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4)
- 2023(5817)
- 2022(4863)
- 2021(4740)
- 2020(3837)
- 2019(8943)
- 2018(9232)
- 2017(18093)
- 2016(10074)
- 2015(11689)
- 2014(11599)
- 2013(11590)
- 2012(11373)
- 2011(10425)
- 2010(10743)
- 2009(10299)
- 2008(10272)
- 2007(9302)
- 2006(8604)
- 2005(8094)
- 学科
- 济(37893)
- 经济(37828)
- 管理(25265)
- 业(22464)
- 企(16796)
- 企业(16796)
- 方法(16477)
- 中国(13877)
- 数学(13701)
- 数学方法(13543)
- 农(12413)
- 制(10152)
- 学(10090)
- 财(9567)
- 银(8906)
- 银行(8880)
- 行(8614)
- 理论(8583)
- 业经(8413)
- 贸(8273)
- 贸易(8265)
- 易(8082)
- 融(7947)
- 金融(7947)
- 农业(7703)
- 和(6566)
- 体(6434)
- 教育(6434)
- 策(5750)
- 税(5515)
- 机构
- 大学(153578)
- 学院(150640)
- 济(61746)
- 经济(60299)
- 研究(56089)
- 管理(51619)
- 中国(44918)
- 理学(43120)
- 理学院(42601)
- 管理学(41864)
- 管理学院(41599)
- 京(34519)
- 科学(33804)
- 财(31749)
- 所(29853)
- 农(29266)
- 研究所(26794)
- 中心(24516)
- 财经(24254)
- 江(23828)
- 农业(23494)
- 北京(22756)
- 业大(22453)
- 经(21940)
- 范(20719)
- 师范(20418)
- 院(20059)
- 经济学(19476)
- 州(19137)
- 财经大学(18031)
- 基金
- 项目(89061)
- 科学(67586)
- 研究(66276)
- 基金(62150)
- 家(55453)
- 国家(54965)
- 科学基金(44121)
- 社会(39404)
- 社会科(37050)
- 社会科学(37040)
- 省(33802)
- 教育(31924)
- 基金项目(31718)
- 划(29790)
- 编号(28096)
- 自然(27753)
- 自然科(26976)
- 自然科学(26960)
- 资助(26631)
- 自然科学基金(26497)
- 成果(25080)
- 重点(20787)
- 部(20752)
- 课题(20482)
- 发(19312)
- 创(18103)
- 性(17456)
- 教育部(17345)
- 创新(16950)
- 科研(16947)
共检索到242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猛
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界,尚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什么是粮食安全?它与粮食问题有什么联系?粮食安全的研究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想来必然能引起国内同仁的一些兴趣。本文就此作一扼要的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粮食安全的意识也贯穿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从我国古代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平
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APTERR)是东亚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柱。日本积极参与了这一区域功能性合作,从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视角看,日本通过供给和消费这一区域公共产品,有效增强了自身的粮食安全,间接地保护了本国农业,为在多哈回合谈判等多边层次争取有利于本国的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借此加强了东亚地区的政策协调,深化了各国在应急性合作基础上的机制建设。这一案例的启示在于,在区域合作中"比较劣势"有可能转化为"比较优势",应充分注重"民生项目"和"民心工程",同时需要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区域合作的新理念与新话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锡东 季发玲
当前,我国仍存在耕地数量降低、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到个人、思想到行动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我国宋代粮食市场突出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发达,随着北宋粮食贸易的日渐活跃,百姓获得粮食渠道的拓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压力,影响了当时的粮食安全标准。北宋农民的赋税负担十分繁重,富民、地主粮食储备较为可观,官方与民间的粮食储备总量存在差距,具备藏粮于富民的特征。宋廷利用制度性和市场性的手段,将粮商作为国家的后备粮仓,灵活地缓解了官民粮食储备差距悬殊的矛盾。粮食流通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粮食来源和运输距离揭示了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在南、北救荒上的不同分配,北方地区的灾荒救济以官方力量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民间力量为主,粮食的性质、流通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影响着救荒效果。以北宋时期为鉴,当前我国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耕种格局;合理统筹全国区域性粮食流通,完善重大灾情下的粮食供给体系;树立科学粮食储备观,全方位增强社会戒奢从俭意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帆
粮食安全是从粮食产品中引申出来的,只有在解读粮食产品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其实现问题。本文指出粮食生产具有产业缺陷,粮食消费处于基础地位,粮食流通具有滞后效应,然后从粮食产品的这些特征出发,阐述了粮食安全的两重目标、发生效果、外延确定、生产原因和实现路径等问题,这些理解对于制定粮食安全公共政策以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粮食 产品特征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峰 公茂刚 王学真
微观粮食安全作为粮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微观粮食安全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家庭与个人的粮食安全。本文对微观粮食安全的内涵、衡量标准、影响因素以及微观粮食安全与贫困的关系作了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简要结论。
关键词:
