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0)
2023(8694)
2022(7552)
2021(7012)
2020(5989)
2019(13961)
2018(13671)
2017(27394)
2016(15129)
2015(17116)
2014(17237)
2013(17169)
2012(16263)
2011(14805)
2010(14936)
2009(14105)
2008(14169)
2007(13141)
2006(11427)
2005(10293)
作者
(44380)
(37290)
(37243)
(35687)
(23675)
(17746)
(17014)
(14478)
(13833)
(13507)
(12520)
(12267)
(11859)
(11856)
(11816)
(11627)
(11568)
(10971)
(10856)
(10833)
(9321)
(9133)
(9076)
(8592)
(8494)
(8390)
(8289)
(8225)
(7483)
(7465)
学科
(64864)
经济(64799)
管理(44531)
(44410)
(34972)
企业(34972)
方法(31315)
数学(28363)
数学方法(28072)
(20680)
(18412)
中国(15748)
(14613)
贸易(14611)
(14224)
(14031)
农业(12765)
业经(12736)
地方(12373)
(12147)
(10613)
财务(10582)
财务管理(10554)
(10463)
(10046)
银行(10025)
企业财务(9980)
(9570)
(9450)
金融(9448)
机构
学院(221921)
大学(220769)
(97669)
经济(95690)
管理(87027)
理学(74967)
研究(74828)
理学院(74204)
管理学(73049)
管理学院(72624)
中国(57525)
(45663)
(45528)
科学(44734)
(40955)
(38572)
财经(35925)
中心(35238)
研究所(34848)
(34577)
业大(33555)
(32636)
农业(32531)
经济学(30212)
北京(28569)
(27736)
经济学院(27539)
师范(27478)
(26553)
财经大学(26518)
基金
项目(143628)
科学(113172)
研究(105134)
基金(104708)
(90767)
国家(90033)
科学基金(76829)
社会(66785)
社会科(63473)
社会科学(63454)
(55861)
基金项目(54876)
自然(49538)
自然科(48374)
自然科学(48356)
教育(48319)
自然科学基金(47529)
(47303)
资助(44064)
编号(43497)
成果(35349)
(32832)
重点(32189)
(31178)
课题(29500)
(29492)
教育部(28016)
科研(27822)
创新(27643)
人文(27430)
期刊
(105117)
经济(105117)
研究(64713)
中国(39654)
(36642)
(35143)
学报(32624)
科学(30269)
管理(29516)
农业(24860)
大学(24466)
学学(23165)
(22262)
金融(22262)
教育(19912)
技术(18663)
业经(17923)
经济研究(17522)
财经(17512)
(15034)
问题(14317)
(13457)
理论(12923)
(12625)
技术经济(11880)
实践(11821)
(11821)
统计(11468)
商业(11041)
(10361)
共检索到328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光焰  
本文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的背景分析为起点,重点研究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提出把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纳入粮食价格保护体系,建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与粮食直补政策的联动机制及最低收购价格粮食的分流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奕忠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调控粮食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市场供应和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本文从最低收购政策的内涵、经济学特性、市场主体的购销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南昌县物价局联合课题组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新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以完善这一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贤恩  
我国从2005年实施地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地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本文将对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评析,并提出完善该政策以实现粮食持续增长的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本文利用双差分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小麦、早籼稻、晚籼稻、粳稻、黄玉米、油脂业用大豆和食品业用大豆等七种粮食产品近十年的周度价格数据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起到了对粮食市场的托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大部分粮食品种存在托市效应,其中小麦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脂业用大豆的政策效应为负,同样的政策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明义  
今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早稻1.4元/公斤、中晚稻1.44元/公斤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从早稻购销情况来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稻谷价格(目前主要反映为收购价格)形成托底效应,也给粮食流通环节带来了较大的政策压力,尤其是主产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和农发行。在最低收购价格预案没有启动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压力将会直接转化为经营风险压力。主要表现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平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年初国家决定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50公斤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70元、72元和75元;在重点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企业按规定的最低收购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慧  张玉梅  孙昊  
2017年初,中国已开始着手调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对粮食市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全球农业贸易局部均衡模型(PEATSim),本文设计了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成本+利润"、保本价和取消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模拟方案,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评估了各种最低收购价格调整方案对粮食生产、消费、价格和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下降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总体比较小,小幅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也比较有限;但较大幅度下调(超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会玲  李宁  何啟  
近两年,顺应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大势,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正逐步进行适应性调整,但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未来完善举措及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抉择由其政策效应历史地决定,很有必要对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粮食安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分析自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的粮食安全状况,采用2010~2016年湖北省中籼稻的历史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粮食产量和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深入探究其作用机理,并为未来我国粮食政策走向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童馨乐  胡迪  杨向阳  
本文基于政策目标这一考察视角,结合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运行机理,选择以小麦为例评估可能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初始"保供给"目标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粮食产量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随着政策执行的常态化,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逐渐成为该项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2)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初始阶段,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粮食生产成本低速增长条件下,产量和收益目标得到有效均衡;(3)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粮食总产量增加最终依赖于单产,在最低收购价格不再增加和粮食生产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政策增收边际效应递减甚至消失,产量和收益目标矛盾性逐渐显现。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应聚焦于回归政策初始目标,逐步降低最低收购价格,着重建立健全和加强配套措施,保障粮食种植户利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录平  
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9年来,对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如责任主体与粮食收购主体分离,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未明确,收购贷款与利息补贴等没有明确或细化等相关问题;以及在操作方面存在诸如粮食品种差价不合理,执行主体和委托收购库点关系不顺,收购点库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从优化政策设计、提高执行效果、完善配套措施三个方面,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伟  
本文在对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存在弊端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杰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效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笔者以小麦为例,对其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前后、执行省区与非执行省区产出的总量、结构与效率进行动态及静态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较为明显,执行省区小麦的产出集中度、播种面积、单产、销售价格以及规模报酬优势稳步提升;同时,最低收购价对非执行省区的"基准价"功能以及辐射传导作用使政策托市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溢向了非执行省区。适度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范围与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农收入有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