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4)
2023(8310)
2022(6800)
2021(5876)
2020(5174)
2019(11433)
2018(11164)
2017(22160)
2016(11804)
2015(12787)
2014(12638)
2013(12831)
2012(11487)
2011(10002)
2010(10043)
2009(9947)
2008(10285)
2007(9170)
2006(8177)
2005(7642)
作者
(34838)
(29384)
(29325)
(27238)
(18597)
(14009)
(13304)
(11352)
(10955)
(10701)
(9991)
(9766)
(9495)
(9339)
(9285)
(8667)
(8596)
(8566)
(8536)
(8332)
(7412)
(7241)
(7225)
(6746)
(6597)
(6500)
(6460)
(6314)
(5856)
(5830)
学科
(73220)
(68694)
企业(68694)
(59599)
经济(59528)
管理(55849)
方法(28395)
业经(24054)
(21341)
(21205)
数学(20943)
数学方法(20815)
(17460)
财务(17453)
财务管理(17441)
企业财务(16490)
农业(15534)
技术(15299)
(12000)
(11943)
(11332)
(11198)
中国(10844)
企业经济(10603)
理论(10497)
技术管理(10464)
经营(10311)
(9954)
贸易(9950)
(9639)
机构
学院(180707)
大学(173480)
(80076)
经济(78933)
管理(77799)
理学(67487)
理学院(66934)
管理学(66126)
管理学院(65816)
研究(53336)
中国(43691)
(36818)
(36292)
(34927)
科学(32178)
财经(29352)
农业(29318)
业大(28771)
(28104)
(27591)
(26642)
研究所(24814)
中心(23952)
经济学(23385)
商学(23296)
商学院(23099)
经济管理(22106)
(21845)
财经大学(21464)
北京(21263)
基金
项目(117875)
科学(94719)
基金(87800)
研究(83922)
(76460)
国家(75766)
科学基金(67026)
社会(56756)
社会科(54059)
社会科学(54042)
(48036)
基金项目(46789)
自然(43859)
自然科(42958)
自然科学(42945)
自然科学基金(42295)
(38112)
教育(36438)
资助(35522)
(33005)
编号(31701)
(28486)
(25808)
创新(25688)
重点(25685)
(25611)
国家社会(23716)
成果(23147)
(22965)
科研(22652)
期刊
(90566)
经济(90566)
研究(48424)
(35240)
管理(34320)
(31455)
中国(31122)
学报(26338)
科学(25752)
农业(24870)
大学(20229)
学学(19711)
业经(18693)
技术(17045)
(16140)
财经(15037)
(14481)
金融(14481)
经济研究(13938)
(13041)
技术经济(12441)
问题(11874)
商业(10883)
世界(10068)
财会(9947)
现代(9893)
(9542)
(9404)
统计(9246)
经济管理(8623)
共检索到264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毅  易伟义  
提高粮食种业分销效率能有效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文章运用长期协整方程探讨了粮食种业分销效率与粮食产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又进一步介绍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分析模式——误差修正模型,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一个变量的变动对另一个变量以及系统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粮食种业分销效率对粮食产量变化具有长期影响和短期动态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红梅  鈡芸香  
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耕地投入和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从指标的波动发展和变量关系方面进行了描述统计,其次用协整、向量自回归(VAR)以及脉冲响应、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万民  潘焕学  
本文使用1999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月度价格指数数据,基于VEC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化肥价格波动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结果发现:在短期内,化肥价格上涨将助推粮食价格上涨;而在长期内,随着粮食价格上涨、农民用肥需求的增加,化肥价格也将平稳上涨;粮食价格和化肥价格之间存在着循环波动关系。因此,当某一价格指数出现大幅上涨时,政府应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同时对化肥、粮食市场进行综合调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维军  张建生  郑宏刚  李成学  郭晓飞  余建新  
基于1983~2012年粮食生产投入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自向量回归(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劳动力人口与粮食总产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投入产出效应偏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与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是保证粮食总产量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总产量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对粮食总产量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有效灌溉面积、合理的化肥施用量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积极意义;农业劳动力人数、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总产量互不构成格兰杰因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范庆泉  高铁梅  
农业政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实施环境,更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政策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为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利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农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分别估计了农业政策对小麦、稻谷、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影响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调整能力逐渐增强,各项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支出政策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最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咏梅,周晓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绍森  唐永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关键。人们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希望提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不同的预测模型,比较常见有单指数平滑、自回归移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会相互影响,但产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变化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蕾  
本文在收集整理粮食产量和物价指数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61-2011年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波动和物价波动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意义上,两者具有非对称性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物价波动会和粮食产量波动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呈先  
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因素呈多元化特点,包括制度变迁、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农民素质提高等,但农业科技投入无疑是最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时大多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本文拟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等证实农业科技投入的变化导致粮食产量的重大变化这一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奇  詹贤达  王会  
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冲突关系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业生产技术在调控二者关系中的根本性作用。其次,基于1979~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及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定量估计了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粮食生产函数,发现种植面积、灾害情况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我国2020年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为了保障2020年的粮食安全,在现有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耕地施肥量需要达到407.8kg/hm~2,即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需要施肥346.6kg/hm~2,两者均高于环境安全阈值,即我国202...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李光泗  果文帅  
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对于粮食市场调控的讨论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粮食市场调控效率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为此,运用稻谷、小麦、玉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ARCH类模型,通过分析粮食价格波动性来实证检验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效率。研究得出: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稳定粮食市场、化解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类似于稳定器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其中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平抑稻谷与小麦价格波动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在平抑玉米价格波动方面的效率相对较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晶  杨宏恩  张志明  田晓燕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因而粮食核心区省份是否应该推进工业化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描述国内外一些现象提出理论假设,即在一定条件下工业化可以促使粮食产量的提高。然后建立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利用6个粮食核心区省份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河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仍然处于工业化提高粮食产量的起飞阶段,河北和山东两省处于工业化提高粮食产量的高级阶段但工业化水平远未达到使粮食产量最大化的临界值,因此六省份都应该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本文证明了在不同水平下工业化可以提高或降低粮食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晋科  张凤荣  张琳  张迪  吴初国  孔祥斌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