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4)
2023(12830)
2022(10706)
2021(10212)
2020(8560)
2019(19707)
2018(19433)
2017(37194)
2016(19812)
2015(23115)
2014(22671)
2013(21769)
2012(19460)
2011(17037)
2010(16819)
2009(15217)
2008(14848)
2007(12966)
2006(11022)
2005(9049)
作者
(54441)
(45555)
(45303)
(43161)
(28791)
(21872)
(20579)
(17839)
(17268)
(16021)
(15561)
(15278)
(14230)
(14037)
(13995)
(13839)
(13474)
(13345)
(13164)
(12966)
(11174)
(11060)
(10971)
(10518)
(10157)
(10147)
(9884)
(9867)
(9128)
(9048)
学科
(79305)
经济(79231)
管理(58747)
(53589)
(44803)
企业(44803)
方法(39334)
数学(34593)
数学方法(33881)
(22964)
中国(21452)
业经(18596)
(18514)
地方(17084)
(14836)
农业(14753)
理论(14593)
(14115)
贸易(14103)
(13719)
技术(12604)
(12593)
(12443)
环境(12117)
(11990)
财务(11906)
财务管理(11877)
(11219)
企业财务(10912)
(10003)
机构
学院(271885)
大学(267467)
管理(108390)
(106122)
经济(103913)
理学(94377)
理学院(93402)
管理学(91280)
管理学院(90791)
研究(84222)
中国(63748)
(56009)
科学(53096)
(46263)
(44866)
业大(41777)
中心(41181)
(40332)
(39767)
财经(37588)
研究所(36941)
农业(35144)
(35138)
师范(34754)
(34367)
北京(34138)
(31957)
经济学(31923)
技术(31329)
(31244)
基金
项目(192474)
科学(152416)
研究(140569)
基金(139297)
(121865)
国家(120872)
科学基金(105170)
社会(88509)
社会科(83907)
社会科学(83887)
(76326)
基金项目(73580)
自然(69389)
自然科(67812)
自然科学(67797)
教育(66609)
自然科学基金(66500)
(64021)
编号(57536)
资助(57206)
成果(44547)
重点(43515)
(41990)
(41256)
(40853)
课题(39389)
创新(38148)
科研(37134)
国家社会(36689)
教育部(36301)
期刊
(111100)
经济(111100)
研究(71387)
中国(52789)
学报(41032)
(40547)
管理(40365)
科学(38469)
(36020)
教育(33247)
大学(32428)
技术(30629)
学学(30348)
农业(28558)
业经(20007)
(19454)
金融(19454)
财经(17846)
经济研究(17696)
(16092)
(15491)
问题(14346)
统计(13822)
技术经济(13795)
图书(13731)
(13377)
(12818)
资源(12740)
科技(12660)
商业(12046)
共检索到386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凤廷  侯云先  胡会琴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可为粮食生产提供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对粮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粮食物流运作需要扩展为沿供应链向上游前移与生产环节对接或向下游后移与加工环节衔接的网链结构,寻求供应驱动链、需求驱动链的链内协同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对接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企业效益,同时更好地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实现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造强  李霄汉  鲍宁智  崔俊辉  
该文提出河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核心区由70个县(市、区),面积超过200万hm2,集中连片,建成后商品粮达到110亿kg。并论述了核心区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落实各项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的五项保障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贵舫  丁秀平  
随着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主要以促进产量增长为目标的粮食支持政策以及具有高度"政策市"特点的粮价形成方式存在着变革的必要。对此,本文在结合我国粮价形成机制中面临的双重性以及粮食生产者对成本、价格、市场方面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研究,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者的行为特点,探讨合同订购制取代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前景,确定并完善建立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和方向,以稳定粮食主产区的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素琴  李烆一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出现了要素禀赋优势逆转,即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导致了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矛盾,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上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这些因素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文章提出了引导投入务工与务农劳动力结构比例、妥善处理土地开发和保护耕地关系、以市场手段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陈美景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1)转变耕地保护思路,丰富粮食安全内涵;(2)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积极性;(3)全面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比较效益;(5)探索生态友好型土地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三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但解决了本省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要求河南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周玉玺  
[目的]提高粮食用水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规模、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测度中国31个省(市区)的粮食用水效率,揭示了其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年、2010年与2015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评价,揭示各省(市区)粮食生产水资源投入松弛量,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差异特征;其次,采用各省(市区) 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全要素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中国大多数省(市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影响用水效率的关键因素;多数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近50%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存在冗余,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空间分布有关,与区域水资源丰沛程度负相关。[结论]国家应加大对粮食灌溉设施的技术投资,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生产空间格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国生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论述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搞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金融支持,统筹兼顾解决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风险控制、金融生态、制度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洪运华  
建立了粮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粮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英  
促进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河南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河南是全国的人口、农业和粮食大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的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在全国最具代表性。解决河南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秉坚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否解决粮食基本自给是影响到改革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大事。正如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必须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昀  辛贤  
本文应用动态线性模型理论,对中国粮食生产数据建立动态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应用卡尔曼递推公式进行递推计算,同时将结果与普通最小二乘法结果进行比较以说明该方法的优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晓慧  张新润  
文章基于我国1978~2007年的粮食生产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粮食生产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实际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  孔祥斌  张安录  张雪靓  祁凌云  
从耕地利用角度对影响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Lmdi)将影响1980—2010年我国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分为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和粮作比例;对粮食生产及其分解因素的统计指标在省级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加22 592.3万t,粮食生产格局重心由南重北轻逐渐演变为北重南轻;4个因素中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起到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增产作用逐年降低,并被复种指数和粮作比例所替代;耕地面积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全国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军伟  张锦华  吴方卫  
粮食生产中化肥施用量提高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要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首先要理清化肥施用的影响因素。利用空间Durbin模型(SDM),设置邻接空间、地理距离、经济空间三种权重矩阵,采用Spatial Regression ModelPartial Derivatives方法,以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2)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化肥的销售价格对化肥投入存在抑制作用,粮食销售价格、各省经济发达程度、农民的文化水平对化肥投入存在促进作用;(3)未来我国化肥减量的压力比较大,压力主要在粮食主产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