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84)
2023(20759)
2022(17925)
2021(16600)
2020(14110)
2019(32036)
2018(31517)
2017(60574)
2016(33170)
2015(37188)
2014(36792)
2013(36042)
2012(33271)
2011(29818)
2010(29852)
2009(27405)
2008(26809)
2007(23547)
2006(20863)
2005(18179)
作者
(97996)
(81475)
(81087)
(77038)
(52019)
(39224)
(36839)
(31939)
(31082)
(29341)
(27617)
(27559)
(26233)
(25799)
(25570)
(25434)
(24398)
(24326)
(23578)
(23565)
(20566)
(20058)
(19990)
(18757)
(18366)
(18074)
(18038)
(18018)
(16578)
(16132)
学科
(131077)
经济(130920)
管理(97202)
(93762)
(77978)
企业(77978)
方法(62873)
数学(55252)
数学方法(54393)
(36283)
(35116)
中国(33992)
业经(29327)
(28976)
地方(25726)
(24884)
贸易(24873)
(24506)
农业(24206)
(24154)
技术(23296)
理论(22400)
(22094)
财务(21996)
财务管理(21946)
企业财务(20804)
环境(20009)
(19702)
(19220)
银行(19141)
机构
学院(469667)
大学(469368)
(185800)
管理(182808)
经济(181860)
研究(159359)
理学(159097)
理学院(157329)
管理学(154039)
管理学院(153219)
中国(117615)
科学(101931)
(99726)
(85541)
(84590)
(81312)
业大(75890)
研究所(74443)
中心(72634)
(69445)
财经(67933)
农业(67605)
北京(62446)
(62042)
(60535)
师范(59746)
(58240)
经济学(55697)
(55298)
技术(52356)
基金
项目(325958)
科学(255215)
基金(236049)
研究(230618)
(209270)
国家(207585)
科学基金(177220)
社会(143939)
社会科(136495)
社会科学(136459)
(128059)
基金项目(124113)
自然(118945)
自然科(116232)
自然科学(116200)
自然科学基金(114139)
(108573)
教育(107512)
资助(99082)
编号(92658)
重点(73898)
成果(73783)
(71146)
(69156)
(67900)
课题(64812)
创新(63404)
科研(63017)
计划(61102)
教育部(60328)
期刊
(197415)
经济(197415)
研究(133010)
中国(89177)
学报(81929)
(76175)
科学(72484)
管理(67410)
(64299)
大学(61444)
学学(58277)
农业(52503)
教育(52279)
技术(43735)
(39152)
金融(39152)
业经(32963)
经济研究(32614)
财经(32578)
(28123)
(27957)
问题(25381)
科技(23701)
技术经济(23521)
统计(23331)
(23231)
图书(21961)
业大(21783)
(21609)
理论(20850)
共检索到680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晗  乔均  杜蓉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政府针对粮食行业实施的重要政策。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法、面板Tobit模型以及变系数模型,聚焦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加工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价格"倒逼"和保障粮食加工业可获得粮食数量变动趋势稳定的方式,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由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对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影响为负,中、西地区影响为正。因此,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我国短期内应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取消东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力度;长期而言,我国应全面实现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建立粮食生产保险制度和加工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等促进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强化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享清  范晨铭  程浩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麦与稻谷两个粮食品种,以河南和山西作为小麦执行政策省份和非执行政策省份,以湖南和广东作为稻谷执行政策省份和非执行政策省份,基于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农业现金收入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视角,运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在粮食主产区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和市场供给、提高粮农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明显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启楠 张凡凡 陈学军  
本文以2006年-2016年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DEA对其粮食生产效率进行精确评价,同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剔除环境影响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效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主要由规模效率偏低所致;从区域分布来看,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两边逐级递减趋势,但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省份之间的差距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不明显,维持一定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而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而会阻碍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毛园园  梁顺  
为分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是否具有合理性,以2006年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相关数据为样本,建立超效率DEA模型,得到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合理定价范围为每公斤1.36元2.50元。同时根据超效率DEA模型的超效率值,对"十二五"期间国家公布的小麦最低收购价进行了合理性评价。基于影响小麦最低收购价的6项指标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分别建立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得出了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合理范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本文利用双差分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小麦、早籼稻、晚籼稻、粳稻、黄玉米、油脂业用大豆和食品业用大豆等七种粮食产品近十年的周度价格数据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起到了对粮食市场的托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大部分粮食品种存在托市效应,其中小麦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脂业用大豆的政策效应为负,同样的政策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爽  
本文依据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粮食主产区早籼稻和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行为模型,采用幼稚性与适应性两种农户价格预期方式模拟了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供给的途径和主产区粮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下的供给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是影响主产区农户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引导粮农的价格预期从而对他们的粮食供给行为起导向作用。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粮食主产区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的供给行为对粮价信号的放大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伟  
本文在对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存在弊端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杰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效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笔者以小麦为例,对其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前后、执行省区与非执行省区产出的总量、结构与效率进行动态及静态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较为明显,执行省区小麦的产出集中度、播种面积、单产、销售价格以及规模报酬优势稳步提升;同时,最低收购价对非执行省区的"基准价"功能以及辐射传导作用使政策托市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溢向了非执行省区。适度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范围与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农收入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慧  张玉梅  孙昊  
2017年初,中国已开始着手调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对粮食市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全球农业贸易局部均衡模型(PEATSim),本文设计了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成本+利润"、保本价和取消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模拟方案,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评估了各种最低收购价格调整方案对粮食生产、消费、价格和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下降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总体比较小,小幅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也比较有限;但较大幅度下调(超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爽  
本文选取2004-2010年全国287个市区粮食品种的数据,借鉴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农户粮食完善供给的作用。实证表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烜  何青青  潘俊溯  于洪博  
本文以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作为评价指标,从区域差异和品种差异两个角度综合分析了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中晚籼稻在东中西部代表省份的作用效果,并结合库存合理性和价格上限约束分析"十二五"期间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合理性。本文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区域差异和品种差异实行差别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建  
调整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关系农民直接利益和农业长远发展,必须慎之又慎、稳之又稳。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历程,理清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演进的内在逻辑,结合中长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趋紧形势及政策执行过程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调整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伟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施行6年来,已经在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达到了政策的设计预期,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的欢迎。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现行政策的一些消极影响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策在价格制定、信贷管理、财政补贴、购销监管等方面的操作措施。同时,继续深化粮食收购政策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差额直补方式为主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