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5)
2023(7129)
2022(6126)
2021(5832)
2020(4815)
2019(10997)
2018(10802)
2017(21902)
2016(11982)
2015(13430)
2014(13208)
2013(13185)
2012(12573)
2011(11221)
2010(11089)
2009(10174)
2008(9740)
2007(8686)
2006(7910)
2005(6940)
作者
(32648)
(27556)
(27042)
(25975)
(17398)
(13204)
(12374)
(10589)
(10521)
(9978)
(9184)
(9144)
(8845)
(8681)
(8607)
(8418)
(8137)
(7949)
(7897)
(7854)
(6851)
(6823)
(6608)
(6448)
(6236)
(6174)
(6087)
(5947)
(5498)
(5394)
学科
(47806)
经济(47682)
管理(30414)
(29035)
(19648)
企业(19648)
(19350)
方法(17162)
地方(16617)
数学(15778)
数学方法(15572)
中国(13031)
农业(12786)
(12276)
业经(9661)
(9054)
贸易(9047)
(8747)
(8694)
(8626)
(8461)
地方经济(8140)
(8056)
环境(7825)
税收(7794)
(7742)
及其(6833)
(6798)
银行(6792)
(6725)
机构
学院(159455)
大学(154842)
(67881)
经济(66242)
管理(59654)
研究(57540)
理学(50581)
理学院(49963)
管理学(49095)
管理学院(48797)
中国(44598)
科学(34850)
(32651)
(32555)
(30438)
(28905)
中心(27410)
(26515)
研究所(26041)
业大(24238)
财经(24081)
农业(23589)
(22807)
师范(22653)
(21683)
(21279)
(21077)
(20906)
北京(20049)
经济学(19968)
基金
项目(105456)
科学(82804)
研究(80516)
基金(74395)
(64069)
国家(63482)
科学基金(54079)
社会(49948)
社会科(47174)
社会科学(47164)
(44407)
基金项目(39494)
教育(36154)
(35249)
自然(34326)
编号(34155)
自然科(33375)
自然科学(33362)
自然科学基金(32732)
资助(30420)
成果(27814)
(24574)
课题(24198)
重点(23893)
(23021)
(21152)
(20484)
发展(20089)
(19864)
创新(19829)
期刊
(80880)
经济(80880)
研究(49970)
中国(35581)
(28856)
(24533)
学报(22041)
科学(21436)
管理(20504)
农业(20106)
教育(18084)
(17406)
金融(17406)
大学(16899)
学学(15836)
技术(14147)
业经(13825)
经济研究(12073)
问题(11113)
财经(11019)
(10390)
资源(9960)
(9536)
(8532)
(7805)
现代(7583)
世界(7521)
技术经济(7518)
(7479)
经济问题(7229)
共检索到252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政策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粮食保障政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小才  杨淑燕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保护粮食主产区的根本利益,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基于河南省2005-2019年粮食生产和财政补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EDA模型),对河南省粮食补偿效率进行评价,结合2015-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河南省粮食补偿效果。研究表明:河南省粮食补偿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在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效率上有提升空间;粮食补偿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补偿种粮成本以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提出要协调中央政府、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建立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滕永忠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充分挖掘资源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和作物资源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和全国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燕  卓文飞  李世林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对物质投入、科技投入的增产潜力和单产提高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相应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旗  刘培培  
粮食直接补贴的增产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增加生产性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笔者通过对河南省2004年~2009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大于非主产区;对扩大种植面积而言,直接补贴效应系数低于价格效应系数;粮食增产依靠种植面积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补贴政策与价格政策配合使用,才能促使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性投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高  娄延军  张玉  郭馨彤  冯森  郑美洁  
[目的]2003~2015年河南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全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清12年来河南省粮食增产因素与地域格局,可为河南省调整农业政策,进一步保持和提升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3~2015年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算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作物和地市贡献,以及耕地面积和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并对各地市的增产作物和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河南省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主要得益于河南传统粮食作物玉米和小麦的增产,二者贡献率达91.92%,小麦贡献稍大于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对于河南省粮食"十二连增"的贡献要大于播种面积的增加;两大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升;12年来,河南省18个地市粮食产量都是增产状态,豫东南地区的南阳、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5地市为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力。[结论]未来河南省需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来稳定和提升其粮食生产能力和增长潜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双进  
中央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10年下发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使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九连增"的良好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解宗方  
建立三螺旋粮食安全模型,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粮食生产情况,利用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区域发展和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土地高产出(粮食单产)与资源低效率并存,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粮食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出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双低"现象,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粮食安全三螺旋模型,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即在保障途径上,要实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农户目标的协调耦合;在策略行为上,粮食安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适度,利益均衡,互让互动,共生共长。充分发挥中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西琴  王佳敏  张远  
对河南省1995-2010年粮食产量和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用水的供需态势,提出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对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几年粮食产量的增加仍然依靠农业用水量的增长而获得,未来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农业用水难以满足6500万t粮食产量的需求,在本文假设的两种情景下,届时缺口分别为23.9亿m3和44.7亿m3,保障程度分别为84.0和79.1%。同时,随外调粮食输出的水量约38.3亿m3,粮食外调加剧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设定农业用水红线、给予农业水资源适当的补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按照本文的初步估算,建议的农业用水红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义伦  
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是农民维持基本生活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分析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收入的构成,并对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会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价格下降,会促进非农就业的工资收入,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粮食价格波动对相关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并从加强政府引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粮食价格稳定长效机制、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关键策略,以期为我国粮食安全及农民增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张恒春  李婕  武志刚  
采用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河南地区小麦产后各环节的损失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种植小麦的900多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层面小麦产后的损失率约为2.1%,其中产后收割环节损失率为1.6%,显著高于运输、晾晒、存储等其他环节;在最佳收割期收割小麦以及选用质量好的收割机械都对小麦收割损失率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存储条件的改善以及存储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农户存储小麦的损失率显著下降。分别从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增加产后服务供给以及推广科学储粮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伟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河南是我国粮食增长的核心地区,其粮食增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该文从河南省粮食增长基本态势分析入手,探讨河南粮食增长的成因,并对粮食增长的潜力做出了系统分析,提出加快河南粮食增长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祥禄  
当前,四川粮食生产面临着农业资源保障条件有限、人增地减的矛盾加剧等突出问题,必须把科技、农田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着力重点,切实强化农业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本文结合四川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了粮食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增产潜力,提出了提升粮食安全农业资源保障能力的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杰  许方  赵艳  
通过对经典的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农田土质的优劣、当年农作物市场价格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关系数法对多次线性回归得到的分析系数进行验证,得到河南省粮食价格波动因素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此外对河南省的农业贷款进行相应考察,分析金融支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河南省粮食政策及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决策建议和金融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建星  
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农作用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支持粮食购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农发行还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实证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