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2)
2023(12850)
2022(11010)
2021(10041)
2020(8229)
2019(18311)
2018(17693)
2017(33412)
2016(18694)
2015(20490)
2014(20039)
2013(19270)
2012(18247)
2011(16231)
2010(16426)
2009(15218)
2008(15221)
2007(13538)
2006(12202)
2005(11177)
作者
(52254)
(44120)
(43274)
(41891)
(28193)
(20827)
(19678)
(16795)
(16605)
(15990)
(15138)
(14838)
(14227)
(14190)
(13954)
(13466)
(12874)
(12845)
(12775)
(12766)
(10997)
(10890)
(10638)
(10167)
(9876)
(9875)
(9755)
(9642)
(8847)
(8673)
学科
(70345)
经济(70247)
管理(58653)
(54723)
(42097)
企业(42097)
方法(26333)
(25820)
(23998)
数学(23347)
数学方法(23010)
中国(20475)
(19643)
业经(17923)
农业(17335)
地方(17325)
(13954)
财务(13920)
财务管理(13884)
(13501)
贸易(13486)
(13290)
企业财务(13230)
(13170)
(13162)
银行(13143)
(12892)
(12597)
(12539)
金融(12535)
机构
学院(256199)
大学(254041)
(109384)
经济(107063)
管理(96678)
研究(91802)
理学(82108)
理学院(81253)
管理学(79930)
管理学院(79455)
中国(71029)
(55440)
(53896)
科学(53591)
(49126)
(46323)
中心(43222)
(43109)
财经(41880)
研究所(41544)
业大(39270)
农业(38365)
(38033)
经济学(34022)
(33158)
(32788)
北京(32765)
师范(32484)
(32336)
(32196)
基金
项目(172284)
科学(136224)
研究(128291)
基金(124993)
(109285)
国家(108347)
科学基金(92614)
社会(82838)
社会科(78640)
社会科学(78627)
(69298)
基金项目(64661)
教育(58408)
自然(58296)
自然科(56885)
自然科学(56870)
(56554)
自然科学基金(55820)
编号(51862)
资助(50957)
成果(43309)
重点(39506)
(38769)
(38033)
(37430)
课题(36678)
(35838)
国家社会(34794)
创新(33744)
教育部(33277)
期刊
(125452)
经济(125452)
研究(79171)
中国(56995)
(47187)
(43663)
学报(40159)
管理(37057)
科学(35756)
农业(32675)
大学(31409)
学学(29723)
(29010)
金融(29010)
教育(28235)
技术(21939)
财经(21056)
业经(20575)
经济研究(19284)
(18163)
(17868)
问题(16283)
(13271)
(12775)
世界(12757)
理论(11867)
技术经济(11808)
现代(11754)
国际(11130)
科技(11119)
共检索到401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宏  李丹  
粮食生产环节作为质量安全的源头,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本文以水稻种植为例,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种植主产区——湘赣苏三省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进行研究,发现劳动力的缺失使农户疏于日常农田管理,通过增加农药施用量保证粮食产量和降低生产风险,这种做法对水稻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风险偏好程度越低的农户会倾向于施用更多的农药,并且在农业劳动力缺失情况下,低风险偏好属性对水稻质量安全的不利影响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应注重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避免规模扩张而造成粗放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嵌入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田间管理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抑制农户低风险偏好决策下的投机行为。同时,相关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应进一步加强与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间的合作,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效应与覆盖效应,以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在生产中的作用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新业  李丹  周宏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执行者,其农业生产行为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鉴于农村地区农户兼业化的日益普遍,本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落脚于农药施用环节,探究农户兼业对其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户兼业化后,会减少田间管理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导致农药施用量的增加。但这一路径中存在一定的偏误,兼业为农户带来家庭总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户作为"二元身份"的载体,便会减少自留粮食耕地上的农药施用量。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修正,还原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的真实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蒯昊  周晓时  
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是影响农业生产及其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利用效率损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造了4个不同的模型,探讨了土地细碎化、耕地地力不同组合对粮食生产及其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存在负面影响,对技术非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和农业劳动力投入降低,使资产配置不合理,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耕地地力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过剩的农资投入,未对粮食生产产生正向影响且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鼓励小规模农户释放土地,提高大规模农户经营管理能力,确保生产条件;鼓励和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引导农户合理投入农资,提高生产效率;增强高质量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产环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蒯昊  周晓时  
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是影响农业生产及其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利用效率损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造了4个不同的模型,探讨了土地细碎化、耕地地力不同组合对粮食生产及其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存在负面影响,对技术非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和农业劳动力投入降低,使资产配置不合理,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耕地地力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过剩的农资投入,未对粮食生产产生正向影响且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鼓励小规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玉斌  赵培芳  
[目的]探索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为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新的经验依据。[方法]基于湖南、安徽、江苏3省466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Logit等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重点关注非农就业如何通过农业生产性服务间接影响农地流转。[结果]非农就业是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外部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内部短缺劳动力形成有效替代,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又显著影响了农户农地资源配置行为,具体表现为促进农地转入和抑制农地转出。[结论]为进一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应进一步鼓励各地区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壮大区域内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质量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杨肖丽  江金启  张广胜  
根据辽宁省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户277份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发现,58.84%的农户在生产中存在外包行为,74.37%的农户愿意扩大未来的种植面积。选取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特征为主变量、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田雨  周宏  
