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4)
2023(2588)
2022(2201)
2021(2038)
2020(1645)
2019(3733)
2018(3740)
2017(6843)
2016(3849)
2015(4384)
2014(4174)
2013(4258)
2012(4148)
2011(3868)
2010(3719)
2009(3545)
2008(3491)
2007(3162)
2006(2954)
2005(2773)
作者
(13953)
(11463)
(11436)
(10708)
(7270)
(5551)
(5119)
(4558)
(4445)
(4105)
(4002)
(3951)
(3945)
(3852)
(3802)
(3625)
(3458)
(3453)
(3446)
(3435)
(3020)
(3017)
(2842)
(2800)
(2646)
(2645)
(2534)
(2496)
(2427)
(2426)
学科
(12965)
经济(12942)
管理(10265)
(8256)
(6119)
企业(6119)
方法(5607)
(5421)
(5054)
数学(4625)
数学方法(4534)
中国(3960)
农业(3135)
(3094)
业经(2890)
(2774)
理论(2755)
(2455)
贸易(2454)
(2385)
(2257)
教育(2231)
(2201)
金融(2201)
(2099)
银行(2077)
(2064)
环境(2022)
地方(2021)
(2020)
机构
大学(57969)
学院(56165)
研究(25996)
(21149)
经济(20674)
中国(19331)
(18673)
科学(18296)
管理(18070)
农业(15268)
理学(15147)
(14971)
理学院(14922)
管理学(14484)
管理学院(14409)
(14165)
研究所(13801)
业大(12680)
中心(11192)
(9728)
(9374)
农业大学(9254)
北京(9040)
(8980)
(8973)
(8817)
科学院(8536)
(8345)
(7459)
研究院(7389)
基金
项目(39130)
科学(29515)
基金(28045)
(27537)
国家(27320)
研究(24454)
科学基金(21338)
自然(15729)
自然科(15320)
自然科学(15309)
自然科学基金(15050)
(14915)
社会(14259)
基金项目(14255)
(13826)
社会科(13399)
社会科学(13394)
资助(12150)
教育(11033)
重点(9662)
计划(9308)
编号(9024)
科技(8676)
(8564)
(8513)
科研(8080)
(7916)
(7804)
(7736)
成果(7613)
期刊
(24520)
经济(24520)
(16851)
研究(16726)
学报(15440)
中国(15114)
科学(12621)
农业(11969)
大学(10875)
学学(10269)
管理(7861)
(6998)
教育(6835)
(6545)
业大(4884)
(4585)
金融(4585)
技术(4452)
农业大学(4221)
(3970)
经济研究(3760)
世界(3721)
业经(3550)
财经(3522)
中国农业(3223)
问题(3209)
(3076)
林业(2906)
科技(2895)
图书(2860)
共检索到91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方福平  曾衍坤  廖西元  
在分析水稻生产历史、粮食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指出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重要地位,水稻的稳定增产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起基础作用;在对国内外水稻单产水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提出水稻单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可以满足我国未来对稻谷的需求;探讨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水稻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只有实现数量的安全,才能保证质量的安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安全,还应该包括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主权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内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柯瑶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生态安全等诸多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性地阐述了与粮食安全有关的激素滥用、农药制剂残留和基因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农业格局,合理利用生物技术以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以及加大政府监测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对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协调同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石和良  刘启明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黄焕文  张一力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保护政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自由贸易则是粮食经济中形成安全和效率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全面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帅传敏  张琦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隆玲  田甜  武拉平  
基于全球粮食供求形势,讨论了国际上主要的多边组织FAO、WTO和G20对粮食安全对策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培育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围、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组织是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政策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覃世民  
粮食安全是人类必须面对而且十分紧迫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笔者认为,关键还在科技,即依靠科技兴粮,开发无形粮田。粮食生产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在前两个环节,我国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为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产后环节,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创新与技术上也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必须正确理解产后环节粮食科技的内涵,正视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用系统思维和经济的观点分析,产后环节粮食科技工作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将是未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也是粮食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粮食行业是天然的弱质行业,且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不能将产后环节粮食科技工作完全推向市场,应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东群  唐盛尧  李先德  
亚洲有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在目前全球粮食供给偏紧情况下,亚洲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与亚洲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开展了一些合作,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投入更多资金,制定细致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促进中国和亚洲国家粮食安全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梅  何微  林巧  杨小薇  姜微波  
为探究后疫情时代我国粮食市场受国际联动效应的影响,切实保障疫情常态化下我国的粮食安全,从粮食供应角度,对疫情爆发以来的粮食安全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新时期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借鉴主要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和策略建议。结果表明:1)总体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是有保障的,但要高度重视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和挑战。2)针对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发展态势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存问题,建议从监测预警、稳产保供、提质增效、加强国际政策协调、畅通全球供应渠道五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力超  陈曦  顾凌骏  
本文分析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动态及土壤污染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使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垃圾、酸性物质、水源污染对耕地及粮食的影响,研究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毅夫  
近几年 ,中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农村问题是中国当前最需要解决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而加入WTO对中国农民收入增加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够达成禁止将粮食作为武器的协议 ,中国粮食进口数量将会大量地增加 ,而其他土地比较稀缺的国家进口粮食的数量也会大量地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