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8)
2023(14216)
2022(12415)
2021(11742)
2020(9863)
2019(22464)
2018(22459)
2017(43526)
2016(23316)
2015(26253)
2014(25897)
2013(25646)
2012(23416)
2011(21043)
2010(21113)
2009(19988)
2008(18641)
2007(16275)
2006(14529)
2005(12916)
作者
(65798)
(54174)
(53977)
(51127)
(34181)
(25863)
(24740)
(21063)
(20581)
(19281)
(18437)
(17913)
(16916)
(16851)
(16776)
(16414)
(16131)
(15911)
(15508)
(15451)
(13396)
(13224)
(13021)
(12324)
(12309)
(12097)
(12048)
(11971)
(10825)
(10593)
学科
(87334)
经济(87232)
管理(66590)
(65088)
(52108)
企业(52108)
方法(40064)
数学(34937)
数学方法(34568)
中国(30762)
(27910)
金融(27908)
(27638)
(27270)
银行(27237)
(26300)
(24596)
业经(20729)
(20623)
地方(18790)
农业(18604)
(17803)
(17785)
贸易(17767)
(17332)
(15858)
财务(15791)
财务管理(15760)
理论(15440)
企业财务(14953)
机构
学院(325292)
大学(324906)
(130071)
管理(130057)
经济(127144)
理学(112393)
理学院(111258)
管理学(109422)
管理学院(108863)
研究(105850)
中国(86516)
(68957)
科学(64046)
(61680)
(52646)
(52357)
中心(50063)
财经(49449)
业大(48241)
研究所(47514)
(46153)
(44799)
北京(43738)
(41979)
师范(41615)
农业(41130)
(38720)
经济学(38363)
(38213)
财经大学(36842)
基金
项目(218614)
科学(171175)
研究(163565)
基金(157547)
(136022)
国家(134852)
科学基金(115716)
社会(101598)
社会科(96224)
社会科学(96200)
(85257)
基金项目(84122)
教育(74479)
自然(74456)
自然科(72657)
自然科学(72642)
(71330)
自然科学基金(71307)
编号(69442)
资助(64838)
成果(56126)
重点(48409)
(48148)
(46715)
课题(46189)
(45547)
项目编号(42727)
创新(42445)
科研(41652)
教育部(41406)
期刊
(141085)
经济(141085)
研究(97698)
中国(59223)
学报(48107)
(48081)
管理(46101)
(44789)
科学(44663)
(42942)
金融(42942)
大学(36623)
教育(35320)
学学(34478)
农业(33087)
技术(27203)
业经(24675)
财经(23327)
经济研究(22588)
(19757)
问题(18671)
理论(18026)
图书(17313)
实践(16664)
(16664)
(16208)
技术经济(15251)
现代(15160)
商业(15157)
科技(14942)
共检索到478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振军  
调研粮食主产区510种粮大户的数据样本,总结种粮大户金融需求新特征,阐述现有金融支持种粮大户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种粮大户金融支持的影响,并分析信贷资金缺口。研究认为:1)种粮大户金融需求额度大、金融需求用途广、金融需求层次高、金融需求方式新等四个新的特征。2)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为信贷支持不到位、保险保障不到位、期货金融服务不到位等。3)实证分析表明,成为大户年数、耕地面积、家庭收入、社会关系、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抵押品对大户贷款申请有显著影响;成为大户年数、家庭收入、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期望融资期限、抵押品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显著影响。依据以上结论,我们分别从构建种粮大户获取金融支持的基础条件和加大金融机构对种粮大户支持力度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振军  
调研粮食主产区510种粮大户的数据样本,总结种粮大户金融需求新特征,阐述现有金融支持种粮大户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种粮大户金融支持的影响,并分析信贷资金缺口。研究认为:1)种粮大户金融需求额度大、金融需求用途广、金融需求层次高、金融需求方式新等四个新的特征。2)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为信贷支持不到位、保险保障不到位、期货金融服务不到位等。3)实证分析表明,成为大户年数、耕地面积、家庭收入、社会关系、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抵押品对大户贷款申请有显著影响;成为大户年数、家庭收入、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期望融资期限、抵押品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显著影响。依据以上结论,我们分别从构建种粮大户获取金融支持的基础条件和加大金融机构对种粮大户支持力度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奚宾  
粮食金融化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分别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和粮食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据此,政府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强化我国粮食金融政策,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以化解粮食金融化的不利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培垌  
2012年,受异常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低于预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价格在资本炒作下不断上涨。期货市场上,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玉米、大豆和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价格剧烈波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已经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联动增强,逐步形成了粮食金融化趋势。粮食价格不再像以前由基本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本文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如何在金融全球化下保持中国粮食安全的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多多  
"我现在承包的土地已达3697.9亩,粮食种植面积达6870亩,农机具扩大到了31台,粮食总产达3469吨,家庭全年收入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2万元,日子越过越富裕。"安徽省种粮大户赵其瑞在谈到这几年的变化时满心欢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芳  蒋少龙  
如何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怎样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特别是当国家的宏观目标与农民的微观目标发生冲突时,怎样兼顾二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就现阶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月华  
