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8)
2023(13088)
2022(10879)
2021(9961)
2020(7745)
2019(17705)
2018(17287)
2017(32051)
2016(17920)
2015(20308)
2014(20489)
2013(19965)
2012(18889)
2011(17335)
2010(17780)
2009(16492)
2008(16676)
2007(15395)
2006(13982)
2005(13254)
作者
(53465)
(44632)
(44340)
(42074)
(28397)
(21232)
(20019)
(17096)
(16909)
(16357)
(15460)
(15045)
(14605)
(14418)
(14284)
(13627)
(13066)
(13056)
(13046)
(12855)
(11544)
(11095)
(10870)
(10375)
(10249)
(10112)
(10000)
(9999)
(9038)
(8984)
学科
(74808)
经济(74699)
管理(53988)
(50305)
(39651)
企业(39651)
(24929)
中国(24877)
方法(22227)
地方(21569)
业经(20659)
(19665)
(19478)
数学(17712)
数学方法(17436)
农业(16662)
(15315)
(15052)
银行(15026)
(14537)
(14495)
金融(14490)
(13349)
(13272)
环境(13229)
(12981)
贸易(12966)
理论(12897)
(12477)
技术(12253)
机构
学院(262240)
大学(257505)
(105127)
经济(102659)
研究(95561)
管理(91875)
理学(76442)
理学院(75473)
中国(74304)
管理学(74102)
管理学院(73615)
科学(57566)
(56838)
(52907)
(49781)
(47474)
(44821)
研究所(44279)
中心(43044)
财经(39562)
(37583)
业大(37531)
师范(37186)
农业(36662)
北京(36428)
(35540)
(35518)
(34603)
(32320)
经济学(31815)
基金
项目(162504)
科学(127081)
研究(124774)
基金(113507)
(98812)
国家(97835)
科学基金(82304)
社会(77787)
社会科(73457)
社会科学(73441)
(66159)
基金项目(58714)
教育(57680)
(54692)
编号(52464)
自然(49856)
自然科(48599)
自然科学(48584)
自然科学基金(47699)
资助(45622)
成果(44703)
(40877)
课题(38609)
重点(37795)
(35354)
(34739)
(34339)
发展(33009)
(32600)
(32434)
期刊
(134504)
经济(134504)
研究(85031)
中国(65697)
(46782)
(42296)
学报(40049)
教育(38865)
管理(37675)
科学(37402)
农业(31801)
大学(30974)
(28992)
金融(28992)
学学(28727)
技术(24994)
业经(23699)
经济研究(19987)
财经(19907)
问题(17266)
(17241)
(16308)
(13462)
图书(13270)
(13204)
世界(12729)
(12569)
论坛(12569)
技术经济(12511)
现代(12451)
共检索到429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西元  方福平  王志刚  
本文从农民层面,对粮食生产发展核心长效机制及其实现途径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粮食生产发展的核心长效机制,而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促进规模增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志敏  王树安  
:为了满足未来 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并同步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我国的粮食生产必须依靠高产农田 ,走集约化多熟超产之路。建议尽早开展不同熟制地区粮食作物超高产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建民  
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末,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南粮北调"变成了"北粮南运";受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约束,新的粮食主产区将不能选择以牺牲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为代价的现代化推进路径。本文以粮食生产大省河南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农民收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突出矛盾;以及粮食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机理:粮食生产在土地、农民就业、配套资金等付出的过多机会成本和流通环节粮食生产成果被转移。提出要构建起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区域公平发展的视角,完善粮食生产的利益补偿调节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有贵  邝婵娟  焦红坡  
本文把南北方两个区域之间粮食流向流量变化放在整个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背景中考察,对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南粮北调,是在南北方人均粮食产量水平均很低和南方相对高于北方的情况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为解决北方商品粮需求集中地区口粮短缺的矛盾,而采取行政手段实现的;北粮南运,其直接致因是南北方粮食生产发展与消费增长及结构不适应,而南北方粮食生产发展呈现出的差异,是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粮食生产在南北方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上表现出差异,南北方农民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和比较利益对资源进行重组的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锡康  郭菊娥  
本文讨论了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面临的4种严峻困难与挑战。按照中国基本国情及世界市场粮食资源状况,中国必须走粮食基本自给的道路。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及系统科学方法,对203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粮食进口量及自给率进行了预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宇航  王志丹  吴敬学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辽宁省为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趋势明显、行业比较经济效益相对偏低、粮食单产水平不稳定性加大等突出问题。因此,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保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促进辽宁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永贵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作为每年都由中央调进粮食的贵州来说,粮食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因此,全省上下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本省五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凯,袁璋,许越先  
河北省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484.4千hm2,其中小麦占37.8%,玉米39.7%;粮食、棉花、油料的种植比例为15.9:1.0:1.6。北部四地市粮食播面占全省的23.3%,南部七地市76.7%。2002年粮食总产2435.8万t,为1949年的5.2倍;粮食单产3756kg/hm2,为1949年的5.8倍;人均粮食362kg,为1949年的2.4倍。北部地区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7.2%,南部地区82.8%。据回归分析与双向差分建模分析,2010年粮食总产可达3087.5万t,粮食单产4478kg/hm2,人均粮食460kg。据灰关联分析,影响粮食总产的主要因子有:粮食单产、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1978年=100)、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田化肥施用量与有效灌溉面积等。根据笔者预测,若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989万kw,农村用电量240.8亿kwh,农田化肥施用量356.1万t,有效灌面4549.2千hm2,则其粮食单产可达4664kg/hm2;若2010年仍保持2000年小麦播面所占比例(0.387),玉米播面所占比例达0.439,则其单产可达4387kg/hm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胜贤  曹敏建  
掌握发展规律可以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文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粮食生产相关的数据,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理论采用非参数Daniel检验法,将辽宁省粮食生产总量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徘徊波动期和缓慢增长期,并详细分析了各阶段辽宁省粮食单产发展趋势,主要栽培作物玉米、水稻的单产发展规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保证辽宁省粮食健康快速生产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布  吴凯  陈印军  肖碧林  陈学渊  王小平  王勇  万富世  
初次制定了我国粮食生态的七区区划方案;利用"农业综合预测法"分析预测了2020年各粮食生态区域的增产潜力,判断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可能迈上6亿吨台阶;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发展的思路,点明了各区域粮食增长的主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颖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对粮食生产造成一系列约束,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势在必行。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培育粮食专业生产者,构建稳健的粮食供给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文武  刘水长  
北京市粮食生产实现高效的十条途径北京市农经站熊文武,刘水长(-)调整结构1.调整粮经结构(1)调整依据:①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对粮改经有迫切要求,调减粮田是大势所趋。②粮食是一种弹性很小的特殊商品,以粮食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调减粮田必须既积极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