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0)
2023(5181)
2022(4444)
2021(3993)
2020(3411)
2019(7491)
2018(7412)
2017(14650)
2016(7925)
2015(8902)
2014(9013)
2013(8898)
2012(8010)
2011(7220)
2010(7221)
2009(7167)
2008(7474)
2007(6910)
2006(6195)
2005(5935)
作者
(22577)
(18999)
(18907)
(18121)
(12095)
(9098)
(8834)
(7236)
(7092)
(6956)
(6424)
(6362)
(6204)
(6182)
(6177)
(5694)
(5572)
(5544)
(5507)
(5451)
(4890)
(4666)
(4636)
(4357)
(4305)
(4274)
(4264)
(4187)
(3762)
(3698)
学科
管理(35047)
(30448)
(29144)
经济(29071)
(27086)
企业(27086)
(14220)
(12161)
方法(11383)
数学(9564)
数学方法(9445)
(9222)
(8880)
财务(8863)
财务管理(8841)
(8351)
企业财务(8100)
业经(7900)
中国(7344)
体制(7222)
(6365)
银行(6359)
(6019)
贸易(6015)
(5990)
(5900)
(5650)
金融(5648)
(5411)
环境(5309)
机构
学院(117697)
大学(117609)
(52052)
经济(51044)
管理(46002)
理学(39115)
理学院(38778)
管理学(38321)
管理学院(38100)
研究(37841)
中国(30768)
(28666)
(24168)
财经(21569)
科学(20186)
(19454)
(19237)
(19074)
(18852)
中心(17454)
研究所(16464)
经济学(16293)
业大(15976)
财经大学(15900)
北京(14960)
农业(14831)
经济学院(14615)
(14307)
(13518)
商学(13188)
基金
项目(73799)
科学(59173)
研究(55498)
基金(55387)
(47504)
国家(47119)
科学基金(41154)
社会(37093)
社会科(35272)
社会科学(35266)
基金项目(28809)
(28080)
自然(25618)
教育(25288)
自然科(24991)
自然科学(24987)
自然科学基金(24573)
(23300)
资助(22485)
编号(21965)
(20836)
成果(18435)
(17570)
重点(16410)
国家社会(15893)
(15672)
教育部(15467)
课题(15157)
(15143)
人文(15052)
期刊
(61210)
经济(61210)
研究(36953)
中国(25766)
(25365)
管理(19229)
(18329)
学报(16044)
科学(15070)
大学(13170)
(12866)
金融(12866)
学学(12543)
农业(12143)
财经(11501)
教育(10023)
业经(9908)
(9803)
技术(9700)
经济研究(9094)
问题(8268)
(7199)
财会(6915)
(6329)
会计(6292)
国际(6096)
世界(6046)
理论(5827)
(5797)
技术经济(5609)
共检索到184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光焰  
本文从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视角透视我国粮食直补存在的问题,揭示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之间粮食直补的两种反差及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解决这种问题应该着力探讨省际间跨区的粮食直补办法,建立产销区间的补贴资金转移机制,进行粮食直补资金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的尝试,逐步形成产区直补农民,销区直补产区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蒲明  魏君英  
为了明确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分担粮食安全的责任。文章在分析三大粮食产区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客观数据的主观评价方法,通过构建耕地资源利用与开发潜力指数,从耕地平均质量、耕地利用程度和耕地利用效率三个维度对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耕地生产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将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分担粮食安全责任的潜力分为三个档次:很有潜力、有一定潜力和没有潜力。分析结果认为,生产潜力不同,分担粮食安全的责任也应有所区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云飞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罗光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粮食规模经营的主要践行者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承担者,其在粮食生产中承担着较大的隐性成本。本文基于完全成本视角对粮食规模经营成本划分为获得成本、直接生产成本、附加成本。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经营的亩均完全成本高达1808元,远高于传统意义的"生产成本",其中亩均获得成本为505元,直接生产成本926元,除面源污染外的附加成本为377元。进一步运用生命周期与外部性理论,对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划分为"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两类,最后从政府、社会、私人三方面对粮食成本分担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全  李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凡  姜珊珊  邱灿华  
粮食补贴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创新当前粮食补贴机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云开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要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笔者认为,国内学术界这些年关于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可能没有多少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分别承担哪些支出事项,对相关金额进行估算并分析是否承担得起等,经济学家已经做了充分翔实的论述,给出了比较清晰的答案。应进一步围绕政府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和财政收入水平是否相适应展开研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马小勇  陈良华  
传统的回购契约、数量折扣契约和利润共享契约等可以解决销售商订购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问题,但会产生新的激励约束而失效。合作促销契约的引入,并与其他协调机制的结合可以有效改善供应链协调的最优化水平。以成本分担为对象,采用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来设计伴随销售商促销努力的供应链协调契约,弥补了剩余收益数据难以获得与忽略谈判能力因素造成最优报酬契约设计的缺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波,王雅鹏,黎东升,董利民  
本文通过带补贴的U zawa模型,对比分析给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和增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指出给农民直接补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在均衡区间水平内上升;而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创造良好的粮食生产环境,可以提升粮食产量的均衡水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作出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琴  代贝  
本文将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作出宏观与微观的统计描述,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云南省的粮食补贴状况、粮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一、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宏观统计描述粮食补贴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粮食不仅是国民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更是维护一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战略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侯晋封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稳步推进,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日显必要,对农民实行反周期性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优势愈发明显,时机也愈发成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姣  肖海峰  
本文利用实证数学规划模型(PMP模型),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3省5个县340户农户调查数据,定量评价了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及各种补贴形式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对农户粮食产量没有任何影响;按播种面积补贴的增产效果好于按商品粮数量补贴的增产效果;无论哪一种补贴方式,在当前补贴标准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都不大。随着补贴标准的提高,农户粮食产量以略高于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增加。第二,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农户种植业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及绝对额远远大于其他两种补贴方式;如果提高补贴标准,三种补贴方式下农户的种植业收入都相应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黎  
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补贴,是指政府为了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政策调整给农民收入带来的损失而对个体农民进行的直接转移支付,它是相对于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而言的。2002年,安徽、吉林两省选择了3个县,率先在我国进行粮食直接补贴的试点。2003年,河南、湖北两省也减少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了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今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开  高玉强  
本文从保障粮食安全、公平收入分配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非自由流动性等多个视角,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与政策背景,考察了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的问题和缺失,并就直接补贴政策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建议,其中包括着力规范补贴的范围和依据、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构建合理的直接补贴资金筹集机制与分配机制以及加强对直接补贴资金的监管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