微观粮食安全 营养不足 购买力 贫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秧分 钟钰 刘玉 王国刚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粮食问题的统筹考虑有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从"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等方面述评了粮食安全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等途径仍可实现进一步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但受粮食属于"准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区域不稳定、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调整滞后、经营方式有待完善、粮食市场配置效率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政策调控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导并促成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与政府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学君 周沁楠
地狭人稠的日本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保障策略与国内支农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均密切相关,是历届日本政府优先考虑的工作之一。纵观日本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演进,可见:首先,日本根据发展阶段适时调整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总体思路;其次,日本转化思路从高度重视自给率转向注重提升潜在生产能力,转换策略适时调整海外农业投资战略与布局,审时度势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以上日本经验值得现阶段中国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柴彭颐 潘伟光
美国、日本、印度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启示柴彭颐潘伟光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的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其粮食安全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粮食安全。世界各国经验表明,政策在粮食安全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我们选取合适的粮食政策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将起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卫荣 宋莉莉 王秀东
本研究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分析,总结出法国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土地集中、增加农场主收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5个政策阶段。根据各阶段农业发展情况,分析法国所采取的农机具补贴、农业共同经营集团、设立价格干预、规定农产品认证标志、制定全国生态农业规划等政策。最后借鉴法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粮食规模经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策 法国 规模经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宁泽逵 王征兵 付青叶
文章借助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生物能源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缘起和演化进行了初步梳理,并对中国生物能源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能源危机和气候/环境变化是生物能源发展的两大重要的推动力,但随着生物能源的发展必然地产生与粮食生产争夺有限农业资源的问题,进而引发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乃至贫困问题。根据世界发展经验,中国生物能源发展战略应注重真实福利效果考虑,正确理顺能源安全、气候/环境变化、粮食安全三大目标约束,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琪 朱晶 林大燕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产品生产已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以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迫切问题。日本与中国同处东亚,在粮食的供给和消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梳理了日本粮食安全政策的历史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政府立足国情,积极借鉴日本经验,主要包括: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时做到有保有放,建立健全粮食补贴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制定海外农业投资规划,加快农业"走出去"进程,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日本 粮食安全政策 历史演变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亚平
日本是经济强国,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产品完全依赖进口,这使日本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日本政府认识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危机的发生,这对我们也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粮食 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葛党桥
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应该遵循最大限度地保障、最适度地保障、最小成本和代价地保障、最公平地保障及最佳可持续地保障等原则。具体要求为:保障任何人都能体面地生活;保障基本的消费安全;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和耕地"红线"指标;主动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粮农与非粮农之间的利益平衡;实施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带推进战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补贴,增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志军
粮食供需区间失衡和能源短缺是世界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农业资源弱化和粮食高消耗低储备是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外应对粮价上涨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为我国确保粮价稳定提供了借鉴。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