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3)
- 2023(11201)
- 2022(9602)
- 2021(8584)
- 2020(7394)
- 2019(16954)
- 2018(16667)
- 2017(32441)
- 2016(17828)
- 2015(20628)
- 2014(21013)
- 2013(20925)
- 2012(19740)
- 2011(18226)
- 2010(18432)
- 2009(17527)
- 2008(17300)
- 2007(15988)
- 2006(14172)
- 2005(13029)
- 学科
- 济(95895)
- 经济(95803)
- 管理(50901)
- 业(46765)
- 企(37607)
- 企业(37607)
- 方法(37049)
- 数学(32936)
- 数学方法(32705)
- 地方(21979)
- 农(21841)
- 中国(21345)
- 财(19950)
- 学(18830)
- 制(18686)
- 业经(17017)
- 贸(14874)
- 贸易(14867)
- 体(14799)
- 易(14291)
- 地方经济(14252)
- 融(14076)
- 金融(14068)
- 农业(13778)
- 银(13502)
- 银行(13472)
- 行(12966)
- 和(12302)
- 理论(11952)
- 环境(11936)
- 机构
- 大学(269791)
- 学院(269718)
- 济(122290)
- 经济(119789)
- 管理(100634)
- 研究(96457)
- 理学(85280)
- 理学院(84358)
- 管理学(82994)
- 管理学院(82489)
- 中国(75057)
- 京(57327)
- 科学(56885)
- 财(55238)
- 所(50451)
- 农(48883)
- 研究所(45266)
- 中心(43898)
- 财经(43384)
- 江(42170)
- 业大(39912)
- 经(39165)
- 农业(38516)
- 经济学(38495)
- 北京(36411)
- 经济学院(34398)
- 院(33705)
- 范(33665)
- 师范(33290)
- 州(32785)
- 基金
- 项目(169374)
- 科学(132222)
- 研究(123177)
- 基金(122230)
- 家(106442)
- 国家(105584)
- 科学基金(89278)
- 社会(78616)
- 社会科(74502)
- 社会科学(74476)
- 省(66294)
- 基金项目(63869)
- 自然(56403)
- 教育(56332)
- 划(55534)
- 自然科(55080)
- 自然科学(55059)
- 自然科学基金(54085)
- 资助(51192)
- 编号(50047)
- 成果(41267)
- 重点(38316)
- 部(37809)
- 发(37569)
- 课题(35166)
- 创(34344)
- 国家社会(32563)
- 创新(32305)
- 教育部(32239)
- 科研(32107)
- 期刊
- 济(143614)
- 经济(143614)
- 研究(83237)
- 中国(55760)
- 农(44441)
- 财(44279)
- 学报(42389)
- 科学(37993)
- 管理(37255)
- 大学(31650)
- 学学(30090)
- 农业(29556)
- 融(28163)
- 金融(28163)
- 教育(24829)
- 技术(24397)
- 经济研究(23864)
- 财经(23044)
- 业经(21775)
- 经(19871)
- 问题(18795)
- 业(15974)
- 技术经济(15445)
- 贸(15028)
- 统计(14599)
- 世界(13829)
- 商业(13544)
- 理论(13318)
- 国际(13226)
- 策(12708)
共检索到419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薇薇 谢琼 王雅鹏 孙凤莲
本文运用双层市场模型分别探讨了粮食收购市场中粮农、私营粮商、国有粮食收购企业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剖析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是协调粮食收购市场各主体利益、稳定市场秩序的关键;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研究及其结论对中国粮食购销市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收购市场 利益主体 协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薇薇 王雅鹏 孙凤莲 叶慧
本文以粮食销售市场中粮食所有权的流程为线,对市场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市场粮源充足和市场粮源不充足两种情况下阻碍跨区域粮食流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粮食购销企业间的交易效率是协调粮食销售市场各主体利益、顺畅跨区域粮食流通的关键。最后,从政府的角度,针对如何提高不同市场供需情况下购销企业的交易效率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新龙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的地票交易开创了城乡土地流转的新路径。其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地票交易,实现了复垦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三方利益主体的帕累托改进,但忽略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文章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地票交易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及利益分配,以发现地票交易制度设计中的缺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制度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地票交易 利益主体 博弈 制度设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奕忠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调控粮食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市场供应和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本文从最低收购政策的内涵、经济学特性、市场主体的购销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 经济学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方 卜蓓 彭澧丽
对粮食生产者进行利益补偿,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政府行为。政府为什么要对粮食生产者进行利益补偿?这需要进行理论论证。本文从弱质产业扶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博弈论、外部性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关键词:
粮食生产者 利益补偿 经济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孙鹤
自70年代末农村确立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主要受经济利益驱动,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但也出现了粮食市场时紧时松、反复波动的新问题。粮食市场上供求关系反复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机制形成这种潮汐式现象?本文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扬华
协调银行、企业、政府经济关系构建粮食收购资金良性循环体系郭扬华社会经济在计划与市场二元结构并存的运行过程中,分属不同利益主体的银行、企业和政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目标,相互间不时产生矛盾和摩擦,导致不协调的经济行为。这一点可从粮食收购资金运行过程中管中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粮食安全的政策分析模型表明,粮食安全政策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至关重要因素,但是,不断变迁的粮食安全政策必须服从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并且粮食安全政策还必须保持它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政策 市场均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小舟 江可申 江虹
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到公司内部治理这个单一框架下,构建一个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笔者认为很难使公司目标和利益相关者二者整合。本文试图从公司的目标分析入手,首先确定在公司目标约束下的公司治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些利益相关者能成为公司治理的主体,并动态地分析其演变过程。同时构建一个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外部治理结构,探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途径,从而在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双框架下,达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目标的统一和整合。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 主体 边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喜平 蔄荔
粮食生产具有特殊性和弱质性,对农业生产实行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选择,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从2002年起开始试点,政府改收购保护价为粮食直接补贴,无论是利用理论模型还是看实际运行,此项政策都收到了预期效果,并仍有潜在收益,应该进一步坚持。当然,这项政策潜能充分发挥需要从改进补贴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多方面加以配套完善。
关键词:
粮食直补 价格支持 粮食产量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本文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型引入粮食政策分析, 分阶段对建国以来粮食政策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绩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粮食政策演变具有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特点, 受粮食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两类因素影响, 粮食政策演变过程就是利益调整过程; 粮食政策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关键词:
粮食 粮食政策 制度经济学 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沈琼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为研究对象,对利益补偿的原因、补偿和耕地用途管制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粮农和地方政府的福利损失,提出了粮原理比较单位面积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和园艺作物的净利润差主产区政府利益补偿标准;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的目标、对象和模标准和补偿方式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得出,国家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对象为粮农和主产区政府;依据平均利润率和机会成本距,以及土地转让收入和单位非农用地税收收入等,提出粮食主产区粮农和式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 利益补偿 成本收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文仙 覃成林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一直以来,立足于"问题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收效甚微,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了不同区域的内在利益冲突。区域协调发展应该立足于"利益导向",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三层协调网络中,通过各主体间的有序互动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降低区际产权交易的成本,形成区域之间合理规范的内在秩序,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 产权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利 张鸿 周宏山
基于剧烈变革的电信产业,认为合作利益分配是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基于收益共享合同的一个实例分析,证实存在由批发价和分享比率共同作用的契约安排,能够实现利润一定程度的任意分配,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任意分配利润是契约的理想状态,而执行该类契约往往会增加各种各样的管理成本,因此,实践中的方案往往是两者之间的折衷。
关键词:
电信产业 协调发展 利益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