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9)
- 2023(17802)
- 2022(15180)
- 2021(14106)
- 2020(12037)
- 2019(27428)
- 2018(27170)
- 2017(53071)
- 2016(28425)
- 2015(31872)
- 2014(31483)
- 2013(31164)
- 2012(28417)
- 2011(25293)
- 2010(25182)
- 2009(23475)
- 2008(23288)
- 2007(20642)
- 2006(18130)
- 2005(15821)
- 学科
- 济(116001)
- 经济(115859)
- 业(110757)
- 管理(93224)
- 企(90496)
- 企业(90496)
- 方法(55415)
- 农(49871)
- 数学(45700)
- 数学方法(45139)
- 业经(35007)
- 财(34967)
- 农业(32947)
- 中国(29076)
- 务(25340)
- 财务(25270)
- 财务管理(25227)
- 制(24275)
- 企业财务(23850)
- 技术(21443)
- 贸(21370)
- 贸易(21360)
- 学(21307)
- 易(20812)
- 理论(20703)
- 地方(20143)
- 和(19798)
- 策(18887)
- 银(18531)
- 银行(18488)
- 机构
- 学院(406542)
- 大学(401160)
- 管理(169716)
- 济(165638)
- 经济(162345)
- 理学(146920)
- 理学院(145511)
- 管理学(143143)
- 管理学院(142412)
- 研究(125392)
- 中国(100929)
- 京(83803)
- 农(77625)
- 科学(77097)
- 财(75973)
- 业大(64400)
- 所(61524)
- 财经(61466)
- 中心(59819)
- 江(59756)
- 农业(59731)
- 经(56139)
- 研究所(55851)
- 北京(51981)
- 范(48603)
- 经济学(48602)
- 师范(48161)
- 州(48084)
- 经济管理(45874)
- 财经大学(45611)
- 基金
- 项目(278023)
- 科学(219976)
- 基金(203819)
- 研究(203379)
- 家(176576)
- 国家(174981)
- 科学基金(152638)
- 社会(129703)
- 社会科(122751)
- 社会科学(122719)
- 省(108816)
- 基金项目(108442)
- 自然(100088)
- 自然科(97819)
- 自然科学(97796)
- 自然科学基金(96057)
- 教育(91735)
- 划(89770)
- 资助(83628)
- 编号(83601)
- 成果(64938)
- 部(61275)
- 重点(60796)
- 创(59074)
- 发(58648)
- 课题(54963)
- 创新(54640)
- 国家社会(53341)
- 科研(53142)
- 教育部(52642)
- 期刊
- 济(183944)
- 经济(183944)
- 研究(114136)
- 农(75993)
- 中国(72204)
- 管理(62835)
- 学报(61203)
- 财(60068)
- 科学(58171)
- 农业(51666)
- 大学(48009)
- 学学(45953)
- 融(39525)
- 金融(39525)
- 技术(36379)
- 业经(36323)
- 教育(34920)
- 财经(29511)
- 业(27217)
- 经济研究(26841)
- 经(25202)
- 问题(24562)
- 技术经济(21682)
- 版(20223)
- 理论(19298)
- 现代(19282)
- 科技(19095)
- 商业(18817)
- 财会(18290)
- 世界(17798)
共检索到587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青 晁娜娜 杨汭华
论文以具有农作物物化成本保险参保经验的农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户对农业保险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基于13个粮食主产省的调查数据,利用嵌套Logit模型(NLM)分析了农户对生产风险及市场风险管理的偏好,进而探讨了不同保险产品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粮食种植户以自然风险管理为重,并依次表现出对保产量、保成本、保收入和保价格的购买意愿;不同的保险产品需求受不同因素影响;高参保率不是由于农户保险意识的提升,而是政府引导的结果,表现出一定的羊群效应,同时,保费补贴对农户的参保作用有限;耕地面积250亩以上农户参加收入保险的可能性增加;高收入省份农户参加收入保险的可能性更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晁娜娜 杨汭华
利用中国保监会采集的全国农业保险需求数据(2013-2014),采用有序选择模型,检验了耕地规模变化对农业保险产品形态需求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种植户以自然风险管理为重,并且表现出依次对保成本、保产量、保价格和保收入的购买意愿存在排序效应。在不同种植规模下,保成本的边际需求效应最大,其次是保产量,其他两种为负。在不同区域中,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户更倾向于保产量意愿,粮食主销区粮食种植户则更倾向于保收入意愿。因此,建议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建设,重点完善物化成本保险,分区域有重点地引导保产量和保收入,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粮食种植户管理风险的需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晁娜娜 杨汭华
利用中国保监会采集的全国农业保险需求数据(2013-2014),采用有序选择模型,检验了耕地规模变化对农业保险产品形态需求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种植户以自然风险管理为重,并且表现出依次对保成本、保产量、保价格和保收入的购买意愿存在排序效应。在不同种植规模下,保成本的边际需求效应最大,其次是保产量,其他两种为负。在不同区域中,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户更倾向于保产量意愿,粮食主销区粮食种植户则更倾向于保收入意愿。因此,建议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建设,重点完善物化成本保险,分区域有重点地引导保产量和保收入,满足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明华 汪荣明
文章基于安徽省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收入结构与保险偏好、灾后融资约束与农业保险偏好之间的相关性测算和显著性检验,并对兼农型农户和纯农型农户分别建立农业保险偏好的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发现:(1)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的结构性变化对不同农户群体产生两重效应,对兼农型农户表现为收入效应,对纯农型农户表现为替代效应;(2)灾后融资工具的多样性会降低农户的保险偏好,政府灾后救助对农业保险存在挤出效应;(3)农业保险条款和精算定价的复杂性构成了农业保险的技术性"壁垒",抑制了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群体的保险偏好。因此,文章建议,针对纯农型农户和兼农型农户保险需求的差异,逐步细化和创新农业保险险种体系;针对不同类别农户群体引导其对不同风险融资工具进行取舍和有效搭配。
