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5)
2023(2392)
2022(1987)
2021(1790)
2020(1458)
2019(3362)
2018(3164)
2017(6855)
2016(3587)
2015(4120)
2014(3913)
2013(4046)
2012(3831)
2011(3322)
2010(3151)
2009(2917)
2008(2785)
2007(2456)
2006(2188)
2005(1995)
作者
(10356)
(8936)
(8830)
(8377)
(5501)
(4155)
(3963)
(3410)
(3277)
(3099)
(2999)
(2975)
(2954)
(2862)
(2807)
(2733)
(2581)
(2497)
(2429)
(2344)
(2219)
(2202)
(2158)
(2041)
(1999)
(1991)
(1866)
(1834)
(1794)
(1765)
学科
(20144)
经济(20134)
(10104)
方法(10077)
数学(9698)
数学方法(9640)
管理(8881)
(6826)
(5283)
企业(5283)
农业(4871)
地方(4663)
中国(4592)
(4209)
(3721)
税收(3637)
(3622)
地方经济(3307)
业经(3206)
(3123)
(3019)
贸易(3017)
(2947)
(2556)
金融(2556)
收入(2475)
(2464)
环境(2376)
(2333)
银行(2326)
机构
学院(51713)
大学(50612)
(28151)
经济(27813)
研究(20115)
管理(19187)
理学(16830)
理学院(16691)
管理学(16390)
管理学院(16312)
中国(15973)
(13310)
科学(11600)
(11418)
(10610)
农业(10561)
(10437)
研究所(9540)
经济学(9528)
业大(9427)
财经(9074)
中心(8898)
经济学院(8772)
(8373)
(7498)
(7016)
经济管理(6877)
财经大学(6780)
科学院(6666)
农业大学(6618)
基金
项目(35980)
科学(28544)
基金(27355)
研究(25082)
(24890)
国家(24748)
科学基金(20613)
社会(17532)
社会科(16810)
社会科学(16810)
基金项目(13904)
(13396)
自然(12928)
自然科(12616)
自然科学(12614)
自然科学基金(12404)
资助(11760)
(11111)
教育(10846)
编号(9126)
(8462)
重点(8461)
(8431)
国家社会(8320)
(7284)
中国(7196)
教育部(7083)
(6969)
人文(6964)
创新(6959)
期刊
(27787)
经济(27787)
研究(15594)
(12065)
中国(9287)
学报(8906)
农业(8844)
(8693)
科学(7970)
大学(6871)
管理(6859)
学学(6780)
经济研究(5237)
(5133)
技术(4916)
财经(4557)
(4290)
金融(4290)
问题(4159)
(4077)
业经(3967)
世界(3689)
技术经济(3650)
统计(3558)
(2949)
(2896)
决策(2825)
经济问题(2798)
业大(2678)
(2658)
共检索到77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戴德明  
我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要走“稳粮增值”的道路,即在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实现“结构增值”、“内涵增值”、“加工增值”和“转化增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世军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3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小麦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这是近年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明年的粮食价格,这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从粮食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未来仍有必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坚定粮食稳产增产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锦宗  朱瑜馨  赵飞  钱誉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明显提高。1985年相对生产力耕地资源的省际差异明显大于2013年,据该文估算,我国可增产粮食22.9%~43%,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增产的潜力十分可观。[结论]近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是"南降北升",播种面积差异是粮食生产省际差异的主因。1985~20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增播面积的15.48%。大多省区耕地复种指数提升空间较大,但多数省区现实的复种指数却在下降,原因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进一步提高单产的边际约束效应明显凸显,提高复种指数应该是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锦宗  朱瑜馨  赵飞  钱誉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甜  李隆玲  黄东  武拉平  
2004~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本文通过对粮食产量公式的分解得到粮食增产来源于作物单产、播种面积和种植结构调整三方面的因素,并进一步测算了以上三方面因素在"十连增"期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大。为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粮食单产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各种投入、政策、气候和农户行为对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力度、种子和机械作业是推动粮食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温度和降水量对小麦和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预期种粮收益对水稻和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未来中国粮食单产的提高将日益依赖于优良品种和机械投入,而这些必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裴东鑫  张冬平  
目前,土地流转成为我国农村一种普遍的趋势,但近年来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后出现了"非粮化"现象,给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通过对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及流转后用途情况的调研可以看出,解决土地流转的"非粮化"问题,既要从大局出发、从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握好大方向,又要从实际层面、从利益角度研究系统性的政策措施;既要顺应农村土地流转的大趋势,又要力求发挥经营者的内在积极性,实现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来耀勤  杨新科  
改革粮食购销体制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来耀勤,杨新科1993年4月1日起,甘肃推出了"稳购放销"的粮改措施。所谓"稳购放销",即保留粮食合同定购,放开粮食销售。这一措施出台后,对全省的粮食购销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卫路  
近三年来,我国主要采用省长负责制的办法,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粮食生产发展,取得良好成绩。从1995~199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粮食总产量稳定地处于4600~5045亿公斤的较高水平。国家库存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在国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焕章  王曾金  许朗  
建立粮食供求预警系统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市场顾焕章,王曾金,许朗一、粮食供求预警系统建立的现实背景及展望在建立粮食供求预警系统之前,了解一下我国的粮食生产、需求、流通、消费状况,政府、农民行为,预测一下我国未来年份的粮食生产、需求、流通、消费、政府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西粮食生产情况专题调查组  
江西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近年来江西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粮食库存较为充裕,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近年来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种粮的比较收益在不断下降。很多农民选择弃农外出务工,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撂荒或粮食复种指数下降的现象,给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会造成粮价上涨。为此,政府应加快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推进规模化、产业化,严控农资价格上涨,切实保障农民的利润空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燕泽英  
投入不足,物质基础脆弱,比较利益低下,耕地趋减,是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稳定粮食生产,笔者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粮价改革步伐,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保护农民种粮收益。三年粮食连续丰收,总量比较充裕,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乃华  李岳云  
论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蒋乃华李岳云粮食生产波动和价格波动与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对生产者、消费者和营销商的福利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自1984年出现“卖粮难”问题以后,我国粮食的供需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改变,使得粮食价格波动成为了农业经济领域的核心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峻岭  孔凡丕  
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稳定了小麦种植面积,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实现了粮食增产、小麦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政府增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