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3)
- 2023(14028)
- 2022(12341)
- 2021(11556)
- 2020(9725)
- 2019(22340)
- 2018(22257)
- 2017(43245)
- 2016(23720)
- 2015(26493)
- 2014(26625)
- 2013(26292)
- 2012(24069)
- 2011(21825)
- 2010(21738)
- 2009(20166)
- 2008(20018)
- 2007(17634)
- 2006(15528)
- 2005(13954)
- 学科
- 济(89162)
- 经济(89025)
- 管理(74207)
- 业(70071)
- 企(60114)
- 企业(60114)
- 方法(41236)
- 数学(35176)
- 数学方法(34722)
- 财(27000)
- 农(24548)
- 制(23171)
- 中国(22454)
- 学(21737)
- 业经(20936)
- 务(17170)
- 财务(17097)
- 财务管理(17059)
- 体(16592)
- 地方(16362)
- 企业财务(16210)
- 贸(16162)
- 贸易(16156)
- 理论(16010)
- 农业(15743)
- 易(15700)
- 银(15206)
- 银行(15156)
- 和(14966)
- 技术(14692)
- 机构
- 大学(343625)
- 学院(340238)
- 管理(134030)
- 济(131487)
- 经济(128562)
- 理学(116316)
- 理学院(114974)
- 研究(114409)
- 管理学(112947)
- 管理学院(112325)
- 中国(84175)
- 京(73283)
- 科学(72434)
- 财(64100)
- 所(58404)
- 农(58237)
- 研究所(53292)
- 业大(52589)
- 财经(51010)
- 中心(50749)
- 江(50079)
- 经(46337)
- 北京(45953)
- 农业(45849)
- 范(44945)
- 师范(44485)
- 院(41313)
- 州(40259)
- 经济学(39237)
- 财经大学(38075)
- 基金
- 项目(233122)
- 科学(183270)
- 基金(170044)
- 研究(168569)
- 家(149235)
- 国家(148038)
- 科学基金(126449)
- 社会(105336)
- 社会科(99752)
- 社会科学(99727)
- 基金项目(90543)
- 省(90278)
- 自然(83718)
- 自然科(81732)
- 自然科学(81709)
- 自然科学基金(80253)
- 教育(77202)
- 划(76836)
- 资助(69859)
- 编号(68165)
- 成果(56269)
- 重点(52207)
- 部(51752)
- 创(48414)
- 发(48305)
- 课题(46923)
- 创新(45238)
- 科研(44847)
- 制(44498)
- 教育部(44109)
- 期刊
- 济(144957)
- 经济(144957)
- 研究(100103)
- 中国(63727)
- 学报(57644)
- 农(53153)
- 科学(52203)
- 财(49905)
- 管理(49757)
- 大学(43354)
- 学学(40859)
- 教育(36954)
- 农业(36721)
- 融(28737)
- 金融(28737)
- 技术(27627)
- 财经(25115)
- 业经(23544)
- 经济研究(22202)
- 经(21336)
- 问题(18958)
- 业(18833)
- 版(17132)
- 图书(17086)
- 理论(16875)
- 科技(16509)
- 技术经济(15600)
- 实践(15446)
- 践(15446)
- 现代(15299)
共检索到49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一鸣
粮食购销双轨制,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因此,它只能是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一种过渡形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其发展趋势必然要过渡到“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体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赖国元
作者通过对我国粮食购销“双轨制”的产生、运转及其利弊的综合分析,指出,现行的粮食购销“双轨制”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所必然产生的粮食购销体制转轨时期的一种过渡形式。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越来越要求加速对粮食购销“双轨制”本身的改革、并轨,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粮食市场购销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迈
实行“保量保价”的双轨制——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卢迈1996年我国粮食大丰收,总产量达到9600亿斤以上。市场粮价下降,国家粮食库存增加。这一成绩不仅使人们对依靠自己力量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增强了信心,而且也使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重新成为热门话...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建中
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 ,出现了被称为“选任专制政体”的过渡性政治体制。它既含有民主的因素 ,又具有集权统治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 ,这种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但从长远看 ,必将成为俄罗斯政治发展的障碍。本文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改革极权主义制度的一般规律出发 ,阐述了俄罗斯推行“选任专制政体”的必然性 ;同时 ,又围绕国家权力体制、联邦体制和政党制度等多个方面 ,就俄罗斯过渡性政治体制的制度性缺陷和现实矛盾进行分析 ,说明这种体制不可能成为推进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框架。
关键词:
俄罗斯 过渡性政治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德文 黄季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华奕州 黄季焜
学术界对粮食收购双轨制的影响存在不少争议,尽管该政策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探讨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本文以小麦为例,基于1985—1996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粮食收购双轨制下定购和议购政策变动对小麦主产省小麦种植的影响。研究表明,以降低国家定购量、提高国家议购量和农民自留量以及提高议购价为主要措施的双轨制改革,促进了小麦生产;同时,双轨制期间农民没有对低于边际价格的定购价格做出反应,这同理论预期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市场改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有其历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重视现实矛盾完善购销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瑞金市支行计划股瑞金市粮食生产始终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粮食生产获得连年丰收。九四至九六三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52亿公斤、1.67亿公斤和1.73亿公斤,与上年环比分别增长5.1%、9....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德文 黄季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文 黄季熴
粮食的定购价格和数量是否影响粮食供给 ,学术界对此存在着相互对立的观点。本项研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此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本文利用边际理论、局部调整模型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双轨制度下三种不同的供给反应模型。实证分析表明 ,定购数量和定购价格都对粮食产出产生显著影响 ,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粮食市场 定购政策 农户 供给反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圣兵
面对粮食供求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在分析把握新型的粮食供求结构及其模型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大粮食”产业的发展战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出新的粮食产业优势,促进粮食供求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粮食 供求矛盾 平衡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玮 王来武
1994年以来,我国粮食管理体制实行了省长负责制,也即通常说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其主要内容是省级政府对本区域内粮食的供需平衡和粮价的相对稳定负责。粮食省长负责制的出台,对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一轮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宁自军
2001年,国务院对包括浙江省在内的8个主销区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项改革要求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可调控库存和财政支农力度,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必将对销区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以具有浙江"粮仓"之称的嘉兴市为例,就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现状及粮食购销市场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衡量指标 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润生 黄青林 邓中学 时勇
对巩义市的调研结果表明,粮食购销公司管理模式的建立,适应了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不仅有利于提高粮食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保证了政策性资金的封闭运行。
关键词:
粮食企业 购销公司 政策性资金 双层监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昌龙
经济领域可以分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两部分。商品价值是在生产领域形成的,而商品价值的实现却在流通领域,商品价值能否实现,商品能否成功地完成“惊险的跳跃”,又受流通领域购销矛盾的制约,因为购销是流通领域的主体及其存在的前提,怎样购,即是怎样使商品尽快地以最佳途径、最小费用开支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怎样销,则怎样让商品尽快地走向流通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流通领域的购销是一对矛盾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购是销的条件,销是购的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录平
建国以来,我国适时调整粮食购销政策,推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从缩小计划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半放开到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逐步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粮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购销新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粮食购销政策也要适应新形势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向如何?笔者从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规范粮食市场秩序、健全粮价形成机制、改善宏观调控四个方面作了浅显的探讨,起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
粮食 购销政策 演变 市场化 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