受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根据我国的粮食供求现状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发展的因素包括资源约束、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物流体系等。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对内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革涉农补贴模式、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对外要大力推进国际协调,优先保证粮食作为食品的根本属性。适当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建成灵活的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欣怡  赵翠萍  
以2013年农业部评定的河南省27个全国种粮大户为样本,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2013—2017年种粮大户的借贷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种粮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已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晴雨表",借贷用途集中在增加农业现代化设施、良种繁育、种植新品种调整等生产过程和长效投资,用于生活性借贷的规模逐年减少,种粮大户的借贷意愿与实际需求均高于普通农户。问题主要表现为借贷规模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粮食收益率低、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制约着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的长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三权"分离存在政策瓶颈间接阻碍了其借贷意愿。通过制度设计,稳定粮食生产政策,降低种粮大户的借贷成本,提高长期授信额度,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分类增加金融信贷产品,分级承担农业风险,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和多层次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是解决种粮大户借贷问题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新中国建国以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属于粮食供应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的大量引入,促使粮食供需达到紧张平衡,短期内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长期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毒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粮食供给不可持续,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以食品安全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三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摆脱石油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单宇  高延雷  张泽浩  
种子产业是我国的核心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种业市场估值超过650亿元,占全世界种业市场的21%,但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的市场份额要远远小于失去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此本研究以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为横向截面,进而挖掘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聚焦,提出推动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慧燕  张淑荣  
文章从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角度,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主成分方法构建粮食安全综合指标体系,以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作为农业补贴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农业补贴总量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但近年来趋于稳定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优化农业补贴结构的政策建议:以农民种粮收入持续增长为前提调整农业补贴保障粮食安全;根据影响效果和贡献率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提高支农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思璇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采取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和以农哺工的资金积累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农村对城市的逆向转移支付。虽然我国自2004年以来实施了粮食补贴、最低收购价、产粮大县财政奖励等一系列粮食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政府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资金大幅下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逐步显性化,进而导致种粮农民收益不高、粮食主产区发展缓慢,大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振华  
2012年以来,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加的同时,粮食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都不容乐观。通过介绍国内外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的价格波动情况,从粮食需求、供给及其他方面对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性措施,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颜景虎  姜明文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减产,出现了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与人均占有量的"四个下降",缺口逐年增大,2003年缺口0.5亿吨,如按人均400公斤计算,到2030年缺口将达两亿吨之巨,粮食安全已成为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一系列因素决定了仅靠"土里抠食"的常规农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必须将之置于大农业的理论背景下,多方着手、多业并兴,从而加快粮食替代品的开发步伐,确保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春凌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新型城镇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新课题与新机遇,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力度,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