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7)
- 2023(15400)
- 2022(13378)
- 2021(12453)
- 2020(10347)
- 2019(23443)
- 2018(23329)
- 2017(44608)
- 2016(24219)
- 2015(27157)
- 2014(26679)
- 2013(26084)
- 2012(23672)
- 2011(21078)
- 2010(21298)
- 2009(20203)
- 2008(19014)
- 2007(16359)
- 2006(14316)
- 2005(12713)
- 学科
- 济(88681)
- 经济(88546)
- 管理(74919)
- 业(67004)
- 企(56971)
- 企业(56971)
- 方法(39645)
- 数学(33312)
- 数学方法(32927)
- 财(26625)
- 农(25301)
- 中国(24142)
- 业经(21674)
- 制(21256)
- 学(19324)
- 地方(17687)
- 务(16818)
- 财务(16743)
- 贸(16702)
- 贸易(16689)
- 财务管理(16668)
- 农业(16414)
- 易(16229)
- 企业财务(15783)
- 环境(15631)
- 理论(15603)
- 技术(15338)
- 和(14931)
- 银(14706)
- 银行(14668)
- 机构
- 大学(333915)
- 学院(333784)
- 管理(133019)
- 济(129484)
- 经济(126555)
- 理学(115306)
- 理学院(114068)
- 管理学(112182)
- 管理学院(111575)
- 研究(107974)
- 中国(81711)
- 京(71158)
- 科学(66470)
- 财(63097)
- 所(53357)
- 农(52430)
- 财经(50222)
- 业大(49453)
- 中心(49290)
- 江(48759)
- 研究所(48024)
- 经(45647)
- 北京(44101)
- 范(43361)
- 师范(42986)
- 农业(40970)
- 院(39653)
- 州(39356)
- 经济学(38344)
- 财经大学(37480)
- 基金
- 项目(230591)
- 科学(181616)
- 研究(171684)
- 基金(167030)
- 家(144753)
- 国家(143552)
- 科学基金(123807)
- 社会(108037)
- 社会科(102320)
- 社会科学(102297)
- 省(90060)
- 基金项目(88858)
- 自然(79941)
- 教育(78649)
- 自然科(77932)
- 自然科学(77915)
- 自然科学基金(76481)
- 划(75361)
- 编号(71242)
- 资助(67544)
- 成果(57873)
- 重点(51364)
- 部(50855)
- 课题(48496)
- 发(48345)
- 创(48312)
- 制(45705)
- 创新(45066)
- 项目编号(44302)
- 国家社会(44014)
- 期刊
- 济(143038)
- 经济(143038)
- 研究(98749)
- 中国(68310)
- 学报(50956)
- 财(49715)
- 管理(48373)
- 农(48116)
- 科学(46748)
- 大学(38943)
- 教育(37848)
- 学学(36627)
- 农业(33658)
- 技术(27800)
- 融(27178)
- 金融(27178)
- 业经(24712)
- 财经(23998)
- 经济研究(22592)
- 经(20425)
- 问题(18478)
- 业(16951)
- 图书(16912)
- 理论(16406)
- 科技(16078)
- 版(15606)
- 现代(15106)
- 实践(15095)
- 践(15095)
- 技术经济(14808)
共检索到487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海波 唐敏 唐洋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为此很有必要开展耕地保护审计。本文通过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审计情况,并引入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三大审计主体与其他监督主体的协同机理,最后提出进行制度保障机制、国家审计主导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成果共享机制以及信息技术支撑机制五大机制建设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山
一些学者认为,粮食产量低于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或者存在粮食危机;播种面积低于一定的数量,意味着中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本文认为,建国以来的数次粮食价格上涨,与耕地面积没有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政策、投入等因素,而非耕地面积。不能简单地将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者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粮食产量。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粮食禁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补偿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耕地标准面积盈余量为162.72×103公顷,需要接受的补偿额度为115.53亿元。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等方法,测算出湖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分别为19.18万元/公顷和107.51万元/公顷,并引入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以该值为依据,测算出湖南省农户和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8.87万元/公顷。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补偿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2007年"粮食海啸"引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我们对粮食安全进行一定的反思。迄今为止,立足于自给的中国粮食供给基本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但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未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带来的双重压力,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地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需要确立以"粮食生产能力"指标为核心的农地保护政策,选择"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积极拓展和利用海外农地资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胜彬 周长江
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种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等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实施农业科技革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科技 土壤 水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蕊 王园鑫
