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6)
- 2023(19150)
- 2022(16573)
- 2021(15388)
- 2020(12916)
- 2019(29542)
- 2018(29047)
- 2017(56445)
- 2016(30672)
- 2015(34027)
- 2014(33658)
- 2013(32948)
- 2012(30249)
- 2011(27143)
- 2010(26923)
- 2009(24670)
- 2008(23986)
- 2007(21201)
- 2006(18714)
- 2005(15858)
- 学科
- 济(121202)
- 经济(121062)
- 业(89468)
- 管理(85514)
- 企(65653)
- 企业(65653)
- 方法(56151)
- 农(52202)
- 数学(49897)
- 数学方法(49264)
- 农业(34834)
- 财(33149)
- 中国(30991)
- 业经(29704)
- 学(24447)
- 地方(24144)
- 贸(23061)
- 贸易(23055)
- 制(22586)
- 易(22422)
- 务(19424)
- 财务(19348)
- 财务管理(19306)
- 技术(19071)
- 企业财务(18309)
- 策(18234)
- 环境(18212)
- 银(18176)
- 银行(18110)
- 理论(17735)
- 机构
- 学院(429159)
- 大学(426282)
- 济(173030)
- 管理(170046)
- 经济(169523)
- 理学(148728)
- 理学院(147168)
- 管理学(144430)
- 管理学院(143675)
- 研究(141948)
- 中国(106767)
- 科学(89620)
- 农(88894)
- 京(88645)
- 财(77718)
- 业大(71958)
- 所(70889)
- 农业(69043)
- 中心(66541)
- 研究所(64911)
- 财经(62633)
- 江(61994)
- 经(57473)
- 北京(54887)
- 范(54612)
- 师范(54002)
- 经济学(51607)
- 院(51035)
- 州(49816)
- 经济学院(46907)
- 基金
- 项目(301677)
- 科学(236386)
- 基金(219218)
- 研究(217144)
- 家(192611)
- 国家(190970)
- 科学基金(163585)
- 社会(137208)
- 社会科(129901)
- 社会科学(129866)
- 省(117983)
- 基金项目(116097)
- 自然(107609)
- 自然科(105121)
- 自然科学(105091)
- 自然科学基金(103203)
- 划(99122)
- 教育(98873)
- 资助(90197)
- 编号(88657)
- 成果(70557)
- 重点(67368)
- 部(66103)
- 发(64455)
- 创(62392)
- 课题(59882)
- 创新(58264)
- 科研(58113)
- 国家社会(56702)
- 教育部(56221)
- 期刊
- 济(184724)
- 经济(184724)
- 研究(119537)
- 农(86547)
- 中国(76757)
- 学报(73186)
- 科学(64702)
- 农业(58736)
- 管理(57626)
- 财(57046)
- 大学(55653)
- 学学(53043)
- 教育(41620)
- 融(39645)
- 金融(39645)
- 业经(35837)
- 技术(35598)
- 财经(29433)
- 经济研究(28622)
- 业(28342)
- 问题(25442)
- 经(25104)
- 版(22478)
- 科技(21223)
- 图书(20126)
- 业大(20095)
- 技术经济(19965)
- 理论(19724)
- 统计(19662)
- 商业(18808)
共检索到61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雪 付文革 韩一军
[目的]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稳定供给有着密切关系,深入分析粮食政策对主产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影响对于评价和完善粮食政策及促进贫困户增收有着现实意义。[方法]利用粮食主产区冀鲁豫3省的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国家贫困标准和国际贫困标准实证分析粮食政策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影响。[结果]粮食主产区贫困户具有多维贫困的特征,提高政策价格水平和增加补贴收入均有助于贫困户收入增长,但销售渠道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来看,增加补贴收入比提高政策价格水平对于主产区贫困户脱贫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因此,粮食主产区农户的扶贫政策需进一步地由收入贫困转向多维贫困,结合其他多种政策措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充分发挥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注重贫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农业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雪 韩一军 王允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稳定供给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利用北方粮食主产区的冀鲁豫三省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并从多个角度选取影响农民收入的代表性指标,对不同水平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面积、非农就业、销售价格和农村金融是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户主是否为村领导仅对农业收入更高的农户具有显著影响,对家庭总收入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要素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农业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粮食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书凯 李靖
【目的】研究农民种植水稻的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提供思路和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农户之间农药施用强度差异较大,是否雇工施药、病虫害预防措施、农药施药设备、家庭收入结构、病虫害信息服务、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是影响农户农药施用强度主要因素。【结论】培育壮大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健全公益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体系、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和补贴力度、发展基于病虫害控制和残留的粮食市场、扩散基于农民社区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合理施药等是降低农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洪云 蔡书凯
为定量测度稻农施用农药的健康成本,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基于疾病成本法定量测度了稻农农药施用的健康成本,应用双对数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农药施用的健康成本为74.46元/(年.人),分别占晚稻、中稻和早稻生产成本的9.85%、9.40%和1.57%;双对数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施药者年龄、农民采取的防护措施、农药施用频次、每次花费的时间、IPM(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程度、喷洒工具、到诊所(医院)距离以及是否是农药标签文盲等是农药施用农民健康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有效降低农药施用农民的健康成本,从知识角度,应加强施药知识培训引导农户安全施药;从信息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台德进 蔡荣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及分解方法分别考察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平等,且使得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距扩大;尽管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受健康状况、金融认知水平、人情礼收入等因素有关,但主要与系数效应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平等,但对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削减功能;土地规模差异会强化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而社会公平、自由经济环境则会缓解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爽