关键词:
收入结构 融资工具 农业保险 农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明华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下的被动式发展,还是农户风险管理需求下的主动式发展,这是判断农业保险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中国从农业保险大国向农业保险强国转变的关键点。本文选取中国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对其14个区县585户粮食种植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BP神经网络进行保险购买决策模拟。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与农户风险管理内在需求交互作用下的混合决策,但是制度诱导依然是农业保险的主要驱动力。据此,应从农户的风险认知、保险认同的提升入手,结合保险市场的险种与服务创新,使得农业保险可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目标相匹配;同时将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举措相融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县华 范庆泉 周明 李志刚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种植业保险产品在保险责任、保障水平、补贴方式、保险单元和政府角色五个方面的差异。表明尽管中国还处在农业保险试点阶段,但其提供的产品无论在保险责任还是保障水平上都远远超过了美国的CAT巨灾保险产品,这与国家"低保障、低保费、广覆盖"的原则相悖,同时也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目前实务中的"平"补贴结构和"双背离"现象,也分别导致了国家补贴效率低下,保险产品价格低估和保险公司违规风险剧增等严重问题。另外,政府在产品研发和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也不利于农业保险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种植业保险产品和补贴体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蕊 安毅
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研究农户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户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基于风险感知视角,以黑龙江省粮食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公因子会如何影响农户的风险管理需求。结果表明,订单合约、农业保险和"保险+期货"是农户需求较高的风险管理策略,其高需求意愿占比分别为54.46%、72.92%和74.46%。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与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均对农户的风险管理策略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及订单合约等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对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借贷和"保险+期货"等事后风险管理策略。"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这类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求产生促进作用,但现有"保险+期货"产品还未完全达到农户满意度,"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并未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建议应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正确感知风险;积极探索完善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斌 孙蓉
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出我国未来仍需维持较高的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口粮安全"。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维持收入稳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本文通过建构两组模型、四个方程,比较分析农业保险引致的耕地面积和农资投入各自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其占比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八大粮食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实际作用效果;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甄别。研究显示,现阶段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其种粮积极性的提升并不理想,收入结构不同的地区农业保险的效果亦存在差异。结合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农业现代化趋势,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浩 陈盛伟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在研究层面和试点层面均得到了快速进展,但目前其在两层面的互动结合较差,从而降低了我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整体效率。究其原因,研发层面存在产品设计较少贴近实际,科学性较低,多因子技术尚未攻克的问题;实践层面存在对研发成果缺少主动性需求,试验产品强调操作性忽视科学性,市场成熟度较低等问题。今后的发展既需要理论层面转变产品设计观念,加强区域性产品的研发力度;也需要实践层面完善已有业务,拓展产品的新方向新领域;还需要政府积极构建有效的互动平台,加大对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扶持力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军 谭思 孔祥智
