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3)
- 2023(15444)
- 2022(13066)
- 2021(11882)
- 2020(10055)
- 2019(22661)
- 2018(22408)
- 2017(43409)
- 2016(23568)
- 2015(26338)
- 2014(25786)
- 2013(25640)
- 2012(23428)
- 2011(21125)
- 2010(21417)
- 2009(20518)
- 2008(20524)
- 2007(18861)
- 2006(16758)
- 2005(14898)
- 学科
- 济(99657)
- 经济(99542)
- 业(96274)
- 管理(80177)
- 企(78162)
- 企业(78162)
- 农(48587)
- 方法(43756)
- 数学(34829)
- 数学方法(34530)
- 业经(32431)
- 农业(31999)
- 财(30381)
- 中国(24094)
- 务(21759)
- 财务(21730)
- 财务管理(21694)
- 制(20651)
- 企业财务(20518)
- 技术(18935)
- 贸(18923)
- 贸易(18916)
- 和(18514)
- 易(18413)
- 环境(18000)
- 地方(17860)
- 学(17663)
- 划(17630)
- 理论(17182)
- 策(17035)
- 机构
- 学院(346432)
- 大学(336950)
- 济(144196)
- 经济(141373)
- 管理(137462)
- 理学(118498)
- 理学院(117343)
- 管理学(115582)
- 管理学院(114956)
- 研究(109636)
- 中国(86939)
- 农(74179)
- 京(69683)
- 科学(68080)
- 财(65137)
- 农业(57593)
- 所(56151)
- 业大(56065)
- 江(54170)
- 中心(52419)
- 财经(52164)
- 研究所(50760)
- 经(47238)
- 经济学(42980)
- 北京(42627)
- 州(42317)
- 范(42197)
- 师范(41791)
- 经济管理(39274)
- 经济学院(39182)
- 基金
- 项目(228149)
- 科学(180210)
- 研究(168270)
- 基金(165274)
- 家(143278)
- 国家(141906)
- 科学基金(122633)
- 社会(108540)
- 社会科(102606)
- 社会科学(102571)
- 省(92090)
- 基金项目(88181)
- 自然(78255)
- 自然科(76325)
- 自然科学(76301)
- 教育(75603)
- 划(75024)
- 自然科学基金(74978)
- 编号(69882)
- 资助(65844)
- 成果(54711)
- 重点(50862)
- 发(50637)
- 部(50377)
- 创(49812)
- 业(47541)
- 课题(46193)
- 创新(45927)
- 国家社会(44743)
- 科研(43719)
- 期刊
- 济(166990)
- 经济(166990)
- 研究(92737)
- 农(73678)
- 中国(65683)
- 财(52970)
- 学报(52915)
- 科学(50127)
- 管理(50086)
- 农业(49943)
- 大学(39911)
- 学学(38093)
- 业经(34342)
- 融(31359)
- 金融(31359)
- 技术(30201)
- 教育(29242)
- 业(26917)
- 财经(25503)
- 经济研究(24266)
- 问题(22928)
- 经(22015)
- 技术经济(19356)
- 版(18160)
- 资源(17441)
- 世界(17242)
- 商业(16964)
- 现代(16507)
- 贸(15746)
- 财会(15745)
共检索到508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冼民 杨锋 杨少瑕 陈小丽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效用,探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举措。[方法]在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法分别对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利用展开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1)农业资源要素:耕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2)农业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农业投资不合理。[结论]由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两大因素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应发展"紧凑型"城市化模式、坚持内涵式耕地开发,在减少农业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现有耕地的整体质量;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冼民 杨锋 杨少瑕 陈小丽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效用,探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举措。[方法]在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法分别对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利用展开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1)农业资源要素:耕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2)农业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农业投资不合理。[结论]由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两大因素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应发展"紧凑型"城市化模式、坚持内涵式耕地开发,在减少农业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现有耕地的整体质量;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提升流通效率,以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应综合考虑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两大因素,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素勤
农业资源及环境要素对保证食品安全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我国食品安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效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在食品安全领域存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农业资源管理制度缺失及科技投入薄弱等问题;(2)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环境要素利用率低、缺乏有效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等问题。文章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效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政策监管,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生产环保意识等方面对策措施,为完善食品安全体系,保证食品安全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明雨 张磊 赵雪莹
农业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责。粮食安全分为"质"与"量"两个维度。现行的石油农业可以保证粮食供给量,却无法保持粮食的优良品质。原生态农业秉承传统农业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利用未被破坏的原生态自然农业环境,在非转基因生物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牧、渔、林等多种循环互补式生产,并最终为人类提供更自然、更安全、更健康的农产品。目前,石油农业在中国虽仍占主流地位,但原生态农业的可行性日益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它来肩负起保障粮食品质的责任是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
石油农业 原生态农业 粮食安全 质 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易 何君 张晨 耿建忠 储学玲 张利利 李海燕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并将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一方面,中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国内粮食生产在提升自身潜力、缓解资源约束、调整种植结构以及降低投入成本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日趋加重。本文立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契合国内外形势发展新路径,探索性地提出了利用境外农业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体系,并从政策、路径和行动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扩展研究视野、做好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境外农业资源 粮食安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鑫 穆月英