本文依据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粮食主产区早籼稻和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行为模型,采用幼稚性与适应性两种农户价格预期方式模拟了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供给的途径和主产区粮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下的供给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是影响主产区农户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引导粮农的价格预期从而对他们的粮食供给行为起导向作用。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粮食主产区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的供给行为对粮价信号的放大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改清
采用河南省16村近5 000个农户2003—2007年固定跟踪观察所得的样本资料,实证分析不同区位农户的营粮贡献。结果表明:河南农户经济分化日益明显,存在一种粮食盈余户减少与粮食短缺户增多,粮食缺口量增大的局面。粮食安全保障主要依托于日趋减少的盈余户上,且区位差异显著。具有自然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较大,具有经济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呈现出强化与弱化的两极格局,而自然与经济区位交互作用下,农户营粮贡献的区位复合效应显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斌 孙蓉
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出我国未来仍需维持较高的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口粮安全"。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维持收入稳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本文通过建构两组模型、四个方程,比较分析农业保险引致的耕地面积和农资投入各自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其占比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八大粮食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实际作用效果;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甄别。研究显示,现阶段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其种粮积极性的提升并不理想,收入结构不同的地区农业保险的效果亦存在差异。结合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农业现代化趋势,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改清
农户农资投入行为及其效率变化受其家庭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农资购入行为并非经济理性,主要依据既往经验决策,但对农资的质量、价格以及安全性的关注度非常高,现实满意度较差,同时在购买农资中存在渠道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以及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农户在不同农资的施用决策上存在差异性,农户家庭内在因素(人口因素与经济因素)和外在因素(区位因素与制度因素)均对其农资投入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前者的作用强于后者;农户农资投入效率总体偏低,且与其兼业化程度和粮作经营规模密切相关;惠农政策在刺激粮食总量增加的同时并未顾及既定目标下农资投入的效率,以至于出现牺牲效率求效果的"政策行为非理性";增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池书瑶 卢玮楠 赵敏娟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利用多项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探索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对种植业净收入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未显著增加种植业净收入,甚至可能导致种植业净收入损失。(2)采纳作物轮作的农户若选择不采纳,其种植业净收入未发生显著变化。采纳其余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农户若选择不采纳,其种植业净收入将显著提升。(3)采纳多项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对种植业净收入的负向影响存在协同效应,即农户采纳的保护措施更多时,对种植业净收入的消极影响更显著。基于此,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推广需要充分保障农户在采纳措施后的经济效益,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获得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户 粮作经营 政策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项升 李豫新 江激宇
本文利用2019年安徽省粮食主产区859份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制约因素及作用路径。本文研究发现:基层农技推广有助于种植户作出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改进,使接受新技术的种植户产出水平接近期望生产可能性边界;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资本水平高、土地经营规模大及所处生产区域土地细碎化程度低的种植户而言,基层农技推广的作用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可以通过鼓励种植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专家下乡入户指导两条路径来间接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因此,应继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其效率提升效应;科学识别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丰富农业技术培训形式,提升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濡壕 杜国明 马霍龙 王辉
基于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950户农户调查数据,从理论上揭示农户生计策略转型对农地流转的作用机理,并运用Logistic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策略转型对农地流转意愿、流转方式、流转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选择多样化生计策略的农户流转农地意愿比非农主导小农户和农业主导大农户高。(2)农业主导大农户和多样化生计中农户倾向转入农地,而非农主导小农户和多样化生计小农户倾向转出农地。(3)农户转出农地面积比例与其生计策略呈“U”型关系,农户非农程度越高,转出农地面积比重越大。提出了根据农户生计策略转型制定不同的农地流转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生计策略 转型 农地流转 黑龙江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益 孙小龙 韩一军
小麦作为最依赖灌溉的农作物之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小麦生产节水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河北、山东和河南3省的小麦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和节水意识对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节水意识对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小麦种植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内在联系;小麦每一地块种植面积、农业用水价格和政府推广服务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的采用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促进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达成小麦稳产高产与节水的统一,一方面应积极拓宽农户社会网络,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另一方面应加强小麦生产节水技术培训,推进小麦适度规模经营和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关键词:
社会网络 节水意识 小麦生产节水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