银行受到了农村的普遍欢迎,其运作模式也在不同国家进行复制和改进。乡村银行未来必将依据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金融市场规则,不断进行组织和机制创新,逐步实现自身的独立运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倩  
理财产品作为商业银行监管套利的工具,其运营模式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本文对商业银行利用理财产品进行监管套利的诱因及其具体模式进行研究,利用银行会计分录和流程分析方法探讨其运作机理,发现我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较低,利率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监管机制分散僵硬等弊端是造成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的深层次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映桃  刘伟  
当前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互联网+"战略强力推进,新兴金融业务快速演变创新,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讯运营商等非金融机构强势进军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生态迅猛改变,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投资理财、支付结算等传统业务均遭到蚕食和侵蚀。与此同时,社会成员的消费习惯和服务需求有了很大变化,网络金融需求快速攀升,要求银行业务快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尽量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金融服务。面对如此情势,商业银行必须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开展经营变革,加快服务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莹莹  黄建华  
【目的/意义】粮食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交易过程中价格欺诈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户利益,打击农户种粮积极性,影响了粮食生产和流通。【设计/方法】通过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粮食交易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探讨政府监管与补贴双重干预下粮食交易主体的策略选择及驱动因素,为政府有效监管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发现】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监管或补贴,政府监管结合补贴政策对欺诈行为约束效果更好;政府监管的积极性随社会效益、监管效率及交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为有效约束价格欺诈行为,政府最好同时实施监管结合补贴双重干预政策,同时可以完善奖惩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发展农业经济组织来约束粮食交易欺诈行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婷婷  
国内银行综合经营的商业模式中存在一种非经资本(股权)联结,而经由合作协议联结的"契约模式"。从其动因来看,主要是出于对不同监管管辖权下净监管负担差异的选择性回避。本文通过以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为例进行实证,发现该模式具有单体风险隐匿性和风险暴露的政策敏感性两大特征。契约模式监管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竞争。无论是"趋利式竞争"还是"避害式竞争","学习示范效应"都将使监管套利行为进一步扩大。建议在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监管工具和构建更有力的监管协作机制,同时加大引入第三支柱市场约束力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升高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目前依赖手工报送和柜面监督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已滞后于商业银行的国库业务信息化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管的现状与不足,指出建设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的意义,并从建设目标、功能需求和实现途径等方面,提出推进商业银行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建设的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