农业水资源风险治理中的局部风险管理思维,不能有效防范化解农业水资源风险。其治理难点表现为:食物消费升级引发的回弹效应使得农业水资源生态风险扩大,小农户利益未得到充分保护导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迟滞,地下水污染仍然严重且防治困难,特别是过于依赖农业用水效率提高而催生了农业水资源系统性风险。由此提出以风险耦合思维灵活调整农业水资源管理目标和工具,强化控制灌溉水回弹效应的经济激励、建立农业水价多元化形成机制、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保护工程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粮食安全 风险耦合 风险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梅珠 何君 唐丽霞
本文通过对塞拉利昂内战结束后10年农业发展的简单回顾,指出目前塞拉利昂仍面临粮食总量供给不足、粮食的季节性短缺、食物结构不合理、因收入和市场因素导致的粮食可获得性问题4方面的粮食安全隐忧,并据此对塞拉利昂未来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塞拉利昂 非洲农业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运美 王大庆 佟光霁
[目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加速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对粮食安全影响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提升北大荒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我国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建议。[方法]以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为研究对象,根据粮食安全本质要求和北大荒集团发展战略,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构建了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目标层、准则层(5项)、因子层(17项)、指标层(71项)构成,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其评价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较强,主要体现在种业科研投入强度居于全国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农技应用推广体系完备;(2)生产经营服务能力较强,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资料统一供应服务、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粮食生产能力和较强的粮食加工转化能力;(3)粮安保障服务能力较强,主要体现在金融保险服务总体完善、农机与基础设施服务健全、数字农服覆盖率高和航化作业服务能力较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方面突出、收入保障能力较强;(4)粮食收储分销能力中等偏上,但仓储能力和市场交易服务偏弱;(5)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很强,但科技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力资源建设偏弱;(6)品牌价值及认证服务水平中等偏上,但品牌认证服务能力一般。[结论]根据综合模糊评价结果,目前北大荒集团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处于较强水平,但在科技研发、仓储等基础设施和品牌认证服务能力等方面尚需改进提升。总体上,北大荒集团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落实我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组织增效,尤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规模种植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示范推广的实践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博 翟印礼 钱巍 余志刚
粮食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也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中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除社会发展对于粮食安全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以外,科技支撑、资源要素、环境状况和农业经济都直接正向影响着粮食安全。从而验证了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通过政策及科技因素的推动,能够在任何时候满足各类人群对于粮食的多样化需求,并且高效、协调、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一种粮食供求平衡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洪力 高铁生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涉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世界各国保证粮食安全的政策手段进行比较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土地、科技、金融、财政等政策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世界各国保证粮食安全的资源、技术和制度因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接着讨论了当前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资源、科技与制度要素状况;最后,我们给出了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技术与制度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The paper provides a set of indicators and evaluating method to evaluate agriculture and food safety,and analys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hina.
关键词:
农业 农业安全 粮食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明华 朱俊生
选择粮食主产区的安徽省15个区县的574户粮食种植户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就收入风险与保险意识对农业保险微观效用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和农户群体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收入来源的单一化和收入风险的集聚化,收入结构的变动已然成为影响农户收入风险和保险效用的核心变量;农户保险意识受自身认知水平与农耕经验所限,保险意识对保险效用的影响大于收入变动风险。为此,一方面须关注从普惠制的农业保险向精耕细作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不仅要为农户群体提供基本的事后风险融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三农”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明华 朱俊生
选择粮食主产区的安徽省15个区县的574户粮食种植户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就收入风险与保险意识对农业保险微观效用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和农户群体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收入来源的单一化和收入风险的集聚化,收入结构的变动已然成为影响农户收入风险和保险效用的核心变量;农户保险意识受自身认知水平与农耕经验所限,保险意识对保险效用的影响大于收入变动风险。为此,一方面须关注从普惠制的农业保险向精耕细作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不仅要为农户群体提供基本的事后风险融资与损失补偿,更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多样化的、全方位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另一方面须在遵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发挥保险经营机构的风险测度与精算技术优势,积极进行农业保险的险种创新。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三农”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立锋 董艳玲
随着国内外粮食发展环境变化,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粮食安全形势既出现新问题,也面临新机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新问题,把握新机遇,以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改革切入点,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立锋 董艳玲
随着国内外粮食发展环境变化,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粮食安全形势既出现新问题,也面临新机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新问题,把握新机遇,以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改革切入点,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