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4)
2023(10447)
2022(8907)
2021(7923)
2020(6848)
2019(15710)
2018(15186)
2017(29104)
2016(16289)
2015(18165)
2014(18079)
2013(17982)
2012(16678)
2011(15172)
2010(14988)
2009(13961)
2008(14018)
2007(12704)
2006(10868)
2005(9439)
作者
(51610)
(43420)
(43339)
(41010)
(27183)
(21106)
(19782)
(17143)
(16201)
(15187)
(14718)
(14382)
(13831)
(13796)
(13686)
(13440)
(13424)
(12831)
(12523)
(12444)
(11196)
(10576)
(10453)
(9993)
(9681)
(9664)
(9568)
(9517)
(8839)
(8776)
学科
(68182)
经济(68098)
管理(45531)
(45380)
(35111)
企业(35111)
方法(34931)
数学(31425)
数学方法(31166)
(20188)
(17696)
(16098)
中国(16028)
(14552)
贸易(14552)
业经(14286)
(14155)
农业(13491)
地方(11959)
(11297)
财务(11278)
财务管理(11249)
(11136)
企业财务(10649)
环境(10162)
(10143)
技术(9937)
(9534)
银行(9472)
(9173)
机构
大学(243722)
学院(241790)
(100078)
经济(98223)
管理(91637)
研究(83270)
理学(80355)
理学院(79442)
管理学(78032)
管理学院(77608)
中国(61086)
(55532)
科学(55390)
(50622)
业大(45068)
农业(44678)
(44532)
(42866)
研究所(41193)
中心(38211)
(35739)
财经(35312)
(32182)
经济学(31352)
北京(30861)
(29763)
农业大学(29573)
师范(29284)
(29022)
经济学院(28786)
基金
项目(169286)
科学(131636)
基金(123851)
研究(114043)
(112063)
国家(111158)
科学基金(93150)
社会(73457)
社会科(69762)
社会科学(69736)
(66427)
基金项目(66183)
自然(62911)
自然科(61489)
自然科学(61463)
自然科学基金(60434)
(56834)
教育(51932)
资助(50291)
编号(44135)
重点(38645)
(37189)
(36069)
(35145)
成果(34419)
计划(34246)
科研(33769)
创新(33003)
国家社会(31112)
(30961)
期刊
(100541)
经济(100541)
研究(62107)
学报(49493)
(49036)
中国(41521)
科学(41088)
大学(35388)
学学(33569)
农业(33280)
(33138)
管理(29246)
技术(18970)
(18620)
教育(18206)
(18084)
金融(18084)
财经(17210)
业经(17138)
经济研究(16918)
(14736)
问题(14315)
(13892)
业大(13306)
技术经济(13030)
统计(12183)
图书(11906)
科技(11900)
商业(11657)
农业大学(11423)
共检索到33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戴鹏  
利用稻谷、玉米、小麦及三粮整体在1990~2008年间的可比成本收益数据,本文从弹性和贡献率两个方面就各因素对粮食生产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价格是影响粮食生产变动最为关键的因素,提高粮价是提高粮食生产收益最为有效的手段,远大于其他因素对收益的影响;其后依次排序为:物质与服务费用、单产和政策性成本。提高粮食单产依旧是促进粮食生产收益提高的重要手段,但作用有限;而物质与服务费用的稳定增长则是阻碍粮食生产收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兴洪  张凡凡  张启楠  
本文以1990-2016年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扩展的C-D生产函数结合逐步回归,将整个研究时段以每9年为一个区间划分为1990-1998年、1999-2007年、2008-2016年三个时间段,分别测算了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受灾面积、农业从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等要素对主产区粮食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有效灌溉面积成为现阶段主产区粮食增产的新途径,贡献率分别达到54.59%和19.3%,且其影响程度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粮食播种面积的贡献率排在第三位,受灾面积的贡献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个别年份出现反弹现象;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主产区粮食产量的积极影响不断减弱,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贡献率不断增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秋芳  李向新  
本文利用常规计算法和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法,对地膜栽培四个因素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技术最高为49.81%,其次是资金投入占24.48%,而劳力投入和面积增加均相对较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英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英基  
在对知识资本促进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机理分析基础上,以2004—2015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动态变化,进而对知识资本影响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其中,粮食科技研发人才、推广人才、科技机构、科技投入等对粮食科技贡献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地区粮食经济发展水平对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而工业科技对粮食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尚未发生。为此,主产区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优化粮食科技研发与推广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机制,支持粮食科技机构建设、加大粮食科技经费投入,促进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国强  兰庆高  武翔宇  
本文利用辽宁省582户种粮大户调查数据,采用扩展的Heckman选择模型,实证分析种粮大户正规信贷需求与供给规模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法,考察各因素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家庭拥有耕地面积、家庭非生产性资产价值、家庭非农业收入、是否有亲属在乡镇及以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工作等因素都对种粮大户正规信贷需求规模有显著影响,尤其前三个因素的贡献率总和超过94%;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规模主要受是否有亲属在乡镇及以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工作、家庭年农业收入、家庭拥有耕地面积、家与最近正规金融机构的距离等因素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国强  兰庆高  武翔宇  
本文利用辽宁省582户种粮大户调查数据,采用扩展的Heckman选择模型,实证分析种粮大户正规信贷需求与供给规模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法,考察各因素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家庭拥有耕地面积、家庭非生产性资产价值、家庭非农业收入、是否有亲属在乡镇及以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工作等因素都对种粮大户正规信贷需求规模有显著影响,尤其前三个因素的贡献率总和超过94%;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规模主要受是否有亲属在乡镇及以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工作、家庭年农业收入、家庭拥有耕地面积、家与最近正规金融机构的距离等因素影响,各因素贡献率依次为37.31%、33.10%、7.35%、4.54%。本文提出增加种粮大户社会资本积累,提高种粮大户家庭收入水平,特别是农业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经营土地规模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璐  胡月  韩学平  郭翔宇  
研究目的:通过量化对比分析,系统认识主产区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贡献的具体表现及程度,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困境及粮食生产方面的成因,为国家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提供数据参考。研究方法:利用历年全国和地方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多视角的量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粮食生产地位、粮食增产贡献率、省均及人均粮食生产水平、粮食生产比较贡献度等方面,粮食主产区均明显高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但是,粮食主产区在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方面明显落后,存在着粮食生产越多越吃亏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卫平  郑风田  
1953—2003年中国主要粮食的TFP都实现了正向增长,但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以1979年为分界点,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的源泉经历了一场以投入增加为主向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的粮食生产力革命。1997年以来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要素的下降。从政策角度看,一方面,中国未来要养活自己还主要依赖于粮食生产率的提高,这需要进行一些政策改革以挖掘生产率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要提高种粮的收益,建立起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投入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勋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及其对中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同时,城市化浪潮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粮食生产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耕地不断被城市化所蚕食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能否得以维持甚或有所增长?影响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易鹏  段豫川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相关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建立粮食产量与大宗粮食种类各自产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大宗粮食种类的冲击对粮食总产量的传递效应及其分别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程度,从增加粮食总产量的角度为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海清  王波  
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同时,现实粮食流通体制和农地制度束缚和制约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