作为粮食生产最基本物质条件的耕地,通过其功能的发挥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粮食作物,因此,保护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逻辑起点。但当前以《土地管理法》为中心架构的耕地保护制度中,仍有诸多束缚粮食安全实现的困境,诸如对耕地保护目标存在认知和导向的不足,耕地保护主体缺位,耕地保护模式相对单一。针对既有耕地保护制度面临的三重困境,亟待推动耕地“三位一体”的全要素均衡实现,推进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协同参与,实现管控性、建设性以及激励性保护方式的耦合,从而构建起耕地保护制度的三维进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靳亚亚 赵凯 肖桂春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赤字25.972×104 hm2,人均赤字0.007 hm2;耕地生态赤字49.162×104 hm2,人均赤字0.013 hm2。(2)在同时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情况下,将陕西省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给付区(西安、杨凌、铜川、汉中、安康、商洛)、4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榆林、延安、渭南、宝鸡)和1个平衡区(咸阳)。研究结论:应增强公众对于耕地资源非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文华 肖飞 王娜萍
<正>核心提示本文从粮食安全视角入手,总结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因素,以及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价格、进出口和消费情况,分析了我国粮食供需空间差异和耕地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近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粮食进出口国家集中度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的同时,粮食进口量仍在增长、对外依存度仍在攀升。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愈发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健 陈志刚 赵小风 黄贤金
研究目的:讨论和评析茅于轼先生在其主持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研究中所提出的若干观点,以澄清我们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相关认识。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仅从经济分析角度评价中国的耕地保护政策是不科学的;(2)应该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科学体系;(3)对未来粮食缺口的预测必须科学合理;(4)房价问题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将其归咎于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研究结论:茅于轼先生的研究在立论基础、分析过程和结论提出等方面都存在缺陷。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 评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项骁野 王佑汉 李谦 曾琨 魏昕玥
[目的]分析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学科分布,不同机构、作者合作关系,寻找研究核心,挖掘研究热点,梳理研究历程,推动耕地保护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EI、北大核心、CSSCI、CSCD来源期刊进行定量分析,绘制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研究机构合作、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关键词时区可视化图谱。[结果]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是集自然、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机构和作者间的合作呈“大分散,小团体”格局。研究围绕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展开,研究热点从早期对粮食种植、粮食产量向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主产区保护转变。研究历程分为“起步—拓展—成熟”阶段,从早期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理论和现象的初探,到现在创新性、前瞻性成果服务社会民生和国家重大战略。[结论]今后需加强不同学科、机构、人员合作;挖掘小尺度下耕地变化与粮食产生存在的联系与机理,利用大数据、遥感、数理模型对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时空演化精准分析。从理论方法、政策制度、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提出更有具有战略性的耕地保护方案,满足人民粮食需求,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雅兰
耕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从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约束机制、农业技术支撑、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护策略。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宁波 生世玉 方袁意如
为促进全国耕地利用布局优化,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服务的持续供给,立足粮食安全视角,在厘清省际耕地生态补偿的理论逻辑和补偿标准的测算思路基础上,运用机会成本损失与生态外溢价值法对2019年受偿区粮食安全保障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17个省份处于粮食安全保障的耕地生态赤字区(支付区),14个省份为盈余区(受偿区),后者在满足自身粮食需求后,平均约有超过30%的耕地承载的粮食产量和生态服务供给了各生态赤字区;2)受偿区的受偿标准总额约为24 673.4亿元,其中最高的3个省份是河南、山东、安徽,最低的3个省份是宁夏、甘肃、新疆。为此,提出要构建包括补偿主体—目标责任—补偿方式—资金来源构成的补偿机制和配套体系,进一步保障生态补偿的长效实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补偿 标准量化 机制构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婧 关欣 盛利 欧阳娟娟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粮价不断上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粮食需求总量却随着人口数量上升持续增长,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状况,探讨了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论述了粮价波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三者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有的举措。
关键词:
粮价波动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