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6)
- 2023(4199)
- 2022(3562)
- 2021(3396)
- 2020(2687)
- 2019(6209)
- 2018(5987)
- 2017(12122)
- 2016(6740)
- 2015(7526)
- 2014(7343)
- 2013(7167)
- 2012(6949)
- 2011(6303)
- 2010(6480)
- 2009(5935)
- 2008(5886)
- 2007(5298)
- 2006(4972)
- 2005(4498)
- 学科
- 济(23988)
- 经济(23960)
- 管理(19826)
- 业(18581)
- 企(14005)
- 企业(14005)
- 农(9929)
- 方法(9275)
- 数学(8405)
- 数学方法(8251)
- 中国(7594)
- 财(7491)
- 策(7323)
- 贸(6060)
- 贸易(6056)
- 易(5952)
- 农业(5849)
- 制(5440)
- 及其(5397)
- 政策(5201)
- 业经(5149)
- 地方(4723)
- 银(4613)
- 银行(4608)
- 方针(4575)
- 述(4505)
- 阐(4505)
- 阐述(4505)
- 行(4467)
- 税(4427)
- 机构
- 学院(91835)
- 大学(89364)
- 济(41448)
- 经济(40576)
- 管理(35775)
- 研究(32304)
- 理学(30397)
- 理学院(30116)
- 管理学(29628)
- 管理学院(29448)
- 中国(27016)
- 财(20805)
- 京(18514)
- 科学(17857)
- 所(16337)
- 农(16269)
- 江(15492)
- 财经(15402)
- 中心(15315)
- 研究所(14274)
- 经(14032)
- 农业(12664)
- 业大(12410)
- 经济学(12206)
- 北京(11793)
- 范(11652)
- 院(11605)
- 师范(11561)
- 州(11474)
- 财经大学(11269)
- 基金
- 项目(56558)
- 科学(45134)
- 研究(43931)
- 基金(40992)
- 家(34969)
- 国家(34647)
- 科学基金(29763)
- 社会(27588)
- 社会科(26204)
- 社会科学(26199)
- 省(21541)
- 基金项目(20578)
- 教育(20116)
- 编号(18884)
- 自然(18719)
- 划(18340)
- 自然科(18264)
- 自然科学(18260)
- 自然科学基金(17936)
- 资助(17842)
- 成果(16136)
- 课题(13044)
- 部(13033)
- 重点(12417)
- 发(12383)
- 策(12116)
- 性(11761)
- 创(11574)
- 教育部(11240)
- 项目编号(11142)
共检索到14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春泽
粮食政策要注意反波动江春泽前不久,我去几个省市的农村作了些调查,观察到问题之一是:我们亟需科学地研究和制定粮食反波动政策。毫无疑问,从战略上,中国必须立足于自己生产粮食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尽管随着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农业也将较深地参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燕枝 王美霞 王创云
评价粮食安全有四个较重要的指标,即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产量波动指数、粮食储备率和粮食自给率。本文利用熵值法对该四个指标赋权,构建粮食安全系数方程,得出我国粮食安全系数年度间波动较大、国家粮食安全还需高度重视的结论,因而减少我国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核心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储备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先德 王士海
近几年国际粮价的急剧波动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世界粮食供求变化、出口限制政策以及国际资本投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粮价急剧震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飙升至30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此后又快速回落。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最后从耕地保护、市场调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市场 粮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雪 刘乃郗 张姝
[目的]为了估计价格支持政策对不同粮食品种期现货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实证分析和比较了政策及其调整对粮食期现货价格波动的实施效果影响,为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撑。[方法]利用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将政策以虚拟变量的形式引入GARCH模型实证分析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及其调整对平抑粮食期现货市场波动的作用。[结果]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影响,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够明显降低稻谷和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但对期货市场波动的作用则相反;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导致现货市场波动性提高,而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价格支持政策具有降低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政策调控效果与实施品种的国内供求及市场形势、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程度密切相关,政策的完善还需关注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全红
历史资料表明,我国粮食周期性波动十分明显,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粮食波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了国家政策变动与粮食周期性波动的内在机制。指出国家粮食政策的反复调整是历次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新的粮食政策应在生产、流通等多个领域以多种方式对粮农进行补贴,以弥补以往政策的不足,达到平抑粮食波动、稳定粮食供给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
粮食政策 周期波动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军德 范存良 张广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靖华 顾国达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逐渐增加,粮食安全对贸易途径的倚重程度不断加大,但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危机引发的多个国家贸易隔离程度加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文章在Kym Anderson等(2013)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机理,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及其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92~2011年间,国际小麦、稻米和玉米价格波动程度增大1%,分别引起贸易隔离程度增大1.64%、1.60%及0.45%;与饲料粮相比口粮的国际价格波动引起更大的贸易隔离。因此,应从国内、区域和全球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价格波动 粮食贸易政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娟琪 李先德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第
第一,要使货币资金成为发展生产“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如某些科研项目已经在技术上可以应用于生产,对促进生产将产生显著效益,但由于生产单位缺乏贷币资金而无法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运用增加货币按预定的方向、范围和具体生产领域流动的货币政策,来达到预期的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汪莹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方面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从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和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波动 周期 影响因素 中部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根 翁贞林 刘克春
本文分析了江西粮食生产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典型相关模型就江西粮食波动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政策因素是引起江西粮食波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波动 政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洲 石奇
基于2003—2014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托市政策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成本、通胀水平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竞争作物价格对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居民收入对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对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稻谷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口对稻谷价格具有负向影响,与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上一期价格对当期稻谷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政策 生产成本 居民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笑然
实行粮食“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既是当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理顺目前紊乱的粮食购销价格状态,使国有粮食企业不再发生新亏损的关键,必须全面贯彻执行。但是,任何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的推行,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中国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是其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阐述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过程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文章运用比重分析、边际贡献率分析、Cox—Stuart趋势检验、方差分解影响弹性及敏感分析法对四大粮食品种产量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在粮食总产量中仍占有主要地位,粮食总产量对稻谷产量的敏感系数是最大的,稻谷产量的波幅明显要大于另外三个粮食品种产量;玉米产量边际贡献率有增长趋势,其他三个品种只是没有减少的趋势;稻谷和小麦生产的波动是加剧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对总产量的波动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粮食品种 产量波动 粮食总产量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