本文利用2015年北方6省12县种植业保险的调研数据,基于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的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法和排斥度测算方法测量了各省份的农业保险排斥程度,并运用回归方程和Oaxaca-Blinder方法从供给排斥、主动排斥和确实无需求三个角度测算和分解了农业保险排斥的诱因。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业保险排斥程度最高,山东省农业保险排斥程度最低。各地区的农业保险排斥普遍是供给排斥、主动排斥和确实无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受经济状况、交通便利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政府和保险公司应依据农业保险排斥的诱因有的放矢,降低农业保险排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明华 朱俊生
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小农经济向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农户群体形成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为代表的二元分化。研究选取安徽、江苏、四川、湖南等9个粮食主产省份,对2339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面积较大,但种植品种单一,风险集中度较高;(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意识到农业保险是灾后风险融资的重要方式,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和愿意支付的保费水平显著高于传统小农户;(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都优先考虑医疗与养老保险等家庭费用支出型险种,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坚 张伟 陈宇靖
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进行梳理后发现,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虽然较高,但保障水平整体偏低。一部分财政压力较大的农业大省为了减轻保费补贴支出而将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设制过低,导致农业保险风险防范功能的丧失;另一部分省区则将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试点的粮食类作物和本级财政开展的特色农作物保险种实施差异化保障,导致地方特色农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远远高于中央财政试点险种。在上述负向激励作用下,农业保险对粮食产出增长的激励效应受到严重制约。建议对当前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进行改革,设计更加灵活的补贴方案和保障水平,以实现农业保险促进粮食产出增长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政策评价 补贴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俊聪 王怀明 汤颖梅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通过运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与似不相关回归方程组模型,重点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农业保险政策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气象变化影响了整个粮食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其中降水增多、气温上升加快了我国粮食产业向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转移,促进了北方地区粮食产业发展;降水减少、干旱天气增多对南方传统粮食产区如华东、华南地区粮食生产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2)农业保险缓解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冲击,其中农业保险承保规模扩大对粮食单产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农业保险灾后赔付对粮食总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粮食价格、农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奇才 张春媛 陈逸凡 周子又
收入保险并非天然是WTO绿箱政策,部分国家在设计收入保险产品时就已经考虑到WTO规则的适应性,其中美国和日本部分经验值得借鉴。从我国试点情况看,我国政策性种植收入保险属于黄箱政策,未来扩大覆盖面可能会增加特定品种支持量超标风险。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优化,有必要对我国种植收入保险产品方案进一步完善,以增强WTO规则适应性:政策上修订相关规定,取消保险标的特定品种限制,奠定黄箱支持转绿箱支持基础;产品上推广标准合同,增强产品条款灵活性,降低特定品种黄箱支持量;补贴方式上补贴保险公司运营费用,降低保险费率,实现部分黄箱支持变绿箱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奇才 张春媛 陈逸凡 周子又
收入保险并非天然是WTO绿箱政策,部分国家在设计收入保险产品时就已经考虑到WTO规则的适应性,其中美国和日本部分经验值得借鉴。从我国试点情况看,我国政策性种植收入保险属于黄箱政策,未来扩大覆盖面可能会增加特定品种支持量超标风险。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优化,有必要对我国种植收入保险产品方案进一步完善,以增强WTO规则适应性:政策上修订相关规定,取消保险标的特定品种限制,奠定黄箱支持转绿箱支持基础;产品上推广标准合同,增强产品条款灵活性,降低特定品种黄箱支持量;补贴方式上补贴保险公司运营费用,降低保险费率,实现部分黄箱支持变绿箱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水-能-粮关联关系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农户粮食种植技术选择意愿影响研究
中国粮食作物种植变化对省际农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吗?——基于10省、自治区2780份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来自豫湘黑三省粮食种植户的实证检验
市场风险、价格预期与农户种植行为响应——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
耕地轮作、农业种植结构与我国持久粮食安全
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农业保险需求引致效应:基于荔枝种植户的经验分析
晚稻种植农户IPM技术采纳的农药成本节约和粮食增产效果分析
社会资本能否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需求抑制?——基于4省粮食种植户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