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0)
- 2023(3396)
- 2022(2908)
- 2021(2466)
- 2020(2122)
- 2019(5236)
- 2018(4957)
- 2017(9525)
- 2016(4520)
- 2015(5056)
- 2014(4791)
- 2013(4736)
- 2012(4356)
- 2011(4054)
- 2010(4026)
- 2009(3770)
- 2008(3878)
- 2007(3252)
- 2006(2999)
- 2005(2869)
- 学科
- 济(22128)
- 经济(22116)
- 贸(16544)
- 贸易(16535)
- 易(16031)
- 管理(10754)
- 业(8586)
- 方法(8552)
- 关系(7260)
- 数学(6913)
- 数学方法(6816)
- 企(6613)
- 企业(6613)
- 地方(6328)
- 出(5840)
- 农(5792)
- 口(5276)
- 出口(5268)
- 出口贸易(5267)
- 中国(4982)
- 对外(4456)
- 国际(4231)
- 业经(3925)
- 贸易关系(3535)
- 理论(3403)
- 概况(3383)
- 国际贸易(3290)
- 经济关系(3262)
- 进出(3212)
- 进出口(3212)
- 机构
- 学院(63851)
- 大学(63782)
- 济(33219)
- 经济(32820)
- 研究(24314)
- 管理(23241)
- 理学(20112)
- 理学院(19920)
- 管理学(19554)
- 管理学院(19433)
- 中国(18272)
- 京(13469)
- 科学(12762)
- 财(12595)
- 所(11979)
- 农(11661)
- 研究所(10710)
- 经济学(10258)
- 中心(10215)
- 贸(10211)
- 财经(9977)
- 江(9605)
- 经济学院(9352)
- 农业(9244)
- 业大(9131)
- 经(9112)
- 院(9068)
- 北京(8366)
- 范(7878)
- 师范(7820)
- 基金
- 项目(41972)
- 科学(32926)
- 研究(32036)
- 基金(30802)
- 家(26816)
- 国家(26651)
- 科学基金(22247)
- 社会(21134)
- 社会科(20225)
- 社会科学(20221)
- 省(15842)
- 基金项目(15684)
- 教育(14016)
- 自然(13174)
- 划(13158)
- 自然科(12874)
- 自然科学(12871)
- 编号(12769)
- 资助(12736)
- 自然科学基金(12620)
- 成果(10206)
- 发(9947)
- 重点(9726)
- 部(9524)
- 国家社会(9202)
- 创(8958)
- 课题(8949)
- 中国(8497)
- 创新(8486)
- 发展(8458)
共检索到104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涤陈 袁永康 宋则 王诚庆
粮食的供需平衡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物质基础,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应以自力更生为基点,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通过粮食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粮食市场,以实现粮食总量平衡和品种平衡。为此,改革内外贸分隔的旧体制,实行粮食内外贸一体化,已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济光
中国粮食问题:国内贸易政策协调与流通体制改革王济光(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作为一个在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具有明显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国家,中国在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中一直被周期性的粮食问题所困扰着。中国的粮食问题,既是改革以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本推动力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树全 高旻
在综述国内外粮价与粮食贸易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国内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粮食作物的国内外现货价格对其贸易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内大豆的进口与大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大国效应",小麦的进口与玉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的反馈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贸易 大国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献栋
系统属性与内外协调是美国对朝政策的重要特征,这源于朝鲜半岛地区是一种紧密型的地区体系。冷战结束初期的“一超多强”格局使得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的系统属性较弱,内外协调的特征十分明显。随着遏制中国战略的制定,美国对朝政策的系统属性逐渐增强,对朝政策逐渐失去独立性,开始套嵌于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在内外协调方面,因国内战略共识的形成,内部协调的必要性逐步下降,但因韩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存在,外部协调的特征仍然明显。从冷战结束初期的克林顿政府至当下执政的拜登政府,美国对朝政策整体上的发展轨迹展现出了上述特征。拜登政府执政后标榜其对朝政策以朝鲜半岛无核化为目标,并追求一种精准而务实的方法,但实际上,其对朝政策已全面回归至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且因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体系的构筑以及对朝延伸威慑的强化,具有“战略忍耐”加强版的特征。拜登政府的这一政策本身内含着其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方面会刺激朝鲜,使朝鲜的拥核意志更加坚定,另一方面,它还需抑制因“朝鲜威胁”的存在而日渐走强的韩国拥核冲动,以使韩国在安全战略上更加依赖美国,这会促使矛盾和张力在美韩之间以及韩国国内左右政治势力之间产生,激化韩国的党争,进而有可能催生出更激进的政客和更激进的政策,并给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带来更为复杂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针对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误区和表现,提出并论证了知识产权政策保反兼顾、内外协调的"平衡观"及其经济学与法律依据,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理清政策思路,提出"保反阶段论"、"保反三分法"、"三三制体系"等政策主张,并针对品牌市场反垄断、创新和创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政策白皮书》等提出若干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强调,中国知识产权政策无论是基本指导理念,还是具体政策实施,都迫切需要实现从"只保不反"到"保反兼顾、内外协调"的根本性转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 贸易 粮食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洁
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的背景下,国内粮食的刚性需求仍得不到满足,而农业资源的过度消耗,粮食生产成本增加、进口粮食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使优化农业资源、借助国际粮食贸易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之路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粮食安全与贸易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粮食贸易对于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基于贸易视角提出了改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贸易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从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现状及粮食进口贸易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上定性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 消费结构 进口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D.盖尔·约翰逊
本文回顾了过去两个世纪的人口、经济增长经验及人口福利水平的改善状况。认为相对于政策和制度而言,人口增长对于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仅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世界未来粮食的供给和需求因素,如人口、粮食等因素的分析,认为未来世界谷物贸易量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不大,世界粮食贸易将主要受需求约束,即使中国增加进口量,亦不可能出现一些人所断言的“粮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莹
目前在我国对外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中国-东盟和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的农产品贸易规则体系最为全面,协议根据我国与对方是否可能发生大量粮食贸易的实际情况,分别针对性地采取了将粮食纳入高度敏感产品进行关税保护和相关特殊保障措施等方式对粮食进行保护。从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缔结的区域协议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影响不大。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粮食安全 贸易救济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达 朱文晖
国际经济协调是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机构为维持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的经济协调大大加强。这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仅想就国际经济协调的一个具体领域——贸易政策协调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剑雄
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压力的变换,呈现为一条倒U形曲线。在人口密集型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而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而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的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城市化 粮食安全 倒U型曲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龙方 曾福生
建立良好的粮食产区与销区的利益关系,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存在粮食产区与销区责权利不协调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政府调控不合理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为了协调粮食产区与销区的利益关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机制,明确主销区的责任,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地位。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主销区 关系 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