关注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以江苏省三市共468户水稻种植者的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农场对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农业培训在家庭农场与绿色生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样本中超过45%的水稻种植户未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化肥农药费用投入较高;家庭农场对绿色生产行为有促进作用,家庭农场经营者不仅会采取更多绿色生产技术,还会降低化肥农药的投入,而且家庭农场可以促进经营者参与农业培训,而农业培训在家庭农场与绿色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因此为促进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应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者申请家庭农场,树立模范标杆,并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与宣传提倡规范生产、节能增效的绿色生产,不断推动农业的绿色生产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培芳  王玉斌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实现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有效路径,其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湘皖两省30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从劳动力兼业化水平和收入兼业化水平两个角度出发,采用probit模型和IV-probit工具变量法分析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劳动力兼业化水平和收入兼业化水平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相较于技术密集型环节,农户兼业化对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的促进作用更大。②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在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行为中表现出不同特征,规模户倾向于购买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服务,低兼业户则会减少在此环节的外包;通过工具变量法纠正农户兼业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重点扶持薄弱环节,制定差异性的外包支持制度,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练军  
[目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收入的最佳途径,是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明晰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水平,并深入考察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7县428个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粮食主产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各县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存在着一定差异,且它们之间具有较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罗光强  
基于川、湘两省6市12县246个稻作大户的调研数据,剖析并梳理粮食规模经营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大户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提升面临内生与外生双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与政策可及性"双低",引致规模种植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双高"难题;从成本构成、农业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发现:规模种植主体能够实现内部化交易成本,却难以内部化外部风险和制度成本。最后,基于完全成本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对政府、市场和规模种植主体三者进行关系界定和责任明晰,并从机制设计和信息经济学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一个动态平衡、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志海  
本文通过构建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六个长江流域粮食主产省份102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较高比例的样本农户选择了生产环节外包,但主要集中在整地与收割环节。第二,生产环节外包能够通过资源配置与专业分工机制改善农户福利,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下降6.0%,实际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增加9.6%。第三,从生产环节差异性来看,田间管理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高于其他生产环节,而播种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不显著。第四,从群组差异性来看,决策者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以及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更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玉洁   裴小涵   赵敏娟  
【目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厘清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21年对河南、湖南和黑龙江3省1192份粮食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将农业碳排放纳入非期望产出的核算框架,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碳排放效率,并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剖析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1)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农业碳排放效率,并且使用互联网获取的农业信息类型越多,越有利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2)互联网使用分别通过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和市场参与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3)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使用互联网关注气象信息与政府规制信息相比,使用互联网关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信息更能显著提高农业碳排放效率。(4)分样本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高受教育程度组、风险厌恶组以及高社会关系组农户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结论】应通过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和农产品信息平台,拓宽农户市场参与渠道以及提高农户互联网技术应用素养等措施提升农业碳排放效率,加速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  方言  
一、江苏粮食生产情况按照2009年11月3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产能分配原则要求,江苏省承担新增粮食产能建设任务43亿斤;2011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保持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为此,江苏省要求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优化种植结构,实现2011年粮食增产10亿斤的目标任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静斐  陈志钢  Filipski Mateusz  王建英  
为了解耕地经营规模及耕地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以广西2014年典型地区的水稻种植为例,利用Poisson模型和Logit模型,以耕地经营规模及其质量禀赋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分析其对农户水稻生产环节外包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经营规模扩大会使农户更倾向于生产环节中采用外包,尤其是在整地、收获这些劳动密集型环节;耕地肥沃程度会显著提高农户在生产环节采用外包服务的可能性和频率;出于外包成本的考虑,随着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会减少在诸如灌溉等作业频繁的生产环节的外包可能性,也会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方福平  曾衍坤  廖西元  
在分析水稻生产历史、粮食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指出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重要地位,水稻的稳定增产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起基础作用;在对国内外水稻单产水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提出水稻单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可以满足我国未来对稻谷的需求;探讨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水稻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